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路过巷口那家老面馆时,总能闻到一股熟悉的酱香。老板是对夫妻,每天傍晚准时支起摊子,面团在案板上 “啪嗒” 作响,转眼就变成细如发丝的面条。他们家的辣椒油是秘方,红亮油润,撒上一把葱花,一碗面下肚,浑身都暖烘烘的。后来才知道,这种做面的手艺是老板爷爷传下来的,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街坊邻居都爱来这吃,说这味道里有家的感觉。
其实文化从来都不是课本里冷冰冰的文字,也不是博物馆里隔着玻璃的展品,它就藏在这些烟火气里。早市上老奶奶编的竹篮,纹路里藏着祖辈传下的编织技巧;公园里大爷们唱的京剧,一板一眼都是老祖宗留下的腔调;就连家里妈妈缝衣服时打的补丁,针脚里都可能藏着老辈人传下来的讲究。这些细碎的片段,凑在一起就是活生生的文化,是一代代人攒下来的生活智慧。
小时候总觉得文化是很遥远的东西,直到跟着外婆去赶庙会。庙会上热闹得很,有踩高跷的,有舞龙舞狮的,还有人穿着古装演皮影戏。外婆拉着我的手,指着那些表演说:“这些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宝贝,以前没电视没手机的时候,大家就靠这些热闹过日子。” 那天我还吃到了外婆小时候爱吃的糖画,师傅拿着勺子,糖汁在石板上转了几圈,就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咬一口,甜得眯起眼睛,外婆说,这甜味里藏着她小时候的回忆,也藏着老辈人的手艺。
后来去外地读书,发现不同地方的文化差异特别有意思。南方的同学家里爱喝功夫茶,一套茶具摆出来,洗茶、泡茶、分茶,每一步都有讲究。同学说,这是他们家的习惯,爷爷每天都要泡上一壶,一家人围着桌子喝茶聊天,日子慢悠悠的。北方的同学则爱说快板,有次班级联欢,他拿着快板一开口,节奏明快,台下的人都跟着鼓掌。他说这是跟爷爷学的,小时候爷爷经常边打快板边讲故事,那些故事里有老辈人的道理,也有当地的风土人情。
现在发现,文化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有时候我们没太在意。比如家里的老相册,里面的黑白照片里,爷爷奶奶穿着当时的衣服,背景是老房子、老街道,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文化印记。还有妈妈织毛衣的手艺,针法是外婆教的,外婆的针法又是太外婆教的,一针一线织下来,不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代代人的情感传递。就连我们平时说的方言,里面也藏着很多有趣的文化,比如有些方言里的词汇,只有当地人才懂,那是祖辈人在生活中慢慢创造出来的,带着浓浓的地方特色。
去年冬天,社区组织了一场 “老手艺展”,好多爷爷奶奶都拿出了自己的宝贝。有位爷爷展示了他的木雕,小到花鸟鱼虫,大到人物摆件,每一件都栩栩如生。爷爷说,他年轻时跟着师傅学木雕,一开始总刻不好,师傅告诉他,木雕不仅要靠手艺,还要用心,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刻进木头里。后来他刻了几十年,手里的老茧厚了,刻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有神。还有位奶奶展示了她的剪纸,红纸在她手里转了转,剪刀 “咔嚓” 几声,就变成了窗花、喜字,奶奶说,以前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剪纸,这是过年的规矩,也是热闹的象征。现在虽然贴剪纸的人家少了,但她还是坚持剪,希望能把这手艺传下去,让年轻人也知道,咱们老辈人有这么好的东西。
有时候刷短视频,会看到有人分享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比如制作传统美食、表演传统戏曲、展示传统手艺。有个视频里,一位年轻人跟着奶奶学做年糕,泡米、磨粉、蒸制、捶打,每一步都按照老方法来。年轻人说,以前觉得做年糕麻烦,不如买现成的,后来跟着奶奶学,才发现做年糕的过程特别有意思,不仅能吃到自己做的年糕,还能感受到老辈人的生活方式。还有些年轻人把传统戏曲和现代音乐结合起来,用新的方式演绎老戏曲,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看到这些,觉得特别开心,因为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跟着时代慢慢变化,只要有人愿意传承,愿意创新,它就能一直活下去。
前几天整理房间,翻出了小时候外婆给我做的虎头鞋,红色的鞋面,白色的鞋底,鞋头上绣着一个虎头,虽然有些地方的线已经松了,但看起来还是很可爱。外婆说,以前小孩子都要穿虎头鞋,说是能辟邪,保佑孩子健康长大。现在虽然没人穿虎头鞋了,但这双鞋我一直留着,因为它不仅是外婆的心意,也是老辈人留下的文化记忆。有时候看着这双鞋,会想起小时候外婆坐在灯下做鞋的样子,灯光昏黄,外婆的手在鞋面上穿梭,那场景特别温暖。
其实文化从来都不是高大上的东西,它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祖辈人传下来的习惯、手艺、故事,是我们身边的烟火气,是我们心中的回忆和情感。它可能藏在一碗面里,藏在一件毛衣里,藏在一句方言里,藏在一次庙会里。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愿意去感受,愿意去传承,这些文化碎片就会一直陪伴着我们,成为我们生活中最温暖的部分。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新的文化形式出现,但那些老辈人传下来的宝贝,那些藏在日子里的文化碎片,永远都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它们会像种子一样,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然后传递给下一代,让文化的光芒一直闪耀下去。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藏着文化碎片的小事呢?或许是家里的一件老物件,或许是长辈的一门手艺,又或许是当地的一个传统习俗,它们都在默默诉说着文化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倾听,去感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藏在日子里的文化碎片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