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馄饨里的旧时光

一碗馄饨里的旧时光

推开巷口那家老馄饨铺的木门时,铜铃发出的 “叮铃” 声总让我想起外婆的缝纫机。铺子还是老样子,水泥台面上摆着粗瓷碗,墙面上泛黄的价目表用红漆写着 “鲜肉馄饨八元”,角落里的煤炉上,铝锅正咕嘟咕嘟冒着白汽,氤氲的热气里飘着葱花和猪油的香气。老板娘系着藏青色围裙,见我进来便笑着招手,手上的银镯子随着动作轻轻碰撞,声音和十年前一模一样:“还是要荠菜馅的?”

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她转身走向操作台。案板上码着新鲜的荠菜,翠绿的叶子上还沾着水珠,是今早刚从近郊菜地里摘来的。她左手按住面团,右手握着擀面杖,手腕轻轻转动间,一张张薄如蝉翼的馄饨皮便叠在了竹篾上。包馄饨时她的动作格外娴熟,指尖捏起一张皮,舀一勺馅料放在中央,对折成三角形,再将两个角往中间一捏,一只鼓鼓囊囊的馄饨就落进了竹篮里,像极了外婆从前在灯下做针线活的模样。

记得小时候,每到周末我总爱赖在外婆家里。天刚亮,外婆就会挎着竹篮去巷尾的菜市场,回来时篮子里准装着新鲜的荠菜和后腿肉。她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择菜,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她花白的头发上,我蹲在旁边帮她剥蒜,听她讲年轻时候的故事。“那时候你外公总说,我包的馄饨比馆子里的还香。” 她边说边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盛开的菊花。

剁肉馅是最费力气的活儿,外婆却从不嫌麻烦。她把肉切成小块,放在石臼里慢慢捣,直到肉糜变得细腻软糯,再加入切碎的荠菜、姜末、葱花和少许生抽。我总爱凑过去闻,那股鲜美的味道让我忍不住咽口水。外婆会用手指蘸一点馅料递给我,“小心烫”,她的声音温柔得像棉花糖。包馄饨时,我也会学着她的样子拿起皮,可馅料总不听话,不是放多了捏不住,就是放少了显得干瘪,最后包出来的馄饨歪歪扭扭,和外婆包的精致模样差了十万八千里。外婆从不笑话我,反而把我包的馄饨单独放在一个盘子里,“咱们家小宝包的馄饨,煮出来肯定最香。”

锅里的水烧开后,外婆把馄饨一个个放进锅里,水面顿时泛起细密的泡泡。她拿着长柄勺轻轻搅动,防止馄饨粘在锅底。等馄饨浮起来,再往锅里加一勺凉水,如此反复三次,馄饨皮便变得晶莹剔透,能隐约看到里面翠绿的荠菜。捞馄饨时,外婆会在碗底放一勺猪油、少许盐和葱花,再舀一勺滚烫的汤冲开,最后把馄饨放进碗里,撒上一把虾米和紫菜。那碗馄饨端到我面前时,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吹了吹就往嘴里送,荠菜的清香和肉的鲜美在舌尖散开,烫得我直吐舌头,外婆却在旁边笑得眉眼弯弯。

后来我去外地读书,很少再能吃到外婆包的馄饨。每次放假回家,刚进家门就会闻到熟悉的香气,外婆总是提前包好馄饨等着我。她的动作渐渐慢了下来,眼睛也不如从前明亮,可包出来的馄饨依旧那么鲜美。有一次我帮她择菜,发现她的手指关节有些变形,才突然意识到,外婆已经老了。那天吃馄饨时,我故意吃得很慢,想把这份味道牢牢记在心里。外婆坐在对面看着我,不停地往我碗里添馄饨,“多吃点,外面可吃不到这么地道的味道。”

去年冬天,外婆走了。我回到老家,整理她的遗物时,在抽屉里发现了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本子,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纸,上面写着馄饨的配方,还有她用铅笔标注的小字:“小宝爱吃荠菜馅,少放盐,多放葱花。” 那一刻,眼泪再也忍不住,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下来。我仿佛又看到外婆坐在老槐树下择菜的身影,听到她温柔的叮嘱,闻到那碗馄饨的香气。

