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第一次踏上大凉山深处的土路时,帆布鞋沾满了黄泥。她怀里抱着沉甸甸的帆布包,里面装着三十双崭新的运动鞋,鞋码从 30 码到 42 码不等,是她利用三个月周末兼职奶茶店收银员攒下的钱买的。山风裹着松针的气息吹过,远处山坡上的彝族孩子们正背着破旧的布包往学校走,有的孩子光着脚,裤脚卷起,小腿上还留着被荆棘划伤的浅浅疤痕。李娟站在原地望着那些小小的身影,忽然觉得怀里的帆布包变得更重了些,那重量里藏着的不仅是鞋子,还有她从少女时代就埋下的一个心愿。
十年前,李娟还是个在南方小城读初中的女孩。某个周末,她跟着母亲去社区养老院做义工,帮老人剪指甲、读报纸。有位姓王的奶奶拉着她的手,颤巍巍地讲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说自己曾是一名乡村教师,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讲台。“要是当时有更多人愿意去山里教书就好了,” 王奶奶抹了抹眼角,“好多孩子眼睛亮得很,就是没机会多看几本书。” 那天离开养老院时,王奶奶塞给李娟一本泛黄的《安徒生童话》,书的扉页上写着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从那以后,“去需要的地方送点温暖” 这个念头,就像一颗种子,在李娟心里慢慢发了芽。
大凉山的支教生活比李娟想象中更艰难。学校是几间低矮的土坯房,窗户没有玻璃,只用塑料布蒙着,一到冬天就漏风。教室里的课桌椅参差不齐,有的桌面裂着缝,有的椅子少了一条腿,孩子们就用石头垫着坐。但这些困难都没让李娟退缩,反而让她更坚定了留下的决心。她除了给孩子们上语文、数学课,还利用课余时间教他们唱歌、画画,用自己带来的旧相机给每个孩子拍了照片 —— 那是很多孩子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照片。
有个叫阿依的小女孩,总是沉默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眼睛却紧紧盯着黑板。李娟注意到,阿依的鞋子已经磨破了鞋底,脚趾露在外面,每到下雨天,鞋子里就灌满泥水。一天课后,李娟把阿依叫到办公室,从帆布包里拿出一双粉色的运动鞋。阿依愣了愣,不敢伸手去接,小声说:“老师,我不能要,我没有钱。” 李娟蹲下来,帮阿依脱下旧鞋,把新鞋套在她脚上,笑着说:“这是老师送给你的礼物,不要钱。你要好好读书,以后走出大山,就能看到更美的世界了。” 那天晚上,李娟在日记里写道:“当阿依穿着新鞋蹦蹦跳跳地跑开时,我好像看到了十年前王奶奶说的那种‘光亮’,原来善意真的能像星星一样,照亮别人的路。”
支教的日子里,李娟还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有个叫张磊的小伙子,是一名货车司机,每次拉货经过大凉山,都会顺便给学校带些物资 —— 有时候是几箱图书,有时候是孩子们需要的文具,有时候是过冬的棉衣。张磊说,他小时候家里穷,是靠着好心人的资助才读完高中,现在有能力了,就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还有一群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志愿者,每年暑假都会来这里支教,他们带着吉他、画板,给孩子们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新鲜事,也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更多人关注山区教育。
一年后,李娟的支教期满,要离开大凉山了。孩子们拉着她的衣角,舍不得让她走。阿依把一幅画送给李娟,画上是一个穿着红裙子的老师,牵着一群孩子的手,背景是蓝天白云和闪闪发光的星星。画的背面,阿依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老师,谢谢您,我以后也要当像您一样的人。” 李娟抱着画,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知道,自己虽然要离开,但那些埋下的善意种子,已经在孩子们心里开始生根发芽。
回到城市后,李娟没有停下传递温暖的脚步。她在网上发起了 “暖鞋计划”,号召身边的朋友、同事捐赠闲置的鞋子和衣物,然后定期寄往大凉山、贵州、云南等偏远山区的学校。起初,参与的人不多,但随着李娟分享的支教故事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 有人捐出了崭新的儿童鞋,有人主动提出帮忙整理物资,有人甚至愿意利用假期去山区支教。“暖鞋计划” 渐渐从一个人的小小心愿,变成了一群人的共同行动。
有一次,李娟收到了一封来自大凉山的信,是阿依写的。阿依在信里说,学校新盖了教学楼,有了明亮的窗户和崭新的课桌椅,还有更多的老师来这里教书了。她还说,自己现在成绩很好,每天都穿着干净的鞋子上学,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鞋子漏水了。“老师,我记住您说的话了,我要好好读书,以后去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 读着信,李娟仿佛又看到了阿依穿着粉色运动鞋蹦蹦跳跳的样子,也看到了更多孩子眼里闪烁的光亮。
其实,慈善从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就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 是李娟攒钱买的一双双运动鞋,是张磊顺路带来的一箱箱物资,是大学生志愿者们放弃暑假的支教时光,是每一个普通人伸出的援助之手。这些善意或许微小,却像星光一样,汇聚起来就能照亮很多人的路。
如今,“暖鞋计划” 已经坚持了五年,累计为山区孩子捐赠了超过一万双鞋子和五千件衣物,也吸引了上百名志愿者参与支教。李娟偶尔还会回到大凉山,看看那些孩子们,听听他们的故事。每次去,她都会带上一些新的书籍和文具,也会把外面世界的新鲜事讲给孩子们听。她知道,还有很多山区的孩子需要帮助,还有很多温暖需要传递,而这条充满善意的路,她会一直走下去。
当夜幕降临,大凉山的天空缀满了星星,那些星星就像孩子们眼里的光亮,也像每一个参与慈善的人心里的温暖。或许,这就是慈善的意义 —— 它让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生命里的光亮,让这份光亮不断传递,照亮更多人的未来。那么,你是否也愿意成为这束光亮中的一员,用自己的方式,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一份温暖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星光下的暖途:那些藏在善意里的生命微光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