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社交,可能有人一听到就头大,总觉得得端着架子、说些客套话,还得费尽心思想话题,生怕哪句话说错就冷了场。其实我以前也特怕这种场面,每次要去参加朋友组织的小聚会,提前半小时就开始紧张,在衣柜前翻来翻去不知道穿什么,脑子里还一遍遍预演等会儿见面该说什么开场白,结果到了现场还是会因为太拘谨,坐那儿半天插不上话。
后来慢慢发现,社交根本不用搞得这么 “严肃”,反而越放松、越真实,越容易和别人拉近距离。就像上次我去楼下便利店买酸奶,结账的时候发现前面的女生也拿了同款草莓味的,我随口说了句 “这个口味我每次来都买,冷藏之后更好喝”,她立马眼睛一亮,说自己也是第一次尝试,还跟我聊起附近哪家超市的水果更新鲜。本来只是一句无心的话,没想到居然聊出了不少共同话题,后来我们还加了微信,偶尔会约着一起去逛菜市场,这种不刻意的社交反而让人觉得特别舒服。
其实很多人害怕社交,无非是担心自己 “不会说话”,怕聊的话题别人不感兴趣,或者怕自己说错话让人不舒服。但你仔细想想,谁还没在聊天的时候说过几句 “尬聊” 的话呢?我之前和新认识的朋友一起吃饭,本来想夸她今天的裙子好看,结果嘴一瓢说成了 “你今天的裤子真显腿长”,当时空气都快凝固了,我脸一下子就红了,赶紧道歉。没想到她笑着说 “没事没事,我这裙子确实有点像裤子”,还主动聊起了穿搭心得,尴尬的气氛一下子就化解了。从那以后我就明白,社交里哪有那么多完美的对话,偶尔的小失误反而更真实,还能让彼此更快熟悉起来。
而且社交也不是非要 “成群结队”,有时候两个人安安静静地待着,哪怕不怎么说话,也会觉得很舒服。我有个朋友,我们俩平时都不算特别外向的人,每次约见面,经常就是一起去书店待一下午,各自找本书看,累了就抬头聊几句书中的情节,或者分享一下最近遇到的小事。没有热闹的话题,也没有刻意的寒暄,但每次见面之后,都会觉得心里特别踏实。不像有些社交场合,明明大家坐在一起,却各自刷着手机,偶尔搭几句话也都是客套话,散场之后只觉得累,根本没有真正的交流。所以说,好的社交从来不是看人数多少、场面多热闹,而是看彼此能不能感受到真诚和放松。
还有人觉得社交就是要 “有用”,得能从别人身上得到点什么,比如资源、帮助之类的,不然就没必要花时间去社交。其实这种想法真的太功利了,反而会让社交变得特别累。我之前认识一个人,每次和别人聊天,三句话不离 “你能帮我做什么”“你有什么资源可以介绍给我”,一开始还有人愿意跟他接触,后来大家都觉得他太目的性太强,慢慢就疏远他了。相反,我另一个朋友,特别喜欢分享,平时看到好吃的餐厅会主动推荐给大家,发现好用的 APP 也会在群里分享,朋友遇到困难,他也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忙,从来没想过要什么回报。但就是因为这份真诚,他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大家有好事也会第一时间想到他,反而收获了更多意想不到的温暖和帮助。所以说,社交的本质应该是彼此分享、互相陪伴,而不是互相利用,只有抱着真诚的心态,才能拥有真正舒服的社交关系。
可能还有人会说,我性格就是内向,天生就不喜欢社交,难道非要强迫自己去融入吗?其实真的没必要。内向的人有自己独特的社交方式,不用非要学着外向的人那样活泼开朗。我有个同事,性格特别内向,平时在公司很少主动和别人聊天,开会的时候也很少发言,但他特别擅长倾听,每次同事遇到烦心事跟他吐槽,他都能安安静静地听着,还会给出很中肯的建议。慢慢的,大家有心事都愿意找他聊,虽然他话不多,但在团队里特别受欢迎。而且他还喜欢摄影,经常会把自己拍的照片分享在公司的交流群里,很多同事因为喜欢他的照片,主动跟他聊摄影,慢慢也成了朋友。所以说,内向不是社交的 “缺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节奏,不用非要强迫自己变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哪怕话少,也能拥有好的社交关系。
说到这儿,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小故事,有个男生特别怕参加聚会,每次去之前都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有一次他朋友拉着他去参加一个小型派对,他到了之后还是很拘谨,躲在角落里不敢跟人说话。后来他发现角落里有个女生也在独自喝酒,看起来也很紧张,他犹豫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走过去,问她 “你也觉得这里有点吵吗”,女生点点头,两个人就这样聊了起来,从喜欢的音乐聊到最近看的电影,越聊越投缘。后来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男生也慢慢发现,原来社交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勇敢地迈出一小步,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友谊。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的不是社交本身,而是害怕被拒绝、害怕自己不够好,但其实大家都一样,都有自己的小紧张、小不安,只要主动一点,也许就能遇到和你同频的人。
当然,社交也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适当的 “独处” 反而更重要。如果为了社交而社交,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应付各种场合上,反而会忽略自己的感受,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累。我之前就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段时间总觉得 “多认识人没坏处”,所以只要有聚会就去参加,周末也安排得满满当当,结果没过多久,就觉得身心俱疲,不仅没交到几个真心朋友,还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后来我开始学会拒绝一些没必要的社交,把时间留给自己,看看书、跑跑步,偶尔和几个真心朋友小聚一下,反而觉得生活更充实,社交也变得更有意义。所以说,社交不是 “越多越好”,而是要 “恰到好处”,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能在社交中感受到快乐,而不是压力。
其实总结下来,社交这事儿真的没那么复杂,不用刻意讨好,不用假装热情,也不用追求完美。只要抱着真诚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哪怕偶尔会有小尴尬、小失误,也没关系。毕竟我们社交的目的,是为了认识更多有趣的人,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温暖。所以下次再遇到社交场合,别再紧张啦,放轻松,做自己就好,说不定下一个和你聊得来的朋友,就在不远处等你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交这事儿,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