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第一次走进市机电工程职业学校的实训楼时,指尖还残留着中考失利后攥紧成绩单的凉意。走廊里传来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透过玻璃窗,他看见穿着蓝色工装的学长们正围着操作台忙碌,焊枪喷出的火花在空气中划出亮眼的弧线,像一群跳动的金色萤火虫。那一幕让他原本沉重的心莫名轻了些,却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里真的能让我找到未来的方向吗?
初中时的李阳算不上调皮,却总在数理化的课堂上昏昏欲睡,成绩常年徘徊在中游。中考成绩出来那天,他看着重点高中录取线那串刺眼的数字,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待了一下午。父亲没有责备他,只是递过来一张机电职校的招生简章,轻声说:“咱们村老王的儿子去年从这儿毕业,现在在汽车厂当技术员,月薪比我还高。要不,去试试?” 李阳盯着简章上 “焊接技术应用” 专业的介绍,图片里戴着防护面罩的工人专注操作的样子,让他第一次对 “职业” 这个词有了具体的想象。
报到那天,班主任张老师是个有着二十年实训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手上布满了细小的疤痕。“这些可不是伤疤,是勋章。” 张老师举起手给新生们看,“每一道痕迹都代表着一次技术的突破,一次经验的积累。在咱们职校,手艺就是底气,技术就是未来。” 李阳当时没太在意这番话,直到第一次接触焊接实训,才明白其中的分量。
第一次握焊枪时,李阳的手控制不住地发抖,焊枪喷出的火焰像不听话的野马,在钢板上留下歪歪扭扭的焊道,有的地方甚至没焊透,轻轻一碰就裂开了。旁边的学长王浩看他着急,递过来一瓶冰水:“别急,我刚开始练的时候,焊废的钢板能堆到膝盖高。焊接讲究的是手稳、眼准、心沉,得跟焊枪磨合,就像跟朋友相处一样。” 王浩说着,拿起焊枪演示起来,手腕轻轻转动,焊花均匀地落在钢板上,一条平整光滑的焊道很快就成型了。
从那天起,李阳成了实训楼里最勤奋的学生。每天课后,他都会多留两个小时练习,手臂酸了就用凉水敷一敷,眼睛被弧光晃得流泪,就滴上几滴眼药水继续练。张老师看他肯下苦功,经常在课后单独指导他,从握枪的姿势到电流的调节,一点点纠正他的动作。有一次,为了掌握一种难度较高的立焊技术,李阳连续练了一个星期,手指被烫伤了好几处,贴满了创可贴,终于在周末的实训考核中,焊出了一条几乎完美的焊道。当张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时,李阳看着自己满是伤痕的手,第一次体会到了成就感带来的喜悦。
职校的第二年,学校与一家大型造船厂合作,开展定向培养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李阳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顺利通过了选拔。刚进造船厂时,他被分配到船体焊接车间,面对巨大的船体构件,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车间主任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焊工,看李阳是职校来的实习生,一开始没太重视,只安排他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
有一次,车间接到一个紧急任务,需要焊接一批精度要求极高的船体部件,几个老焊工连续试了好几次,都没能达到标准。眼看交货期临近,车间主任急得团团转。李阳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发现问题出在焊接角度和电流调节上,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对主任说:“主任,我想试试。” 主任看了他一眼,皱着眉头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出了问题谁负责?” 李阳坚定地说:“我负责,如果焊不好,我愿意接受处罚。”
主任半信半疑地同意了,李阳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深吸一口气,拿起焊枪开始操作。他按照在学校里学到的技术要点,调整好电流和电压,手腕稳定地移动,焊花在部件上有序地绽放。周围的工人都围了过来,静静地看着他操作。当李阳完成焊接,摘下防护面罩时,脸上满是汗水。质检人员立刻对部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焊接精度完全符合标准,甚至比要求的还要好。车间主任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没想到你这小伙子还真有两下子,不愧是职校出来的好苗子!”
从那以后,李阳在车间里站稳了脚跟,越来越多的重要任务交到了他手上。他也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继续教育课程,学习机械设计和自动化知识,还考取了高级焊工证书。在造船厂工作的第三年,他因为技术过硬、表现突出,被提拔为焊接班组的组长,带领着一群年轻的焊工完成各项重要任务。
去年夏天,李阳回到母校参加毕业典礼,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站在讲台上,他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曾经以为,中考失利就意味着人生失去了光彩,直到来到这所职校,我才明白,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职业教育同样能让我们绽放光芒。” 他举起自己的手,展示着那些早已愈合的疤痕,“这些痕迹见证了我的成长,也告诉大家,只要肯付出努力,掌握一技之长,我们同样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价值,实现梦想。”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阳的目光落在实训楼的方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握着焊枪、手忙脚乱的自己,看到了焊花在空气中跳跃,像一颗颗点亮未来的星星。如今的他,已经从一个迷茫的少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才,而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未来,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会有更多的 “李阳” 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他们或许会成为技术精湛的焊工,或许会成为技艺高超的汽修师傅,或许会成为独具匠心的设计师…… 无论选择哪个领域,他们都将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而那些曾经在实训楼里绽放的焊花,终将成为他们青春里最耀眼的印记,见证他们从平凡走向优秀,从迷茫走向坚定的每一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焊花里的青春:一个职校生的成长与蜕变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7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