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咱们用的手机、电脑、路由器,拆开外壳后总能看到一块布满小零件的绿色板子,这块板子就是 PCBA。可能有人会问,PCBA 到底是个啥?其实它不是单一零件,而是把各种电子元件 “组装” 到印制电路板(PCB)上的成品,相当于电子设备的 “骨架” 加 “神经”,没它的话,再厉害的功能也没法实现。
先说说 PCBA 里最基础的 PCB 板,也就是咱们常说的 “基板”。它大多是绿色的,不过也有黑色、蓝色的,颜色主要看生产时用的阻焊剂。基板本身是绝缘材料做的,上面印着细细的铜箔线路,这些线路就像 “血管”,负责给各个电子元件传递电信号和电力。要是没有这些铜箔线路,元件之间就没法 “沟通”,设备自然没法工作。就像家里的电线,要是没接好,电器再新也用不了,PCB 板上的线路也是这个道理,哪怕有一点断裂,整个 PCBA 都可能出问题。
再看 PCBA 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零件,常见的有电阻、电容、电感、芯片这些。别小看这些零件,每个都有自己的 “分工”。电阻就像 “调节器”,能控制电流大小,防止电流太大烧坏其他元件;电容像 “储存罐”,可以暂时储存电能,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比如手机拍照时突然需要大电流,电容就能帮上忙;电感则主要用来过滤杂波,保证电流稳定,像路由器传输信号时,就需要电感来减少干扰,让信号更稳定;而芯片相当于 “大脑”,负责处理各种数据和指令,比如手机里的 CPU、内存芯片,都是 PCBA 上的核心部件。
把这些零件装到 PCB 板上,可不是简单地用胶水粘上去就行,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其中最关键的就是 SMT 贴片工艺。首先要在 PCB 板上需要贴零件的位置涂一层焊膏,焊膏里有焊锡颗粒和助焊剂,能起到固定和导电的作用。涂焊膏的时候得特别精准,用量多了会导致零件之间短路,用量少了又会接触不良,所以一般会用专门的钢网来控制焊膏的量,钢网上有和 PCB 板零件位置对应的小孔,焊膏通过这些小孔均匀地涂在基板上。
涂好焊膏后,就该贴零件了,这一步通常用 SMT 贴片机来完成。贴片机的精度特别高,能把比芝麻还小的零件准确地贴到 PCB 板的指定位置,而且速度很快,一台机器一小时能贴几千甚至上万个零件。贴好零件后,还要把 PCB 板送到回流焊炉里加热,焊膏里的焊锡颗粒在高温下融化,冷却后就把零件牢牢地固定在 PCB 板上,同时也实现了零件和铜箔线路的电气连接。
不过,不是所有零件都能用 SMT 贴片工艺安装,有些零件比如连接器、电解电容,因为体积较大或者引脚结构特殊,需要用 DIP 插件工艺。这种工艺是先在 PCB 板上钻好孔,然后把零件的引脚插进孔里,再通过波峰焊炉,让焊锡从 PCB 板的背面流过,把引脚和基板焊接在一起。DIP 插件工艺虽然不如 SMT 贴片工艺高效,但对于一些特殊零件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
零件都焊好后,PCBA 还不能直接用,得经过严格的检测,看看有没有问题。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外观检测、X 射线检测和功能测试。外观检测主要是用眼睛或者放大镜看,检查零件有没有贴错位置、焊锡有没有过多或过少、有没有零件损坏等;X 射线检测则用来检查那些隐藏在零件下面的焊点,比如 BGA 封装的芯片,它的焊点在芯片底部,从外面看不到,这时候就需要用 X 射线来查看焊点是否有虚焊、空洞等问题;功能测试则是把 PCBA 装到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测试它是否能正常工作,比如测试手机的 PCBA 时,会检查通话、上网、拍照等功能是否正常,只有通过所有检测的 PCBA,才能进入下一步的组装环节,变成我们手里的电子设备。
可能有人会觉得,PCBA 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其实不然,它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除了手机、电脑,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出门用的充电宝、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甚至马路上的交通信号灯、商场里的自动门,里面都有 PCBA。比如智能手表里的 PCBA,要集成心率检测芯片、定位芯片、蓝牙芯片等多个部件,还要做得特别小,才能放进手表的外壳里;而冰箱里的 PCBA,则需要能适应低温环境,保证压缩机、温控器等部件正常工作,不会因为温度低而出现故障。
不同设备里的 PCBA,设计和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工业设备里的 PCBA,需要能承受高温、高湿度、振动等恶劣环境,所以在选材和工艺上会更严格,比如用更耐高温的基板、更牢固的焊接工艺;而消费电子里的 PCBA,更注重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所以会尽量用小型化的零件和高密度的线路设计。比如笔记本电脑的 PCBA,为了节省空间,会把很多零件集成在一起,线路也做得非常细,有时候一毫米的距离里会有好几条线路。
虽然 PCBA 看起来很复杂,但它的核心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各种电子元件整合起来,让它们协同工作,实现设备的各种功能。没有 PCBA,电子设备就只是一堆零散的零件,没法发挥任何作用。就像一辆汽车,只有把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部件组装起来,才能正常行驶,PCBA 就是电子设备的 “组装核心”,把各个 “部件” 整合在一起,让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平时我们用电子设备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里面还有这么一块小小的板子在默默工作。但正是因为有了 PCBA,我们才能用上功能越来越强大、体积越来越小巧的电子设备,从最初只能打电话的手机,到现在能拍照、上网、办公的智能手机,从笨重的台式电脑,到轻薄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这些进步都离不开 PCBA 技术的支持。
当然,PCBA 的生产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焊锡空洞、零件偏移、线路短路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 PCBA 的质量和性能。所以,生产厂家都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来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比如在生产前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控工艺参数,在生产后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确保每一块 PCBA 都能达到要求。
总的来说,PCBA 虽然不起眼,但却是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就像电子设备的 “心脏”,为设备提供动力和 “智慧”,让各种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工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下次再用手机、电脑的时候,不妨想想里面那块绿色的板子,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和快乐。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聊聊 PCBA:那些藏在电子设备里的 “骨架”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