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职场的时候,总觉得身边每个人都特别厉害。隔壁工位的姐姐能一边接三个电话一边改报表,领导随口就能说出上个月每个项目的关键数据,就连实习生都能熟练操作那些自己看都看不懂的办公软件。那时候特怕自己露怯,遇到不懂的问题宁愿自己闷头查半天资料,也不敢张嘴问一句,就怕别人觉得 “这人怎么连这个都不会”。现在回头想想,当时的焦虑纯属多余,谁还没个职场新手期呢?
后来慢慢发现,职场里根本没有那么多 “全能选手”。那个看起来无所不能的姐姐,私下里也会对着复杂的公式吐槽 “这玩意儿到底是谁发明的”;领导偶尔也会忘记某个会议的具体时间,需要助理悄悄提醒;就连那个熟练操作软件的实习生,前一天晚上还在宿舍群里求教程。大家不过是把自己的 “不熟练” 藏在了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然后一点点把不擅长的事变成擅长的事而已。
![职场同事轻松交流场景,几个人围在办公桌前,有人拿着文件讲解,有人笑着点头,氛围融洽]
说到职场里的沟通,那可真是门大学问。以前总觉得 “有话直说” 是优点,直到有一次因为说话太直接踩了坑。当时对接一个合作项目,对方发来的方案里有个明显的漏洞,我看完直接在群里说 “这个方案这里有问题,根本没法用”,结果对方负责人半天没回话,后续沟通也变得特别别扭。后来带我的前辈跟我说,指出问题没错,但语气可以委婉点,比如 “这个地方或许可以再优化下,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既表达了想法,也给了对方台阶,沟通起来也更顺畅。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 “职场甩锅” 的情况吧?之前有个同事,每次做项目出了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要么说 “这是 XX 给的数据有问题”,要么说 “我当时就觉得不对,但没人听我的”。时间久了,大家都不愿意跟他合作,领导也慢慢不再把重要的工作交给她。其实职场里谁都难免会犯错,关键是犯错后的态度。如果能主动承担责任,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不仅能得到同事的理解,还能让领导看到你的担当,反而会给职场形象加分。
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职场里的 “无效加班”。有时候明明到了下班时间,工作也已经做完了,但看到同事们都没走,自己也不好意思离开,只能坐在工位上假装忙碌,要么刷会儿手机,要么把文件反复看几遍。这种加班不仅没意义,还会让自己身心俱疲。后来我就想通了,工作效率才是关键,只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到点正常下班没什么可不好意思的。而且早点回家休息,第二天才能有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反而比熬着做 “无效加班” 强多了。
职场里的人际关系也没那么复杂,不用刻意去讨好谁,也不用跟谁搞得针锋相对。平时跟同事多说几句话,午休的时候一起吃个饭,遇到小麻烦互相帮个忙,关系自然就融洽了。之前有个新同事,刚入职的时候特别内向,总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加班。后来有次我带了零食,分给她一份,慢慢就聊了起来,发现我们居然喜欢同一个歌手,之后就经常一起分享歌单、聊追剧日常。现在我们不仅是工作上的好搭档,私下里也成了好朋友。其实很多时候,一段好的职场关系,可能就从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次小小的分享开始。
另外,职场里一定要学会拒绝。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总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不管是同事让帮忙做个表格,还是其他部门临时借调帮忙,我都会一口答应。结果有时候自己的工作都没做完,还要挤出时间帮别人做事,最后不仅自己加班到很晚,还因为精力分散,导致自己的工作出现了小失误。后来我就学会了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拒绝,如果确实没时间,就跟对方说 “不好意思啊,我现在手头有个紧急的工作要赶,可能帮不了你,你看看能不能找其他人帮忙”,大多数人都会理解的。毕竟大家都是来工作的,没人会因为你合理拒绝就故意为难你。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别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很多人一投入工作就停不下来,周末也抱着电脑加班,平时跟朋友聚会也总在聊工作,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里除了工作,好像什么都没有了。其实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下班后约朋友吃个饭、看场电影,周末去公园散散步、爬爬山,或者在家好好睡一觉,这些看似 “浪费时间” 的事情,反而能帮你放松心情,让你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工作。毕竟只有学会平衡工作和生活,才能在职场里走得更长远。
职场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开心的时候,也有迷茫的时候;有顺利的时候,也有遇到挫折的时候。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别太焦虑,也别太较真。毕竟谁都不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会,都是在一次次的经历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慢慢就会发现,职场其实也没那么难,甚至还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温暖和成长。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职场那些事儿:别慌,咱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https://www.dachanpin.com/a/tg/3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