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买了件新衣服,穿了两次觉得不喜欢就扔在衣柜角落;点外卖送的一次性餐盒,吃完随手丢进垃圾桶;手机用了一年多,看到新款就想换新的。其实咱们每天不经意的这些举动,都在悄悄产生大量 “垃圾”,而这些垃圾处理起来不仅费钱费力,还会给地球添负担。不过现在有个超实用的理念正在慢慢普及,那就是 “循环经济”,它可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专业术语,说白了就是让东西 “物尽其用”,别只用一次就彻底报废,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它到底有多酷。
生活里藏着超多循环经济的小例子,只是很多人没太在意。就拿小区里的垃圾分类来说吧,以前大家习惯把所有垃圾混在一起扔,现在分好类之后,废纸能重新做成纸,塑料瓶能变成新的塑料用品,就连厨余垃圾都能发酵成肥料,给小区里的花草 “喂饭”。还有现在很火的二手交易平台,你家里闲置的包包、书籍、家电,挂到网上说不定就能被别人 “捡走” 继续用,既帮你腾出了空间,又让这些东西避免了被扔掉的命运。甚至一些大品牌也开始玩起了 “循环”,比如有的服装店推出旧衣回收服务,你把不穿的旧衣服送回去,他们会做成新面料再做衣服,这就是循环经济最直观的样子 —— 让资源像绕圈圈一样,一直被利用,而不是用一次就变成垃圾。
可能有人会觉得,循环经济是企业或者国家该操心的事,咱们普通人凑什么热闹?其实真不是这样,咱们每个人的小举动,凑在一起就能给循环经济帮上大忙。就拿买东西来说,每次购物前多问自己一句 “这个东西我真的需要吗?”“能不能买二手的?”,就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家里的快递盒别直接扔,拆的时候小心点,下次寄东西还能接着用;就连平时喝水,带个自己的保温杯或者玻璃杯,比天天买瓶装水更环保,还能省不少钱。我身边就有朋友这么做,她家里专门有个柜子放各种 “可循环” 的东西,快递盒、旧报纸、洗干净的玻璃瓶,攒到一定数量就送到回收站,或者用来做手工,既有趣又环保,还成了家里的一个小特色。
而且循环经济不光对地球好,对咱们的生活也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你想啊,如果大家都少买不必要的东西,多利用二手物品,是不是能省下不少钱?以前很多人觉得二手东西 “掉价”,现在不一样了,二手平台上的东西种类特别多,从奢侈品到日常用品,很多都是九成新,价格却比新的便宜一半还多,花更少的钱就能买到需要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另外,循环经济还能催生很多新的小生意,比如有人专门做旧物改造,把别人扔掉的旧家具重新刷漆、修补,变成好看的新家具卖;还有人开 “共享衣橱”,你交一点会员费,就能经常换穿不同款式的衣服,不用每次买新的,既满足了爱美之心,又减少了浪费。这些新玩法,让生活变得更灵活、更多样,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新的机会。
不过现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也还有一些小麻烦需要解决。比如二手物品的质量和售后问题,很多人不敢买二手,就是怕买到坏的、有问题的东西,而且一旦出了问题,维权也比较麻烦;还有垃圾分类,虽然很多小区都有分类垃圾桶,但有时候大家分不清楚该怎么分,或者觉得麻烦,还是会混扔;另外,有些产品在设计的时候,就没考虑到后续的循环利用,比如有些电子产品,零件拆起来特别麻烦,想回收利用都很难。这些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但好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事,二手平台也在慢慢完善售后保障,小区里也会有志愿者教大家怎么垃圾分类,企业也开始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 “可循环”,这些改变虽然慢,但一直在往前推进。
其实循环经济的核心,说到底就是改变咱们以前 “用完就扔” 的习惯,换成 “用完还能接着用、或者变成别的有用的东西” 的思路。它不是要求大家过苦日子,也不是让大家完全不买新东西,而是让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让生活变得更聪明、更环保。比如你买了一件新衣服,穿了几年不喜欢了,不是直接扔掉,而是送给需要的人,或者拿到旧衣回收点,让它变成新的面料;家里的旧手机,不是放在抽屉里积灰,而是卖掉或者送给家里的老人用,让它继续发挥作用。这些小事做起来一点都不难,却能让资源一直 “活” 着,而不是变成垃圾堆在角落里。