如今,每次回到这座小城,我都会来巷口的老馄饨铺。老板娘包的馄饨和外婆做的味道很像,荠菜新鲜,肉馅饱满,汤里飘着熟悉的葱花和虾米。有时候我会和老板娘聊起外婆,她总是说:“老人家的手艺,都是用心做出来的,吃的不是味道,是念想。” 是啊,美食从来都不只是用来果腹的,它承载着记忆,寄托着情感,是岁月里最温暖的印记。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巷子里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馄饨铺的铜铃又响了起来。我喝完最后一口汤,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全身。起身离开时,老板娘笑着说:“下次再来啊。” 我点点头,心里想着,下次一定要带着孩子来,让他也尝尝这碗充满旧时光味道的馄饨,听听那些关于外婆的故事。或许,有些味道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去,但藏在味道里的爱与回忆,却会永远留在心底,温暖我们往后的每一段旅程。

走出馄饨铺,晚风带着淡淡的槐花香吹来,我仿佛又看到了外婆的笑脸,听到了她温柔的声音。原来,有些记忆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在我们身边,就像这碗馄饨,无论走多远,只要闻到那熟悉的香气,就知道,家从未走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碗馄饨里的旧时光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6078.html

(1)
上一篇 2025-09-12 14:46:30
下一篇 2025-09-12 14:50:30

相关推荐

  • 当黑板爱上 WiFi:教育信息化里的那些欢乐乌龙

    “李老师,您的课件在投影上跳广场舞呢!” 数学课代表小张举着平板喊出声时,讲台上的李梅正对着闪烁的屏幕一脸茫然。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出现设备 “造反”,自从学校装上智慧黑板,这位教了二十年书的老教师每天都在和各种科技名词斗智斗勇。教育信息化这场浪潮,就这样带着满格信号冲进了校园,顺便打翻了不少师生的 “知识茶杯”。 智慧校园的改造像给老教学楼穿了件智能马甲。以…

    投稿 1天前
    3
  • 节能减排:让绿色成为生活与生产的底色

    提到节能减排,许多人会觉得这是宏大的社会议题,与个人日常关联不大。但实际上,从家中随手关掉未使用的灯光,到企业升级生产设备减少能耗,每一个微小的行动都在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贡献力量。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凸显,极端天气频繁出现,节能减排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它不仅能缓解资源紧张的压力,还能改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宜居…

    2025-09-06
    12
  • 匠心织梦:职业教育里的星辰与芳华

    晨光漫过实训楼的玻璃窗,落在少年指尖翻飞的焊枪上,熔化成银亮的弧光,像把星星的碎片缀进钢铁的脉络里。这不是传统课堂里安静的笔墨书香,却是职业教育最生动的注脚 —— 在这里,每一次机器的运转都在诉说成长,每一道工艺的打磨都在酝酿未来,那些被精心培育的技能,正像春天里破土的藤蔓,悄悄缠绕起无数人关于理想的憧憬。 职业教育从来不是 “退而求其次” 的选择,而是一片…

    2025-09-10
    7
  • 草木低语:藏在年轮里的时光诗行

    墙角的爬山虎又攀上新的高度,翠绿的卷须像无数只小手,轻轻触碰着斑驳的砖墙。它们从不着急向外扩张,只是在每一个清晨吮吸着露珠,在每一个黄昏收拢起叶片,用缓慢而坚定的姿态,在垂直的空间里书写生命的篇章。老槐树的枝干上还留着去年台风划过的伤痕,如今却在裂痕处冒出了新的嫩芽,嫩黄的叶片裹着细密的绒毛,像是不愿轻易睁开的睡眼,在春风里一点点舒展身姿。这些沉默的生命,从…

    2025-09-06
    7
  • 帧间絮语:那些浸润时光的动漫诗行

    光影在 celluloid 胶片上流转成河,每一格静止的色彩都藏着呼吸的温度。动漫从来不是孩童专属的绮梦,它是成年人未被磨平的棱角,是岁月里不曾褪色的温柔独白。那些跃动在屏幕上的身影,带着手绘的颗粒感与数字技术的光晕,在现实与幻想的边界搭建起一座座璀璨的城堡。当旋律响起时,记忆会顺着熟悉的音符攀援,回到某个被故事击中的瞬间。 宫崎骏的笔尖总缠着风的形状,《龙…

    4天前
    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