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刚穿着拖鞋冲到楼下,就看见一个方头方脑的小家伙正 “滴滴” 叫着往快递柜挪,你伸手想帮它开门,它居然往后退了半米,屏幕上还跳出一行字:“请保持安全距离,我能自己来”。这就是现在小区里越来越常见的无人配送员,它们像一群兢兢业业的小打工人,每天顶着日晒雨淋穿梭在楼宇间,偶尔还会因为找不到路跟绿化带 “面壁思过”,场面又萌又好笑。
说起来,这些无人配送设备可一点都不 “高冷”。上次邻居家的小朋友追着无人车跑,把手里的棒棒糖不小心掉在了车前面,那辆车居然停下了,还发出了 “嘀嘀嘀” 的提示音,像是在说 “喂,小不点,你的糖掉啦”。最后还是快递小哥通过远程操控,让无人车 “目送” 小朋友捡起糖才继续赶路。这种自带萌点的操作,让原本冷冰冰的科技产品,一下子多了几分人情味,也难怪现在小区里的大爷大妈都愿意跟它们 “打招呼”,有时候还会对着无人车的屏幕唠两句:“今天挺早啊,要不要喝口水?”
![小区里的无人配送车正在快递柜前卸货,旁边有两个小朋友好奇地围着观察,车身上印着卡通图案,屏幕上显示 “正在配送中,请稍候”]
不过别以为这些小家伙只会卖萌,真要论起工作能力,它们可不比人类差。就拿外卖配送来说,以前遇到暴雨天,骑手迟到半小时都是常事,现在换成无人配送车,只要路线没被淹,照样能准时把餐送到楼下。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无人车还特别 “守规矩”,遇到红灯哪怕路上没人,也会乖乖停下来等,不像有些骑手为了赶时间,总爱闯红灯。有次我亲眼看见一辆无人配送车在路口等红灯,旁边的电动车骑手还笑着跟它说:“你倒是比我还遵守交通规则啊!”
当然了,无人配送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们偶尔也会闹点小笑话。比如有次小区里的流浪猫跳到了无人车的顶盖上,结果无人车以为遇到了障碍物,愣是在原地 “嘀嘀” 叫了十分钟,直到物业工作人员把猫抱下来,它才继续往前走。还有一次,某小区的无人配送车因为识别错了楼号,把别人家的快递送到了我家门口,等我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它已经一溜烟跑没影了,最后还是通过后台联系客服,才把快递换了回来。这些小插曲虽然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无人配送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不断改进。
说到无人配送的技术,可能有人会觉得很高深,其实拆解开来看也挺有意思的。就拿导航系统来说,无人配送设备主要靠激光雷达、摄像头和 GPS 定位来判断路线,简单来说,激光雷达就像它们的 “眼睛”,能实时探测周围的障碍物,摄像头则负责识别交通信号灯、路标等信息,GPS 定位则能确定自己的位置。不过这些 “眼睛” 有时候也会犯迷糊,比如遇到大雪天,激光雷达被雪花挡住,就可能会误判路况;或者在小区里遇到晾晒的被子,摄像头可能会把被子当成障碍物,导致无人车绕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发人员也是想尽了办法,比如给激光雷达加装加热功能,防止雪花堆积,还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让摄像头能更准确地识别各种物体。
随着无人配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场景开始出现它们的身影。除了常见的快递和外卖配送,现在有些超市还推出了无人配送服务,顾客在手机上下单后,超市工作人员会把商品装进无人配送车,然后由无人车直接送到顾客家里。更厉害的是,有些医院也开始尝试用无人配送车运送药品和医疗器械,这样不仅能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能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有次我去医院看病,就看到一辆小型无人配送车在走廊里穿梭,车身上写着 “药品配送专用”,旁边的护士告诉我,有了这个小家伙,她们不用再跑上跑下送药品了,能有更多时间照顾病人。
可能有人会担心,无人配送会不会抢了快递员和外卖骑手的工作?其实这种担心有点多余。一方面,无人配送目前主要负责的是 “最后一公里” 的配送,也就是从快递点或超市到用户家门口这段路程,而从仓库到快递点、从商家到配送站这些长途运输,还是需要人类工作人员来完成;另一方面,无人配送的普及也会催生新的工作岗位,比如无人配送设备的维护、后台系统的运营等等。就像当初汽车取代马车的时候,虽然马车夫的岗位减少了,但却出现了司机、维修技师等新岗位,无人配送的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它不会完全取代人类,而是会与人类协同工作,让整个配送行业更高效。
