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供应链,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个离生活很远的专业术语,其实不然。你网购时收到的快递能准时送达,超市货架上永远不会断货的牛奶面包,甚至手机里刚下单的新配件能快速组装,背后都离不开一条高效运转的供应链。而供应链优化,简单说就是让这条 “物资流动的链条” 变得更顺畅、更省钱、更抗风险,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商家,做好这件事都能实实在在尝到甜头。
就拿我们常买的零食品牌来说吧,以前某品牌因为仓库布局不合理,南方的订单要从北方总仓发货,不仅运输时间长,夏天还总出现巧克力融化的情况,客户投诉一大堆,光赔偿损失每个月就要花好几万。后来他们做了供应链优化,在华南、华东分别建了分仓,根据不同区域的销量提前备货,不仅快递时间从 5 天缩短到 2 天,破损率也降了九成,客户好评率一下子就上来了,成本还比以前少花了近三成。这就是供应链优化最直观的效果 —— 不用额外多投入多少,只是调整了一下物资流动的方式,就能既让客户满意,又给企业省了钱。
不过供应链优化可不是简单建几个仓库这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 “全链条的体检和改造”。现在很多企业都开始用数据说话,以前采购部门买原材料全靠经验,有时候买多了堆在仓库占地方,还得付管理费;有时候买少了又耽误生产,只能临时找供应商加急,花更多的钱。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实时统计原材料的消耗速度、成品的销售情况,甚至还能根据往年的销售数据预测接下来的需求,采购部门跟着数据走,就能做到 “不多买、不少买”,刚好满足生产需要。
还有运输环节,这也是供应链里花钱的大头。以前物流公司送货物,可能为了图方便,不管什么货物都走同一条路线,有时候明明可以绕路避开拥堵路段,却因为没提前规划,在路上堵好几个小时,不仅耽误时间,还多烧了不少油。但现在通过优化运输路线,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比如某家电企业,以前往西南地区发货,都走一条固定高速,遇到节假日堵车,送货时间能延迟两三天。后来他们用了路线规划软件,系统会根据实时路况、天气情况自动推荐最优路线,还能把顺路的几个城市的订单整合到一起,让一辆货车一次送多个地方的货,不仅运输时间缩短了,每个月的油费和过路费还能省出两万多。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环节,供应链的 “弹性” 也很重要,也就是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前几年疫情的时候,很多企业因为供应商单一,一旦合作的供应商所在地区出现疫情停工,自己的生产也跟着停摆,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失。但那些提前做了供应链优化的企业,就没这么被动。比如某服装品牌,他们没有只依赖一家面料供应商,而是在全国不同地区找了三家供应商,还和其中两家签订了 “应急供应协议”,一旦主供应商出问题,备用供应商能在 48 小时内补上。所以疫情期间,当其他品牌因为缺面料无法生产时,他们却能正常供货,反而抓住了更多市场份额。
当然,供应链优化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它需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比如现在消费者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产品,以前企业都是大批量生产,然后运到各地仓库等着卖,现在却需要 “小批量、多批次” 生产,这就要求供应链能更灵活。有个做定制家具的企业,以前生产一套家具需要 20 天,因为原材料要从不同仓库调运,生产好后还要先运到区域仓库,再送到客户家。后来他们优化了供应链,把原材料仓库建在生产工厂旁边,生产好的家具直接从工厂发往客户家,还打通了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客户下单后,订单信息能实时传到生产车间,生产周期一下子缩短到 7 天,客户满意度提升了不少,复购率也跟着涨了。
而且供应链优化也不是大企业的专利,小商家同样能从中受益。比如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以前老板每天早上都要去批发市场进货,不管卖不卖得完,都按固定量采购,有时候水果放坏了,饮料卖不完过期了,只能自己承担损失。后来老板开始记录每天的销售数据,比如夏天可乐卖得快,就多进点;下雨天方便面卖得多,就提前备货,还和附近的批发商约定,当天卖不完的部分可以第二天换货,这样一来,不仅浪费减少了,每个月的利润还多了一千多。其实对小商家来说,供应链优化不需要复杂的系统,只要多花点心思观察销售情况,调整进货和库存,就能看到效果。
现在还有很多新技术在帮供应链优化 “提效”,比如物联网技术,能实时跟踪货物的位置和状态。以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丢了、坏了,要等送到目的地才知道,现在通过在货物包装上装定位芯片和温度传感器,企业能随时在手机上看到货物到了哪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是不是符合要求,一旦出现异常,能马上处理。有个做生鲜配送的公司,用了物联网监控后,生鲜的损耗率从 15% 降到了 5%,因为一旦发现运输车辆的制冷系统出问题,他们能立刻联系附近的维修点,及时解决问题,避免货物变质。
另外,和供应商、合作伙伴的 “协同” 也很关键。以前很多企业和供应商之间都是 “各管各的”,企业不告诉供应商自己的生产计划,供应商也不跟企业说原材料的库存情况,导致信息不通畅,经常出现 “企业要货的时候供应商没货,供应商有货的时候企业又用不上” 的情况。但现在通过建立协同平台,企业和供应商能共享信息,比如企业把下个月的生产计划提前发给供应商,供应商就能根据计划提前准备原材料;供应商如果遇到原材料短缺,也能提前告诉企业,让企业有时间调整生产计划。这样一来,双方都能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不过在做供应链优化的时候,也有一些容易踩的坑。比如有的企业只盯着 “省钱”,却忽略了服务质量。有个电商平台,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把原本用顺丰发货改成了普通快递,虽然每单快递费省了 3 块钱,但送货时间从 2 天变成了 5 天,客户投诉量翻了三倍,很多老客户都转到其他平台购物,最后不仅没赚到钱,还丢了市场。所以供应链优化不能只看眼前的成本,还要考虑对客户体验、企业口碑的影响,得找到 “成本” 和 “服务” 之间的平衡点。
还有的企业盲目追求 “高科技”,花大价钱买了复杂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却因为员工不会用,最后系统成了摆设。其实供应链优化不一定非要靠昂贵的技术,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小商家没必要买专业的系统,用 Excel 表格记录销售数据,同样能做好库存管理;中小企业也不用一开始就投入几百万建分仓,可以先从优化运输路线、和供应商建立协同关系做起,一步一步来,慢慢积累经验,再根据发展情况升级优化方案。
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管是生产企业、电商平台,还是线下门店,想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做好供应链优化都是很重要的一步。它不像推出新产品、打广告那样能立刻看到效果,但却能在不知不觉中帮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 “隐形助力”。或许你现在经营的企业还没有做供应链优化,或者已经开始做但效果不好,不妨从今天开始,先观察一下自己供应链里的各个环节,看看哪里存在浪费、哪里效率不高,试着做一点小调整,说不定就能看到不一样的变化。毕竟,供应链优化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大事,而是由无数个小小的改进组成的,只要愿意尝试,每个企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优化方式。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搞定供应链优化,企业省钱又省心的小秘诀 https://www.dachanpin.com/a/tg/3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