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弄里的老味道:藏在日常里的民俗印记

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转角处的老槐树还挂着去年的旧灯笼。每个清晨,李阿婆总会提着竹篮穿过巷口,篮子里装着刚蒸好的青团,艾草的清香在空气里飘出好远。这是江南小城常见的景象,也是民俗最朴素的模样 —— 它从不刻意张扬,却悄悄融进三餐四季,成为人们生活里戒不掉的习惯。

青团的手艺是李阿婆从婆婆那里学来的。每年清明前,她都会带着巷里的媳妇们去郊外采艾草,嫩绿的叶子要选带着绒毛的,洗净后在石臼里捣成泥,再和糯米粉揉在一起,揉面时要加些温水,力道得均匀,这样青团的皮才会软糯不粘牙。馅料分咸甜两种,咸的是笋干肉末,甜的是豆沙核桃,包的时候要捏出花边,蒸好后垫上粽叶,既防粘又添了股清香。巷里的孩子总爱围着灶台转,等青团一出锅,迫不及待咬上一口,烫得直跺脚也不肯松嘴。

巷弄里的老味道:藏在日常里的民俗印记

除了清明的青团,冬至的汤圆也是巷里的大事。每到冬至前一天,张家婶子就会把家里的大瓷盆搬出来,邻里们各自带着糯米粉、黑芝麻、花生碎来帮忙。揉粉团是个力气活,得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来,双手握住粉团反复揉搓,直到粉团变得光滑有弹性。孩子们则负责把小面团搓成圆滚滚的汤圆,有的搓得太大,有的捏成了扁的,惹得大人们笑个不停。煮汤圆时要在锅里放些姜片,说是能驱寒,汤圆浮起来后再煮两分钟,盛到碗里撒点白糖,一口一个,暖到心里。

巷尾的陈家爷爷是做糖画的老手艺人,每到庙会,他的小摊前总是围满了人。他的糖画工具很简单:一个小铜锅,一把长柄铜勺,一块光滑的青石板。铜锅里熬着麦芽糖,金黄的糖浆冒着细小的泡泡,散发出甜甜的香气。陈家爷爷握着铜勺,手腕轻轻转动,糖浆在青石板上流淌,转眼间,一只展翅的蝴蝶就出现在眼前,再粘上一根竹签,递给旁边的孩子,孩子举着糖画,舍不得咬,只敢用舌头轻轻舔。有时他还会做十二生肖,龙的鳞片、虎的纹路都栩栩如生,引得大人们也忍不住驻足观看。

端午的香囊更是巷里女人们的拿手活。端午前半个月,她们就开始准备布料和香料,布料要选颜色鲜艳的丝绸,剪成方形或三角形,香料则是艾草、丁香、白芷混合在一起,装在小布袋里,再缝进布料中。香囊的样式五花八门,有的绣着荷花,有的缝成粽子形状,还有的缀着流苏。女人们坐在院子里,一边缝香囊一边聊天,手指翻飞,针线在布料上穿梭,不一会儿,一个个精致的香囊就做好了。孩子们把香囊挂在衣服上,走到哪里都带着一股清香,大人们说,这香囊能驱虫避邪,保佑平安。

巷里的民俗不止这些,中秋的月饼要自己烤,外皮要酥,内馅要足;重阳的糕要蒸得松软,撒上红枣和葡萄干;甚至平日里的剪纸,也是民俗的一部分。王奶奶的剪纸手艺最好,红纸在她手里转几下,剪刀咔嚓咔嚓响,很快就剪出一幅 “福” 字,或是一对喜字,邻居家有喜事,都会来求她剪几张,贴在门窗上,添几分喜庆。

这些民俗没有成文的规定,却一代代传了下来。李阿婆教儿媳做青团时,会说 “艾草要采带露的,这样才香”;陈家爷爷教孙子做糖画时,会讲 “糖浆要熬到拔丝,不然粘不住”;女人们缝香囊时,会叮嘱 “香料要放足,不然香味不持久”。这些细碎的叮嘱,藏着民俗的密码,也藏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如今,巷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工作,但每到传统节日,他们总会回来,和长辈们一起做青团、包汤圆、缝香囊。他们说,外面的世界再繁华,也比不上巷里的老味道。那些手作的食物、精美的物件,不仅是味蕾和视觉的享受,更是心底的牵挂 —— 它们提醒着每个人,自己从哪里来,有着怎样的根。

暮色降临,巷里的灯笼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映在青石板上,也映在人们的笑脸上。李阿婆端着刚做好的青团,分给路过的邻居,大家接过青团,笑着道谢,空气中满是艾草的清香和热闹的笑语。这就是巷弄里的民俗,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刻意的宣传,却像一缕缕丝线,把邻里之间、 generations 之间紧紧连在一起,在平凡的日子里,酿出最醇厚的温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巷弄里的老味道:藏在日常里的民俗印记 https://www.dachanpin.com/a/tg/39144.html

(0)
上一篇 2025-09-06 13:44:23
下一篇 2025-09-06 13:49:15

相关推荐

  • 直播带货:数字时代的消费革命与生态解析

    指尖滑动屏幕,主播生动的讲解伴随实时滚动的订单提醒,这样的场景已成为亿万网民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播带货并非简单的 “线上叫卖”,而是融合了内容创作、社交互动与商品交易的新型商业形态,其爆发式增长背后折射出数字经济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深度重构。这种模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商品信息以更直观、更具感染力的方式触达消费者,也为商家开辟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营销新…

    1天前
    4
  • 晨光里的晚年日常:社区养老的温暖片段

    清晨的阳光透过社区活动中心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几位老人已经坐在靠窗的长桌旁,手里握着彩色的毛线针,指尖上下翻飞,一团团毛线渐渐变成了初具形状的围巾和帽子。张阿姨的老花镜滑到了鼻尖上,她时不时抬头看看窗外的梧桐树,又低头继续编织,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不远处的棋牌区,四位老人围坐在麻将桌旁,洗牌的声音清脆悦耳,偶尔有人因为一张牌的输赢轻声笑骂,气氛…

    2025-08-28
    13
  • 解锁婚恋关系里的那些温暖与理性

    婚恋从来不是简单的 “搭伙过日子”,它更像两个独立灵魂在漫长时光里相互滋养、共同成长的旅程。每一对走进婚恋关系的人,都带着各自的成长背景、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念,这些特质在日常相处中不断碰撞、融合,最终编织出独属于两人的相处模式。有人说婚恋是一场 “修行”,这话不无道理,因为在这段关系里,既需要有对彼此的包容与理解,也需要有面对问题时的理性与智慧,只有这样,才能…

    2025-09-11
    5
  • 5 个维度解读如何构建品牌营销策略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品牌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不仅关乎产品的销售,更涉及品牌形象的塑造、消费者忠诚度的培养以及企业长期价值的提升。那么,如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呢?本文将从五个关键维度进行深入解读。 一、洞察消费者需求 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是品牌营销的基石。消费者的需求复杂多样,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企业需要…

    投稿 2025-09-09
    6
  • PCBA:电子设备的 “骨架” 与 “神经中枢”

    打开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智能手表,或是工业场景中的传感器、控制器,内部都藏着一块布满元件的绿色基板。这块基板连同上面焊接的电阻、电容、芯片等元件,共同构成了 PCBA—— 印制电路板组件,它就像电子设备的 “骨架” 与 “神经中枢”,支撑着所有功能的实现。没有 PCBA,再精密的电子设计也只是图纸上的线条,无法转化为能点亮屏幕、传输数据、执行指令的实体…

    2025-09-15
    2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