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过梧桐树叶,在幸福里养老院的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李奶奶总是第一个推开活动室的门,手里攥着她用了十年的绒布小钱包,里面装着孙子去年寄来的照片。她走到窗边的缝纫机前坐下,戴上老花镜,开始缝补前几天被勾破的枕套 —— 这台老式缝纫机还是她嫁过来时的陪嫁,如今成了她在养老院里最宝贝的物件。
活动室的另一边,张爷爷正和几个老伙计围坐在麻将桌旁,手里的麻将牌搓得哗啦作响。“慢点儿摸,别把牌弄掉了。” 王奶奶笑着提醒,她的记性不如从前,却总能准确记得每个人的牌瘾大小。张爷爷嘿嘿笑了两声,小心翼翼地打出一张 “二筒”,引来旁边观战的刘爷爷一阵惋惜:“你这牌打得也太保守了,年轻时的冲劲哪儿去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笑声在房间里久久回荡。
厨房的方向飘来阵阵粥香,食堂的陈师傅正忙着给老人们准备早餐。他知道李奶奶牙口不好,每天都会特意蒸一碗软烂的南瓜粥;张爷爷有高血压,咸菜里从来不会放太多盐。“陈师傅,今天的包子是什么馅的呀?” 刚走进食堂的赵奶奶凑过来问,她的腿脚不太方便,每次都要扶着墙慢慢走。陈师傅赶紧放下手里的勺子,上前扶了她一把:“是您爱吃的豆沙馅,我特意多放了点糖,您慢慢走,别着急。”
上午十点,养老院的院子里渐渐热闹起来。几个老人坐在长椅上晒太阳,手里拿着编织针,织着围巾和手套。“这个颜色真好看,给我孙女织一条正好。” 周奶奶拿着一团粉色的毛线,高兴地说。旁边的吴爷爷虽然不会编织,却拿着一个放大镜,帮大家看毛线的粗细。“你们织得太慢了,我年轻的时候,一天就能织一条围巾。” 吴爷爷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比划着,脸上满是自豪。
午饭过后,老人们会回到房间休息一会儿。李奶奶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上挂着的风铃,那是她孙女来看她时带来的。风一吹,风铃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李奶奶听着,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张爷爷则喜欢坐在窗边看书,他的眼睛不太好,每次都要把书拿得很近,才能看清上面的字。“这本书我都看了三遍了,还是觉得好看。” 张爷爷一边说,一边用手指轻轻抚摸着书页,仿佛在抚摸一件珍贵的宝物。
下午两点,养老院的活动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志愿者们来了,他们有的陪老人聊天,有的给老人剪指甲,还有的给老人表演节目。“奶奶,您看我给您剪的指甲好看吗?” 一个年轻的志愿者笑着问李奶奶。李奶奶仔细看了看自己的指甲,高兴地说:“好看,真好看,比我自己剪的好多了。” 张爷爷则拉着一个志愿者的手,不停地问着外面的新鲜事:“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玩什么呀?街上的房子是不是又变高了?” 志愿者耐心地回答着他的问题,张爷爷听得津津有味。
傍晚时分,夕阳把养老院的院子染成了金色。老人们纷纷走出房间,在院子里散步。李奶奶和张奶奶手牵着手,慢慢走着,嘴里还哼着年轻时的歌谣。“这首歌我好久没唱了,没想到还记得歌词。” 张奶奶笑着说。李奶奶也笑着回应:“可不是嘛,这些老歌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想忘都忘不掉。” 旁边的王爷爷则拄着拐杖,跟在她们后面,时不时地停下来,看看院子里的花草。“这棵月季花又开了,比上次开得还好看。” 王爷爷一边说,一边用手轻轻碰了碰花瓣。
晚饭过后,老人们会在活动室里看一会儿电视。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喜欢的戏曲节目,时不时地还会跟着唱两句。“这个演员唱得真好,比我年轻的时候唱得还好。” 李奶奶一边说,一边跟着电视里的节奏打着拍子。张爷爷则看得格外认真,眼睛紧紧盯着电视机屏幕,生怕错过一个细节。“这个故事真感人,我都看哭了。” 张爷爷一边说,一边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晚上九点,老人们渐渐回到房间休息。养老院的走廊里安静下来,只有值班护士轻轻的脚步声。李奶奶躺在床上,翻了个身,看了看床头柜上的照片,心里想着:“明天孙女应该会来看我吧。” 张爷爷则在心里盘算着:“明天一定要赢刘爷爷几局麻将,不能再让他笑话我了。” 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老人们的脸上,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甜甜的笑容,仿佛在做着一个美好的梦。
幸福里养老院的每一天,都充满了这样温暖而平凡的瞬间。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却有着最真实的生活气息。老人们在这里相互陪伴,相互照顾,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着晚年生活。他们或许会忘记很多事情,却不会忘记身边这些温暖的人和事;他们或许会慢慢老去,却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在这个小小的养老院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每一个日子都被温柔地呵护着,成为老人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晨光里的养老院:那些被时光温柔以待的日常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3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