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手里攥着一袋刚吃完的外卖,站在小区楼下四个颜色各异的垃圾桶前,像个哲学家一样陷入深深的沉思。左边绿色的写着 “厨余垃圾”,右边蓝色的标着 “可回收物”,中间红色的是 “有害垃圾”,最旁边灰色的则是 “其他垃圾”—— 明明只是想扔掉一袋垃圾,却感觉像是在参加一场没有复习资料的期末考试,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未知的风险。更尴尬的是,身后还站着一位戴着红袖章的阿姨,眼神像扫描仪一样在你和垃圾袋之间来回扫视,那无声的压力,比上学时老师站在身后看你做题还要让人紧张。
其实垃圾分类这件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它就像我们生活里的一门 “新语言”,刚开始学的时候总觉得绕口,可一旦掌握了窍门,就会发现其中藏着不少乐趣。比如以前扔快递盒,随手塞进垃圾桶就完事,现在会下意识地先把里面的泡沫纸和胶带撕下来,分别扔进不同的桶里,动作熟练得像是在玩一场 “垃圾分类闯关游戏”。而且你还会发现,身边的人也渐渐被这种 “游戏氛围” 感染,就连家里的小朋友,都会拿着空牛奶盒跑来问:“妈妈,这个喝完要洗干净才能放进蓝色的桶里对不对?” 看着孩子认真的模样,突然觉得这门 “新语言” 还挺有传承意义的。
说到垃圾分类里的 “坑”,估计很多人都踩过不少。就拿最常见的厨余垃圾来说,不少人觉得只要是吃剩下的东西都能往里扔,结果把装剩菜的塑料袋、啃完的骨头一起塞了进去,最后被垃圾分类督导员 “请” 到一边重新分拣。有位朋友就跟我吐槽过,他第一次扔厨余垃圾时,把没喝完的珍珠奶茶连杯带料一起扔了进去,结果督导员阿姨指着杯子说:“小伙子,这塑料杯和吸管得归到其他垃圾里,珍珠和奶茶才能进厨余桶,你这是把‘套餐’直接打包扔了,不行啊!” 从那以后,他每次喝珍珠奶茶,都会先把珍珠倒进厨余桶,再把杯子和吸管扔进其他垃圾桶,步骤繁琐得像是在给奶茶 “拆零件”,不过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习惯。
可回收物的分类也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尤其是那些 “看起来能回收又好像不能回收” 的东西,总能让人纠结半天。比如用过的纸巾,很多人觉得纸制品都能回收,就随手扔进了可回收物桶,其实纸巾因为沾了污渍,纤维已经受损,根本没办法再回收利用;还有废旧电池,不少人觉得它体积小,随便扔进其他垃圾桶也没关系,可实际上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里面的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有一次我在小区垃圾桶旁看到一个小朋友,拿着一节废旧电池问妈妈该扔哪个桶,妈妈指着红色的有害垃圾桶说:“这个要扔进红色的桶里,它里面有‘小怪兽’,得专门处理才能不让‘小怪兽’跑出来伤害地球。” 这种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讲解分类知识,比生硬的说教管用多了。
现在很多小区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也是费了不少心思。有的小区在垃圾桶旁设置了 “分类小课堂”,每天固定时间有志愿者现场讲解,还准备了分类知识小手册,方便居民随时查阅;有的小区则玩起了 “科技感”,在垃圾桶上安装了智能识别系统,居民只要把垃圾靠近识别区,系统就会自动提示该扔进哪个桶,简直像是给垃圾装了 “导航”;还有的小区搞起了 “垃圾分类积分制”,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就能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兑换洗衣液、纸巾等生活用品,不少大爷大妈为了攒积分,每天都准时准点去扔垃圾,分类起来比年轻人还认真。有位大妈就说:“以前扔垃圾图省事,现在为了攒积分,每次都仔细分类,不仅能换东西,还能为环保出份力,一举两得!”
其实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件关乎环保的事,还能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重新认识生活。以前我们习惯了 “一扔了之”,从来没想过那些被我们扔掉的垃圾会去向何方,可当我们开始认真分类时,就会发现原来很多看似没用的东西,经过处理后还能 “变废为宝”。比如废旧报纸和纸箱,回收后可以重新制成纸张;喝完的塑料瓶,经过加工能变成纤维,用来制作衣服和布袋;就连厨余垃圾,也能通过发酵变成有机肥料,用来浇灌花草树木。看着这些 “垃圾” 在分类后拥有了新的 “生命”,突然觉得自己也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份小小的力量。
而且随着垃圾分类的普及,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以前小区垃圾桶旁总是散落着不少垃圾,夏天还会散发难闻的气味,引来苍蝇蚊虫;现在垃圾桶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个桶都套着干净的垃圾袋,周围也干干净净,再也没有了以前的脏乱差。有位住在老小区的朋友说:“以前我最烦路过垃圾桶,现在每天扔垃圾都觉得心情舒畅,小区环境好了,住着也更舒服了。” 这种肉眼可见的变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垃圾分类不是一件麻烦事,而是一件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事。
不过在垃圾分类推广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小插曲。比如有的居民因为工作忙,晚上回家晚,错过了垃圾投放时间,只能把垃圾暂时放在家门口,第二天再扔;还有的居民觉得分类步骤太繁琐,偶尔会偷偷把未分类的垃圾扔进垃圾桶。针对这些问题,不少小区也调整了垃圾投放时间,增加了晚间投放时段,还在垃圾桶旁安装了监控,督促居民正确分类投放。虽然这些措施看起来有些 “严格”,但都是为了让垃圾分类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让更多人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
如今,垃圾分类已经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的实际行动。或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不少困难和尴尬,会因为分错类而被督导员 “教育”,会因为找不到对应的垃圾桶而四处奔波,但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垃圾被正确分类,看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时,就会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那么,你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是像那位朋友一样给珍珠奶茶 “拆零件”,还是在督导员的指导下学会了正确分类?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让我们一起交流分类心得,把垃圾分类这件事做得更好,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垃圾分类:当代人必备的「扔垃圾玄学」,你 get 了吗? https://www.dachanpin.com/a/tg/38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