走在小区里随便抬头看看,说不定就能发现几户人家的屋顶多了层深蓝色的 “瓷砖”,它们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能把阳光变成电的光伏板。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都能见到这种神奇的装置,从农村的屋顶到城市里的停车场顶棚,甚至有些路灯杆上都装着小巧的光伏板,默默收集着太阳的能量。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这种依靠阳光发电的技术,已经悄悄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大家用电的方式。
光伏板的工作原理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其实也很好理解。它里面藏着一种特殊的半导体材料,当阳光照在上面时,就能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就像植物光合作用把阳光变成养分一样。不过这些电能一开始是直流电,需要通过逆变器转换成家里能用的交流电,之后要么直接供家里的电器使用,要么多余的电还能卖给电网,相当于给家里多了个 “阳光银行”,晴天的时候存电,阴天的时候还能从电网 “取钱” 用。
夏天用电高峰的时候,空调、冰箱、电风扇一起开,电费单总是让人有点心疼。但装了光伏板的家庭就不一样了,白天太阳最足的时候,正好是家里用电最多的时候,这时候光伏发的电直接就能用上,相当于省了一大笔电费。有朋友算过一笔账,家里装一套普通的光伏系统,大概五六年就能把成本收回来,之后十几年发的电基本都是免费的,而且光伏板的寿命能达到二十五年以上,长期来看特别划算。
除了家庭使用,光伏在很多领域都玩出了新花样。前段时间去郊外露营,发现营地的路灯居然不用接电线,全靠顶部的光伏板供电,白天晒太阳储能,晚上自动亮灯,既环保又方便。还有一些大型的光伏电站,直接建在荒地上,成片的光伏板像蓝色的海洋一样,不仅利用了闲置的土地,还能带动当地的就业。更有意思的是,现在还有 “光伏 + 农业” 的模式,光伏板下面种着耐阴的农作物,上面发电、下面种地,一举两得,让土地的利用效率翻了倍。
可能有人会担心,要是遇到阴雨天或者冬天日照少的时候,光伏板是不是就不工作了?其实现在的光伏技术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光伏板即使在阴天也能吸收散射光发电,只是效率会比晴天低一些;另一方面,很多光伏系统都会搭配储能电池,把晴天发的多余电量存起来,到了阴天或者晚上再用。而且国家现在对光伏产业有很多支持政策,比如并网补贴、电价优惠等,安装和使用光伏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普通人想装一套家用光伏系统,流程比以前简单多了。
身边已经有不少朋友开始尝试安装光伏板,有的是为了节省电费,有的是觉得环保有意义,还有的是看中了长期的收益。有个住在顶楼的朋友,去年装了光伏板之后,夏天不仅电费降了一半,家里的屋顶还因为光伏板的遮挡,室内温度都比以前低了两三度,相当于多了一层隔热层,意外解决了顶楼夏天闷热的问题。还有农村的亲戚,在自家屋顶装了光伏板,除了自己家用,多余的电卖给电网,每个月还能多一笔收入,村里不少人看到效果后也跟着装了起来。
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也让人惊讶,这些年光伏板的成本降了很多,发电效率却一直在提升。以前可能觉得光伏是高科技的 “稀罕物”,现在已经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 “常规配置”。而且光伏发电完全没有污染,不会产生废气、废水,对环境特别友好,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全球都在大力推广光伏技术的原因。毕竟阳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好阳光,不仅能帮我们节省开支,还能为保护地球环境出一份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打造 “光伏建筑”,新建的办公楼、商场甚至住宅,都会把光伏板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有的做成光伏幕墙,有的做成光伏屋顶,让建筑本身就能发电。未来说不定我们走在街上,看到的每一栋楼都是一个小型的 “发电站”,我们用的电可能就来自对面大楼的光伏板,或者自己家阳台的小型光伏装置。这种把能源生产融入日常生活的方式,会不会成为未来生活的新常态呢?大家不妨想想,要是自己家也装了光伏板,会用这些 “阳光电” 来做什么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屋顶上的阳光银行:藏在我们身边的光伏小秘密 https://www.dachanpin.com/a/tg/3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