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的林小满举着半块啃剩的红薯,蹲在院子角落看蚂蚁搬家时,忽然抬头对正在晾衣服的妈妈说:“我们做一只会飞的红薯吧。” 阳光刚好落在她沾着薯泥的鼻尖上,像颗亮晶晶的小露珠。妈妈的晾衣架顿了顿,肥皂泡顺着衣绳滑下来,在青砖地上碎成一滩小彩虹。
那天下午,储物间的旧木箱被翻了出来。里面藏着爸爸年轻时扎的蝴蝶风筝,竹骨已经发脆,蓝底白花的绢面也褪成了淡灰色。小满用手指轻轻摸过蝴蝶翅膀上的破洞,忽然想起去年春天在公园看见的那只橙色大风筝,它飞得那么高,几乎要钻进云朵里。妈妈找出针线盒,又从阳台花盆里剪了几片翠绿的绿萝叶子,“我们给蝴蝶换件新衣服好不好?” 小满用力点头,小短手已经抓着彩笔在纸上画起了歪歪扭扭的太阳。
扎风筝的过程比想象中麻烦。小满总想帮着涂胶水,结果把竹篾粘在了自己的袖口上,扯着布料哎呀哎呀地叫。妈妈忍住笑,用温水一点点把胶水化开,指尖划过女儿柔软的头发:“你看,做事情要像蚂蚁搬饼干那样,慢慢来才不会慌。” 小满似懂非懂,眼睛却一直盯着妈妈灵活的手指,看她把彩纸剪成细细的流苏,又用棉线仔细固定在风筝的四个角。当最后一片绿萝叶子贴在蝴蝶翅膀上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染成了温柔的粉紫色。
第二天清晨,父女俩特意早起去江边放风筝。爸爸把线轴交给小满,教她慢慢放线,可刚跑了两步,风筝就一头栽进了草丛里。小满的嘴立刻瘪了起来,眼圈也红了。爸爸蹲下来,捡起沾着草屑的风筝,指着翅膀上的绿萝叶子说:“你看,小蝴蝶第一次学飞,也会摔跤呢。” 他重新调整了竹骨的角度,又带着小满练习起跑的节奏。风裹着江水的气息吹过来时,那只缀着绿萝的蝴蝶终于颤巍巍地飞了起来,越飞越高,像一片会跳舞的彩色云朵。小满举着线轴追着风跑,笑声比江面上的浪花还要清亮。
后来每个周末,江边总能看见他们放风筝的身影。小满渐渐学会了根据风向调整线的松紧,还会给风筝换不同颜色的 “衣服”—— 春天贴满野花,夏天系上彩色的小铃铛,秋天粘上火红的枫叶。有一次风筝线不小心断了,那只蝴蝶顺着风飘向远方,小满站在原地急得大哭。爸爸却拉着她的手,指着天边说:“小蝴蝶可能是想去找别的小伙伴玩啦,我们下次再做一只更漂亮的。”
那天晚上,一家三口围在灯下重新扎风筝。小满负责递剪刀和胶水,爸爸削竹骨,妈妈则在绢面上画起了一家三口的卡通形象。月亮从窗户里探进头来,把三个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落在铺满彩纸的地板上。小满忽然举起粘满胶水的小手,在爸爸的脸颊上印了个彩色的小巴掌,妈妈笑着把女儿抱进怀里,鼻尖蹭着她柔软的头发。
现在那只印着全家福的风筝,就挂在小满的房间里。每当她想念爸爸妈妈陪她放风筝的日子,就会站在风筝下面,轻轻摸着绢面上的小图案。她知道,那些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的时光,就像风筝线一样,把温暖和爱牢牢地系在她的心里,无论将来飞多远,都不会忘记回家的方向。而下次春暖花开的时候,他们又会一起去江边,让新的风筝带着更多的笑声,飞向更远的天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风筝线里的小秘密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0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