现在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无人配送带来的便利。比如加班到很晚,不想下楼取外卖,就可以让无人配送车把外卖送到楼下的智能柜里,第二天早上出门再取;或者网购了大件商品,担心自己搬不动,无人配送车可以直接把商品送到家门口,省去了不少麻烦。有次我网购了一台洗衣机,原本以为要自己搬上楼,结果快递小哥用无人配送车把洗衣机送到楼下后,还通过远程操控让无人车配合着把洗衣机抬到了电梯口,全程没让我动手,不得不说,这种体验确实很贴心。
当然了,无人配送要想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在老旧小区,由于道路狭窄、基础设施不完善,无人配送车的通行可能会遇到困难;还有用户的隐私保护问题,无人配送设备在配送过程中会收集大量的位置信息和用户数据,如何保证这些数据不被泄露,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另外,无人配送的责任划分也需要明确,比如如果无人配送车在配送过程中损坏了他人财物,或者导致了交通事故,该由谁来承担责任?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技术手段来解决。
看着小区里来来往往的无人配送车,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未来的生活会不会变得更有趣?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无人配送无人机在天上穿梭,把快递直接送到阳台;或者出现更智能的无人配送机器人,不仅能送快递,还能帮我们倒垃圾、取干洗的衣服。到那个时候,无人配送可能就不再是新鲜事,而是像水电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不管技术怎么发展,那些无人配送设备带给我们的快乐和便利,相信会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毕竟,谁能拒绝一个会 “嘀嘀” 叫着送快递,还偶尔会闹点小笑话的小家伙呢?
无人配送常见问答
- 无人配送车遇到恶劣天气会停止工作吗?
一般来说,小雨、小雪天气下,无人配送车仍能正常工作,因为它们的核心部件都有防水、防雪设计;但如果遇到暴雨、暴雪或大雾等极端天气,为了保证安全,无人配送车会暂停工作,待天气好转后再继续配送。
- 无人配送的快递如果丢失或损坏了,该找谁赔偿?
目前大多数提供无人配送服务的企业都有完善的赔偿机制,如果快递在配送过程中丢失或损坏,用户可以通过 APP 联系客服,提供相关证据后,企业会按照快递的价值进行赔偿,具体赔偿标准会在服务协议中明确说明。
- 无人配送车在小区里行驶会不会撞到老人和小孩?
不会的。无人配送车配备了多个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能实时探测周围的行人,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一旦发现有行人靠近,会立即减速或停车,确保不会发生碰撞。同时,无人配送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比较慢,通常在每小时 5-10 公里,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也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 手机信号不好的地方,无人配送车还能正常工作吗?
大部分无人配送车都支持离线导航功能,在手机信号不好的地方,只要提前下载好配送路线的地图数据,无人配送车就能正常行驶和完成配送。不过如果遇到需要远程协助的情况(比如遇到复杂障碍物),可能需要等待信号恢复后才能继续工作。
- 无人配送车需要充电吗?一次充电能跑多久?
需要充电。不同型号的无人配送车续航能力不同,一般来说,小型无人配送车一次充电能跑 80-120 公里,大型无人配送车续航能力更强,能达到 150-200 公里。目前很多小区和配送站点都设有专门的无人配送车充电桩,无人车电量不足时会自动前往充电桩充电,不会影响正常配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无人配送:那些年跟机器人抢快递的快乐时光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