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居民楼的楼道总飘着熟悉的味道,有时是三楼张奶奶熬粥的米香,有时是五楼少年练琴时断断续续的旋律。我搬来这里的第三个秋天,开始习惯在傍晚时分站在阳台看夕阳,看巷口那棵老梧桐的叶子一片片被染成金黄,再随着晚风轻轻落在青石板路上。
上周二下班回家,发现门锁孔里卡着半片银杏叶,叶片边缘已经有些发褐,却还带着淡淡的清香。正疑惑时,对门的李叔提着菜篮子回来,看见我手里的叶子便笑着解释:“昨天帮你收衣服,见你门口落了好几片,怕风灌进屋里,就捡了片塞在锁孔挡挡灰。”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颗橘子递过来,“刚在菜市场买的,甜得很,你尝尝。” 我接过橘子,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修理自行车留下的痕迹 —— 李叔退休后总在巷口支个小摊,帮邻居们修补车辆,从不收贵重的酬劳,有时只是一瓶矿泉水,或是一把自家种的青菜。
那天晚上,我把李叔给的橘子放在窗台,看着月光透过玻璃洒在橘瓣上,忽然想起去年冬天的一件事。当时寒潮来袭,水管冻裂,整栋楼都停了水。我正对着空水壶发愁,张奶奶敲开了我的门,手里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搪瓷盆:“丫头,我在阳台存了些雪,化了煮了水,你先拿去用。” 盆沿的磕碰痕迹里还沾着点点雪粒,热水的雾气模糊了奶奶的老花镜,她却还在絮絮叨叨地叮嘱:“记得多烧两遍再喝,别冻着了。” 后来才知道,那天奶奶把存的雪水分给了好几户邻居,自己却只留了小半盆,用来煮了一锅红薯粥,又挨家挨户地送了一碗。
这样的小事在巷子里时常发生。春天的时候,四楼的姑娘会把扦插的绿萝分给大家,说 “给家里添点绿,心情也能好点”;夏天的傍晚,男人们会搬着小马扎坐在巷口,就着冰镇啤酒聊球赛,谁家的孩子跑过,都会被塞颗糖;秋天丰收的季节,有人从老家带来玉米和花生,煮好了放在楼道口,贴张纸条写着 “大家随便拿”;冬天雪后,不用招呼,家家户户都会出来扫雪,铁锹碰撞地面的声音,成了最热闹的背景音乐。
我曾问过李叔,为什么大家总是愿意这样互相帮忙。他蹲在地上修理自行车链条,手上沾满了油污,却笑得格外爽朗:“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帮一把算什么。以前我年轻的时候,在工厂里受伤,还是邻居们轮流照顾我呢。人啊,总得记着别人的好,再把这份好传下去。” 说着他举起修好的自行车,轻轻推了推:“你看,这车子修好了,骑着也稳当。人和人之间的情分,也得好好维护,才能走得长远。”
有一次出差,我在外地待了半个月。回来的时候,发现门口放着一个纸箱子,里面装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还有一张字条,是张奶奶的字迹:“丫头,听说你出差了,怕你回来没菜吃,我从菜市场帮你带了点,记得赶紧吃,别放坏了。” 箱子底下还压着一袋晒干的橘子皮,奶奶说 “泡水喝能败火”。我抱着纸箱站在门口,看着楼道里熟悉的灯泡发出暖黄的光,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原来在我不在的日子里,总有人在默默惦记着我,这份牵挂,像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所有的疲惫和孤独。
巷子里的人都不是什么大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过着平凡又普通的生活。他们会为了柴米油盐计较,会因为一点小事拌嘴,会在阴雨天抱怨天气不好,也会在孩子考试失利时着急上火。可就是这样一群普通人,用最朴素的善良,编织出了一张温暖的网,把整栋楼的人都联系在一起。他们让我明白,生活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那些看似微小的善意,就像深夜里的灯,虽然微弱,却能照亮前行的路,也能让人心底的温度,永远不会冷却。
如今,我也开始学着像他们一样,把温暖传递下去。看到邻居门口的快递快被雨淋了,会帮忙搬到楼道里;听到谁家的孩子哭了,会拿出玩具去哄一哄;煮了好吃的,也会分一些给左右邻居。每次看到他们接过东西时露出的笑容,我都会想起李叔说的话,想起张奶奶递来的热水,想起巷口那棵老梧桐,想起那些在平凡日子里闪闪发光的瞬间。
夕阳又一次落在巷口,老梧桐的叶子还在轻轻飘落,李叔的修理摊前又围了几个邻居,张奶奶正坐在阳台择菜,四楼的姑娘在给绿萝浇水。我站在阳台,手里拿着刚煮好的红薯粥,准备给张奶奶送一碗。风里带着饭菜的香味,带着人们的笑声,带着岁月的温柔,轻轻拂过脸颊。这样的生活,没有波澜壮阔,却有着最动人的烟火气,有着最珍贵的人情味。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多少这样的瞬间呢?还会有多少温暖的故事在这条巷子里发生呢?或许答案就藏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出日落里,藏在每一次真诚的互帮互助里,藏在我们每个人心底那片柔软的地方。
常见问答
- 文中描写的巷子生活是否有真实原型?
文中的巷子生活是基于对许多城市老旧居民区生活场景的观察与融合,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真实原型,但其中邻里互助的细节,如分享食物、帮忙修理物品等,都来源于现实中常见的邻里交往场景,力求展现生活中真实的温暖。
- 为什么选择用四季的变化来串联故事?
四季的变化是生活中自然的时间节点,春天的绿萝、夏天的啤酒球赛、秋天的玉米花生、冬天的雪水与红薯粥,不仅能让故事更有画面感,也象征着邻里情谊在不同时光里的延续,体现出这份温暖不受季节限制,始终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 文中多次提到 “老梧桐”,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
“老梧桐” 是巷子的标志性景物,它见证了巷子里的四季更迭和邻里间的点滴故事,就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同时,梧桐叶的飘落与生长,也暗示着生活的循环与延续,让巷子的场景更具辨识度,也让故事多了一份岁月的厚重感。
- 开放式结尾的设计有什么用意?
开放式结尾没有明确交代未来的故事走向,而是引导读者去想象巷子里未来可能发生的温暖事件,这样的设计既能保留生活的不确定性,也让 “邻里情谊延续” 的主题更有感染力,让读者感受到这份温暖不是暂时的,而是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延续,留给读者更多回味的空间。
- 创作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什么?
如今很多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逐渐减少,创作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想通过展现老旧巷子里邻里间互帮互助的生活细节,唤起人们对身边平凡善意的关注,让大家意识到,生活中的温暖往往藏在不起眼的小事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能让生活变得更有温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巷口的暖阳与深夜的灯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