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拆完快递,看着堆成小山的纸箱,你是不是随手就扔进垃圾桶了?还有穿旧的 T 恤、用坏的充电宝、喝完的饮料瓶,这些看似没用的 “废品”,其实在循环经济的逻辑里,都藏着二次利用的可能。可能有人会觉得 “循环经济” 是个挺专业的词,听起来离日常生活很远,但其实它早就悄悄融入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太留意。今天就用唠家常的方式,跟大家聊聊循环经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我们普通人能怎么参与其中,既省钱又为环境出份力。
先说说大家最熟悉的快递盒吧。现在网购越来越方便,每个人每个月收到的快递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这些纸箱如果都当垃圾扔掉,不仅浪费木材资源,还得占用 landfill(也就是垃圾填埋场)的空间,时间长了还会产生污染。但如果我们稍微花点心思,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我邻居张阿姨,每次拆完快递都会把纸箱拆开铺平,叠整齐收在阳台角落,攒到一定数量就送到小区门口的回收站,不仅能换点零花钱,还避免了浪费。还有些动手能力强的朋友,会把纸箱改造成收纳盒、宠物窝,甚至是孩子的玩具城堡,既有趣又环保。这种 “把没用的东西变有用” 的思路,其实就是循环经济最基础的逻辑 —— 不是用完就扔,而是想办法让资源多 “活” 几轮。
除了我们自己能动手做的小事,很多企业也在跟着循环经济的思路调整玩法,而且这些调整其实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拿衣服来说吧,以前大家买衣服都是穿旧了就扔,现在不少品牌开始搞 “旧衣回收”,你把不穿的旧衣服送到店里,不仅能换优惠券,这些旧衣服还会被重新处理 —— 有的会被打碎做成新的面料,有的会被翻新后低价义卖,甚至有的还能改造成其他用品,比如抱枕、购物袋。我之前就把几件穿不下的牛仔裤送到过一个运动品牌的门店,换了一张 50 块的优惠券,后来用这张券买了双运动鞋,算下来省了不少钱,而且想到那些牛仔裤没有被扔进垃圾桶,心里也挺舒服的。
还有我们平时用的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电脑,也是循环经济的 “重点关照对象”。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旧手机还没坏,但因为出了新款就想换,旧手机留着没用,扔了又可惜,还担心里面的个人信息泄露。现在很多手机品牌都推出了 “以旧换新” 的服务,你把旧手机交给品牌方,他们会先帮你清除所有数据,然后对手机进行检测 —— 如果还能用,就会翻新后作为二手机出售;如果不能用了,就会把里面的金属、塑料等零件拆出来,重新加工成新的原材料。我身边有个朋友,去年就把用了两年的旧手机以旧换新,抵了 800 块钱,加了点钱换了个新款,他说这样既处理了旧手机,又省了钱,比直接扔掉划算多了,还不用担心信息安全问题。
可能有人会问,循环经济不就是 “回收利用” 吗?其实不完全是,它比单纯的回收利用要更全面。打个比方,以前生产一个塑料瓶,思路是 “挖石油→做塑料→做成瓶子→装水→用完扔掉”,整个过程是 “开环” 的,资源用一次就没了;而循环经济的思路是 “设计瓶子时就考虑能不能回收→用可回收材料做瓶子→装水→用完后回收瓶子→把瓶子重新做成新瓶子或其他东西”,整个过程是 “闭环” 的,资源能一直循环使用。而且循环经济还强调 “从源头减少浪费”,比如有些品牌会设计更轻便的包装,减少材料用量;有些餐厅会提供 “小份菜”,避免食物浪费;甚至有些超市会鼓励顾客自带购物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这些做法看似小事,但积累起来对减少资源消耗的作用可不小。
就拿食物浪费来说吧,可能很多人没意识到,我们平时扔掉的食物其实也是一种 “资源浪费”。根据一些数据统计,每个家庭每个月都会扔掉不少没吃完的食物,这些食物如果被扔进垃圾桶,不仅浪费了生产这些食物时消耗的水、土地和能源,还会在填埋过程中产生甲烷,这种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比二氧化碳还大。而循环经济的思路在食物方面也能发挥作用,比如现在很多社区会组织 “食物共享” 活动,大家把家里吃不完但还没过期的食物拿出来,分享给有需要的邻居;有些餐厅会把当天没卖完的食物,打包后送给流浪汉或公益组织;还有些家庭会学着 “食材循环利用”,比如把剩下的米饭做成炒饭,把蔬菜根做成泡菜,把骨头熬成汤,既避免了浪费,又能吃到不同的口味。我妈现在就经常这么做,以前剩下的米饭她可能就扔了,现在会做成蛋炒饭或者饭团,我和我爸都觉得比新煮的米饭还好吃。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循环经济听起来挺好,但会不会很麻烦?其实真的不麻烦,很多时候只是改变一点点习惯而已。比如平时拆快递的时候,把纸箱和塑料泡沫分开放;买东西的时候,尽量选择包装简单的产品;穿旧的衣服,先想想能不能送给朋友或者改造一下再穿;吃不完的食物,用保鲜盒装好放进冰箱,下次接着吃。这些小事花不了多少时间,但坚持下来,不仅能为家里省点钱,还能为环境减少不少负担。
而且循环经济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比如小区里的环境会更干净,因为大家都把可回收物分类好,垃圾桶里的垃圾少了,异味也会减少;买东西的时候,因为有旧物回收、以旧换新等服务,能省不少钱;甚至平时用的产品,因为企业更注重环保和耐用性,质量也会更好。我之前买过一个品牌的保温杯,他们承诺 “如果用坏了可以免费维修,修不好可以换一个新的”,我用了三年,中间因为盖子松动寄回去修了一次,没花一分钱,现在还在用,比那些用半年就坏的保温杯划算多了,这其实就是循环经济带来的便利。
可能还有人会觉得,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就算做了这些小事,对整个环境也没什么影响。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循环经济就像一个拼图,每个人做的小事都是一块拼图,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才能拼出完整的画面。比如你一个人回收快递盒,可能只节省了几棵树,但如果整个小区、整个城市的人都这么做,节省的树木数量就非常可观了;你一个人减少食物浪费,可能只节省了一点粮食,但如果全国的人都这么做,节省的粮食就能帮助很多需要的人。而且当你开始做这些小事的时候,身边的人也会受到影响,比如你把旧衣服送到回收站,邻居看到了可能也会跟着做;你把剩菜做成新的菜肴,家人看到了可能也会学着减少浪费,这样一来,循环经济的理念就会慢慢传播开来,影响更多的人。
其实总结下来,循环经济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概念,它就是一种 “更聪明的生活方式”—— 不浪费资源,不随便扔掉还有用的东西,在满足自己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为环境多考虑一点。无论是回收一个快递盒、参加一次旧衣回收,还是减少一点食物浪费,都是在参与循环经济。而且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差,反而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省钱、更有趣、更有意义。毕竟,谁不希望生活在一个环境更好、资源更充足的世界里呢?而这个世界的建成,就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点积累,一点点改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扔掉的快递盒还能变废为宝?聊聊循环经济里的生活小智慧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0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