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企业和普通人都开始加入循环经济的队伍,有的城市建了专门的资源回收工厂,能把更多种类的垃圾变成可用的资源;有的企业推出 “以旧换新” 的活动,鼓励大家把旧产品送回去,换成新的,同时旧产品会被回收利用;还有很多年轻人自发组织旧物交换会,大家把家里闲置的东西带来,互相交换,既热闹又环保。这些变化让我们看到,循环经济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正在慢慢融入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我们愿意多花一点心思,多做一点尝试,就能成为循环经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未来的循环经济会是什么样呢?可能到时候,“共享” 会变得更普遍,比如共享汽车、共享工具,大家不用每个人都买,需要的时候用一下就行;产品的包装会变得更环保,很多包装都能直接降解,或者能重复使用;甚至我们买东西的时候,除了付产品本身的钱,还会付一部分 “循环押金”,等我们用完把产品还回去,押金就能退回来,这样大家就更愿意参与循环了。虽然这些场景现在还没完全实现,但已经有很多地方在尝试,相信用不了多久,循环经济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绿色、更便捷、更有乐趣。你觉得未来还会有哪些循环经济的新玩法呢?咱们可以一起聊聊。
关于循环经济的 5 个常见问答
- 问:买二手东西会不会不卫生啊?尤其是衣服、家具这些。
答:其实只要做好清洁和消毒,二手东西完全可以放心用。像二手衣服,收到后用热水加洗衣液洗一遍,有条件的话用烘干机烘干,或者放在太阳下暴晒几天,就能杀死大部分细菌;二手家具的话,用消毒湿巾把表面擦干净,如果是布艺家具,能拆洗的就拆下来洗,不能拆洗的可以喷点织物消毒剂,处理完之后和新的一样干净,而且还能省不少钱呢。
- 问:我想参与垃圾分类,但总是分不清楚,有没有简单的区分方法?
答:其实日常垃圾分类不用想太复杂,记住几个核心类别就行。可回收物主要是 “纸、塑、玻、金、衣”,也就是废纸、塑料瓶、玻璃瓶、金属制品、旧衣服,这些都能卖钱或者被回收再利用;厨余垃圾就是做饭、吃饭产生的垃圾,比如剩菜剩饭、果皮、菜叶、蛋壳,这些能被微生物分解成肥料;有害垃圾是对身体或环境有害的,比如电池、过期药品、化妆品瓶、灯管,这些要单独扔到专门的有害垃圾桶里;剩下的就是其他垃圾,比如尿不湿、卫生巾、污染的纸巾,这些不好回收也不能分解,就归为其他垃圾,这样分就简单多啦。
- 问:循环经济是不是只适合大城市啊?小城市或者农村能不能搞?
答:当然可以!小城市和农村搞循环经济其实更有优势。比如农村的厨余垃圾,可以直接用来喂猪、喂鸡,或者堆在院子里做肥料,给菜地施肥;农村的旧家具、旧农具,很多都能修修补补接着用,或者改成其他有用的东西;而且农村的空间大,更容易搞旧物交换、农产品的循环利用,比如把吃不完的蔬菜、水果做成腌菜、果酱,或者和邻居互相交换,减少浪费。现在很多农村也开始搞垃圾分类、建立回收站,循环经济在农村一样能落地生根。
- 问:企业搞循环经济,会不会让产品价格变贵啊?
答:其实不一定,甚至有些产品还会更便宜。虽然企业在设计可循环产品、建立回收体系时,可能会多花一些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循环利用资源能减少企业购买新原料的费用,反而能降低成本。而且很多搞循环经济的企业,会通过 “以旧换新”“租赁” 等方式吸引消费者,比如有些家电品牌的以旧换新活动,旧家电能抵不少钱,算下来买新家电反而更划算;还有些品牌推出租赁服务,比如办公设备、家电,每月付一点租金就能用,比一次性买新的便宜很多,所以企业搞循环经济,对消费者来说往往是好事。
- 问:我一个人做循环经济的小事,真的有意义吗?会不会起不到什么作用?
答:绝对有意义!虽然一个人的力量看起来小,但很多人一起做,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比如你每天少用一个一次性塑料袋,一年就能少用 300 多个,要是 100 个人这么做,一年就能少用 3 万多个;你把家里的废纸、塑料瓶分类回收,看起来不多,但一个小区的人都这么做,就能回收大量资源,减少垃圾处理量。而且你的举动还会影响身边的人,比如你带保温杯喝水,同事看到了可能也会跟着学;你教家里老人垃圾分类,老人可能会教邻居。循环经济就是这样,从一个人的小举动开始,慢慢变成一群人的习惯,最后改变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所以千万别小看自己的力量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别让东西只用一次就躺平!聊聊循环经济怎么让生活更有意思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6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