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总觉得 “IP” 是个特别高大上的词,好像只有大公司才能玩得转。其实不是这样的,你刷到的可爱表情包、追更的连载漫画、甚至小区里小朋友都在唱的儿歌,背后可能都是普通人一点点做起来的 IP。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 IP 孵化这件事,没那么多专业术语,就像唠嗑一样,说说那些从小点子长成 “大明星” 的故事,或许你听着听着,也会觉得自己手里的小创意,说不定也能变成下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 IP。
就拿我朋友小林来说吧,她之前就是个普通的上班族,每天下班回家喜欢对着自家猫咪拍照、录视频。一开始就是发在朋友圈里,记录猫咪的日常糗事 —— 比如把猫粮扒得满地都是,或者趁她不注意偷偷睡在键盘上。后来有人说 “你家猫也太有意思了,能不能多更点”,她就试着把视频剪短了发在短视频平台,还给猫咪起了个名字叫 “煤球”,偶尔会配几句自己写的搞笑旁白,模仿煤球的 “内心 OS”。没想到才三个月,煤球的账号就有了十几万粉丝,还有商家找过来想让煤球拍宠物用品的广告,甚至有人问能不能出煤球的周边玩偶。小林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把煤球孵化成了一个小 IP。
其实像小林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IP 孵化从来不是 “一步登天” 的事,反而更像是 “养孩子”,得慢慢琢磨、一点点打磨。有的人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比如喜欢画画的人,会创造一个有固定形象的卡通角色,然后通过漫画、插画的形式,让这个角色有自己的性格、故事;有的人则是抓住了大家的需求,比如现在很多家长愁着给孩子找合适的睡前故事,就有人专门打造了 “睡前故事 IP”,用温柔的声音、有趣的情节,吸引了一大批家长和孩子的关注。
不过,IP 孵化也不是光有热情就行,里面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得找准自己的 “特色”,现在做 IP 的人越来越多,要是跟别人做得太像,很容易就被淹没了。比如同样是做美食 IP,有的人专门教大家做 “懒人美食”,几分钟就能搞定;有的人则专注于 “地方特色美食”,会去各个地方挖掘当地的传统美食,还会讲美食背后的故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一样的特色,才能让大家记住。
然后就是要 “坚持”,很多人刚开始做 IP 的时候,可能一两个月都没什么人关注,很容易就放弃了。但那些最后能做起来的 IP,大多都是坚持了很久的。就像有个做手工 IP 的博主,一开始发自己做的手工饰品,半个月只有几十个点赞,她也没气馁,反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手艺,还会跟粉丝互动,问大家喜欢什么样的款式。慢慢的,喜欢她手工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她不仅有了自己的网店,还开了手工教学的课程。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 “跟粉丝互动”。IP 之所以能 “活” 起来,关键是要有粉丝的支持。如果只是自己埋头做内容,不跟粉丝交流,粉丝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比如有的 IP 会经常在评论区回复粉丝的留言,甚至会根据粉丝的建议调整内容;有的会搞一些小活动,比如让粉丝给 IP 角色起名字、投票选下一期的内容主题,这样一来,粉丝就会觉得自己是 “参与者”,而不是单纯的 “观众”,对 IP 的感情也会更深。
当然,IP 孵化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 “坑”。比如有的人一开始没考虑清楚 IP 的定位,今天做这个内容,明天又做那个内容,粉丝根本搞不清楚这个 IP 到底是做什么的;还有的人在 IP 有了一点热度之后,就急于变现,接了很多不合适的广告,结果让粉丝觉得 “变味了”,反而失去了很多粉丝。这些都是需要避免的。
不过,大家也不用觉得 IP 孵化很难,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出属于自己的 IP。也许你喜欢拍照,能拍出特别有氛围感的照片;也许你喜欢讲故事,能编出特别有趣的小故事;甚至你只是擅长聊天,能跟大家聊得很开心。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你 IP 的起点。关键是要敢尝试,哪怕一开始做得不够好,也没关系,慢慢调整、慢慢改进,总会有进步的。
现在再回头看看那些成功的 IP,会发现它们一开始也都很 “普通”,没有多么惊艳的创意,也没有多么强大的资源。但它们的创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做的事情有热情,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去打磨,也愿意倾听粉丝的声音。所以,如果你心里也有一个小小的创意,不妨试着去孵化它,说不定哪天,它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你觉得自己身边,还有哪些有意思的小 IP 呢?或者你自己有没有想过要做一个什么样的 IP?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从小创意到火遍全网:IP 孵化那些事儿,你也能上手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5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