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的玻璃窗上凝着一层薄薄的水汽,母亲正站在灶台前翻炒着什么,油星子溅起的声响里,混着她偶尔哼起的老歌。我趴在餐桌旁,鼻尖早已被那股熟悉的香味勾住 —— 是我最爱的番茄炒蛋,番茄要熬到起沙,鸡蛋要炒得蓬松,连盐的用量都精准得像刻在母亲心里的密码。这样的画面,几乎贯穿了我整个成长岁月,后来才慢慢懂得,那些藏在食物里的细节,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烹饪技巧,而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直白的温柔。
餐饮从来都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它更像一条细细的线,把散落的时光和情感串在一起。小时候总盼着过年,不只是因为有新衣服和压岁钱,更因为那桌要提前好几天准备的年夜饭。父亲会特意去市场挑最新鲜的鱼,母亲则在厨房忙碌着炸丸子、蒸扣肉,连平时严肃的爷爷,都会提前泡好一壶酒,坐在桌边看着我们小辈打打闹闹。那时候的饭菜香里,飘着的是团圆的味道,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哪怕不说话,也能感受到的踏实与幸福。
后来离开家去外地读书,最想念的还是母亲做的那碗阳春面。学校食堂的饭菜再丰盛,也少了点烟火气里的温度。有一次周末,室友拉着我去学校附近的小巷子里觅食,转角处看到一家小小的面馆,老板娘正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像极了母亲的样子。我点了一碗阳春面,当那碗飘着葱花、淋着香油的面端上来时,熟悉的香味瞬间涌上心头,眼泪差点掉在碗里。原来,有些味道早已刻进了骨子里,无论走多远,只要闻到相似的香气,就能瞬间想起家的方向。
餐饮里藏着的,不只是家的温暖,还有陌生人之间的善意。去年冬天,我加班到很晚,走在空无一人的街上,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路过一家还亮着灯的包子铺,老板娘看到我冻得瑟瑟发抖,主动递过来一个刚出炉的肉包子,笑着说:“姑娘,趁热吃吧,暖暖身子。” 那个包子的热气,不仅暖了我的胃,更暖了我整个冬天。后来我常常去那家包子铺买早餐,老板娘总会多给我一个小咸菜,偶尔还会跟我聊几句家常,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原来,一份简单的食物,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陌生的城市里,多了一份让人安心的温暖。
春天的时候,喜欢去郊外的农家菜馆吃饭。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看着老板从菜园里摘下新鲜的青菜,不一会儿,一盘清炒时蔬就端上了桌,咬一口满是春天的清甜。夏天的傍晚,总爱和朋友去路边的烧烤摊,几串烤肉,几瓶冰啤酒,聊着天南海北的话题,晚风里都是热闹的烟火气。秋天的时候,母亲会寄来亲手做的酱菜,配着白粥吃,满口都是秋天的醇厚。冬天则喜欢窝在家里,煮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看着锅里翻滚的食材,心里满是踏实的幸福。原来,四季的更迭里,都藏着不同的美味,而每一种美味,都对应着一段难忘的时光。
记得有一次,和外婆聊天,她说起以前的日子,物资匮乏的时候,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都是奢侈的事。那时候,外婆总会把馒头省下来给孩子们吃,自己则啃着粗粮窝头。后来日子好了,外婆还是习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每次去看她,她都会提前准备好一桌子我爱吃的菜,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她的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外婆常说:“吃东西不只是为了饱,更是为了让身边的人开心。” 原来,老一辈人早就懂得,餐饮的本质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食物背后那份沉甸甸的爱。
现在的我们,总是行色匆匆,常常把外卖当成三餐,却忘了慢下来,好好感受一顿饭的温度。其实,偶尔为自己做一顿饭,哪怕只是简单的蛋炒饭,看着食材在锅里慢慢变成美味,心里也会生出一种满足感。或者,和家人朋友一起逛菜市场,挑选新鲜的食材,回家一起动手做饭,聊着天,笑着闹着,这样的时光,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珍贵。因为我们吃下去的,不只是食物,还有和身边人一起度过的时光,以及那份藏在烟火气里的爱与温柔。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难忘的菜,或许是母亲做的红烧肉,或许是父亲烤的鱼,或许是街角小店的一碗馄饨。这些味道,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变成了我们记忆里最温暖的符号。每当我们想起这些味道,就会想起那些曾经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想起那些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么,下次当你吃到一道让你心动的菜时,不妨停下来,好好感受这份美味里藏着的情感,也试着把这份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毕竟,烟火气里的温柔,从来都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奔赴与守护,你说对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烟火气里的温柔:藏在三餐四季里的爱与时光 https://www.dachanpin.com/a/tg/3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