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总觉得 “家” 就是个睡觉吃饭的地方,没必要花太多心思折腾。可实际上,每天醒来第一眼看到的窗帘花色、下班推开门闻到的香薰味道、周末窝着看剧的沙发软硬度,这些细碎的家居细节,悄悄影响着我们一整天的心情。与其羡慕网上那些好看的家居照片,不如试着从身边小事动手,把自己的小窝改成让人一进门就想叹口气 “好舒服” 的地方。
不用一开始就想着大装修,那些花不了多少钱又能快速提升幸福感的小改变,才是打造舒服家居的关键。比如给光秃秃的墙面挂几幅自己拍的照片,用旧 T 恤改成沙发套,或者在窗台摆上几盆不用费心照顾的多肉植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会让家慢慢染上属于你的专属味道,也会让你越来越愿意待在家里。
先说说色彩这件事吧,很多人装修时总喜欢选黑白灰,觉得耐脏又百搭,可住久了会发现家里少了点温度。其实不用把整个家都换成鲜艳的颜色,只需要在小物件上做文章就行。比如沙发是灰色的,就扔几个鹅黄色或者淡蓝色的抱枕;桌子是原木色的,就铺一块带小碎花的桌布;甚至连垃圾桶、纸巾盒这些小物件,都能选成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一来,每次在家里走动,看到这些喜欢的颜色,心情都会不自觉地变好。
旧物改造也是个让家变舒服的好办法,而且还特别有成就感。家里用旧的椅子,不用急着扔掉,买一罐喜欢颜色的油漆,自己动手刷一遍,椅子就能变成新的样子;喝空的玻璃罐,洗干净后贴上好看的贴纸,就能用来装零食或者小饰品;就连穿旧的牛仔裤,剪剪缝缝,也能改成收纳袋挂在衣柜里。这些改造后的旧物,不仅比新买的更有意义,还能让家充满独一无二的味道,毕竟每一件都是自己亲手打造的。
灯光对家居氛围的影响也特别大,不同的灯光能营造出不同的感觉。客厅里的主灯不用太亮,暖黄色的光线会比冷白色更让人觉得温馨;卧室里可以多装几个小灯,比如床头的壁灯、衣柜里的感应灯,晚上起夜或者找衣服都很方便;厨房里的灯光则要亮一点,尤其是切菜的区域,明亮的灯光能让人做饭时更安心。另外,还可以在房间里放几盏小台灯或者串灯,晚上看电视或者看书的时候打开,柔和的灯光能让整个房间都变得特别舒服。
绿植也是打造舒适家居必不可少的元素,哪怕只是几盆小小的多肉,也能给家带来生机。不过很多人担心自己养不好植物,其实可以先从好养活的品种开始,比如绿萝、吊兰、虎皮兰这些,就算偶尔忘记浇水,也不容易死掉。把绿植放在不同的地方,比如窗台、书桌、电视柜上,看着它们绿油油的叶子,感觉整个家都充满了活力。而且绿植还能净化空气,让家里的环境更健康,一举两得。
收纳这件事也很重要,一个整洁的家才会让人觉得舒服。不用买那些昂贵的收纳柜,利用好家里的角落就行。比如门口放一个鞋架,把鞋子整齐地摆好,进门就不会显得乱糟糟;客厅里放一个带储物功能的茶几,平时不用的遥控器、杂志都能收进去;卧室里的衣柜可以用隔板和抽屉分隔开,衣服、裤子、袜子分类摆放,找的时候也方便。收纳的关键不是把东西都藏起来,而是让每一样东西都有自己的位置,这样家里才能一直保持整洁。
还有一些小细节容易被忽略,但却能大大提升家居的舒适度。比如在门口放一块柔软的地垫,进门换鞋的时候脚踩上去会很舒服;在沙发旁边放一个小边几,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手机、遥控器、水杯都能放在上面,不用到处找;在卧室的床头放一个小篮子,把睡前看的书、戴的眼镜都放在里面,早上起床也不用到处翻找。这些小细节虽然不起眼,但却能让日常生活变得更方便、更舒服。
打造舒服的家从来都不是一件复杂的事,也不需要花很多钱,关键是要用心。不用去追求所谓的 “网红风格”,也不用和别人的家比较,只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生活习惯去布置,就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舒服小窝。毕竟家是给自己住的,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开心,那就是最好的家居状态。接下来,你打算从哪个小细节开始改造自己的家呢?是先给墙面换个颜色,还是先买几盆绿植回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把日子过成喜欢的样子,从打造舒服的家开始 https://www.dachanpin.com/a/tg/3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