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角度来看,“=1.75” 表示某个计算过程的结果等于 1.75,它有多种等价表达形式,便于在不同场景下使用:
- 分数形式:1.75 是有限小数,可转化为分数\(\frac{7}{4}\)(假分数)或\(1\frac{3}{4}\)(带分数),这在分数运算、比例计算中更便捷,比如计算 “\(\frac{7}{4}\)乘以 8” 时,能快速得出 14 的结果。
- 百分数形式:将 1.75 乘以 100,可转化为 175%,常用于表示增长率、占比等,例如 “某商品销量较上月增长 175%”,即销量是上月的 2.75 倍。
- 比例形式:1.75 可表示为 7:4 的比例关系,比如两种材料的混合比例为 7:4,意味着每 7 份 A 材料需搭配 4 份 B 材料。
二、1.75 在常见单位换算中的意义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1.75 常与具体单位结合,代表特定的量,以下是几种典型场景:
- 长度单位:若单位是 “米(m)”,1.75 米是常见的人体身高范围,比如 “成年人标准身高 1.75 米”;若单位是 “厘米(cm)”,1.75 厘米约等于 17.5 毫米,接近 2 枚 1 元硬币的厚度(1 元硬币厚度约 1.85 毫米,17.5 毫米约为 9.4 枚,此处仅为举例说明单位量级)。
- 重量单位:若单位是 “千克(kg)”,1.75 千克等于 1750 克,约为 3.5 斤,可表示一袋面粉、水果的重量;若单位是 “吨(t)”,1.75 吨等于 1750 千克,常用于表示小型货物的运输重量。
- 时间单位:若单位是 “小时(h)”,1.75 小时等于 1 小时 45 分钟(0.75 小时 ×60 分钟 / 小时 = 45 分钟),可用于表示会议时长、通勤时间等。
三、1.75 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示例
- 购物场景:某水果单价为 8 元 / 千克,购买 1.75 千克水果需花费多少元?
计算过程:单价 × 重量 = 8×1.75=14 元,即需花费 14 元。
- 工程场景:某工程队每小时可修建 20 米道路,工作 1.75 小时能修建多少米道路?
计算过程:效率 × 时间 = 20×1.75=35 米,即能修建 35 米道路。
- 学习场景:某学生每分钟可背诵 12 个英语单词,背诵 1.75 分钟能背诵多少个单词?
计算过程:速度 × 时间 = 12×1.75=21 个,即能背诵 21 个单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1.75 的数学基础表示 https://www.dachanpin.com/a/tg/3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