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第一次带着支教物资踏上大青山深处的石板村时,村口那根锈迹斑斑的电线杆给了她最深的印象。杆顶的信号接收器歪歪斜斜指向天空,像是在努力捕捉着什么,又像是在向远方诉说着这个小山村的渴望。那时她还不知道,这根看似普通的电线杆,会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串联起无数个关于思念、牵挂与希望的故事。
石板村的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省的工厂打工,一年到头难得回一次家。以往,孩子们与父母的联系全靠村里唯一的一部老旧座机,每次通话都要排着长队,轮到自己时往往只能匆匆说上几句 “我很好”“爸妈注意身体”,就被后面的人催促着挂断。李娟记得有次下雨天,五年级的小宇为了给在广东打工的妈妈打个电话,冒着大雨跑了两里地到村委会,结果座机恰好出了故障,孩子站在雨里抹着眼泪的模样,让她心里一阵发酸。
也就是从那天起,李娟开始琢磨着怎么改善村里的通信条件。她试着联系自己大学时的同学,对方在一家通信公司工作,听了她的想法后很是支持,答应帮忙协调资源。三个月后,一支通信施工队开进了石板村,背着设备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爬,在山顶搭建起了信号塔。当施工队员告诉村民们 “现在手机能打通了” 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最先尝试的是村里的王奶奶,她拿着孙子寄回来的智能手机,手都在发抖。按照李娟教的方法,她拨通了远在浙江的孙子的电话,当电话那头传来 “奶奶” 的声音时,王奶奶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她举着手机在院子里转圈,逢人就说 “能听见俺孙子的声音了,还能看见他的脸呢”—— 原来施工队不仅帮大家开通了通话功能,还调试好了视频通话。
从那以后,石板村的夜晚多了许多温暖的光亮。村民们要么坐在自家院子里,要么聚集在村口的小卖部,拿着手机和远方的亲人视频聊天。孩子们会兴奋地给父母展示自己刚写好的作业、画的画,大人们则聊着家里的庄稼、村里的新鲜事。有一次,村里的张大叔通过视频通话,指导在外打工的儿子修理家里的洗衣机,父子俩一边通电话一边操作,不一会儿就修好了。张大叔笑着说:“以前遇到这种事,只能干着急,现在好了,隔着千里万里也能帮忙。”
通信带来的改变远不止这些。李娟利用手机,给孩子们开通了线上课程,让他们能跟着城里的老师学习英语、美术。有一次,孩子们在上美术课时,通过视频连线,向城里的老师展示了自己用山里的树叶、石头做的手工,老师当场表扬了他们,孩子们的脸上满是自豪。村里的养殖户还通过手机,联系上了外地的收购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背着沉甸甸的货物翻山越岭去镇上卖,不仅省了力气,还卖了个好价钱。
去年冬天,石板村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山路被封,村里的几个孩子突然发起了高烧。村医的药不够了,大家都很着急。李娟立刻用手机联系了镇上的医院,通过视频通话,让镇医院的医生了解了孩子们的症状,医生指导村医进行紧急处理,同时安排救护车从另一条路赶来。因为及时沟通,孩子们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事后,孩子的家长拉着李娟的手说:“要是没有这手机信号,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通信真是救了孩子们的命啊。”
其实,不只是石板村,在很多地方,通信都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想起了我的表姐,她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父母在老家的小县城。刚开始工作那几年,表姐因为工作忙,很少回家,只能偶尔打个电话。后来,家里装了宽带,表姐教会了父母用视频通话,从此每周都会和父母视频聊天。有一次,表姐的妈妈做了表姐最爱吃的红烧肉,特意通过视频给表姐看,还详细说了做法,让表姐在城里也能试着做。表姐说,每次和父母视频,看到他们健健康康的,心里就特别踏实。
还有我的同事小陈,他和女朋友是异地恋,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以前,他们只能靠打电话、发短信维持感情,有时候因为沟通不及时,还会闹点小矛盾。后来,他们经常用视频通话一起看电影、吃晚饭,就像对方在身边一样。有一次,小陈的女朋友生日,小陈通过视频通话,给她唱了生日歌,还远程操控家里的智能音箱,播放了她最喜欢的音乐。女朋友虽然没能和小陈当面庆祝,但还是感动得哭了。小陈说:“通信让我们的异地恋没那么难了,再远的距离,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温暖。”
通信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把分散在各地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它或许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传递着思念,化解着焦虑,带来了希望。在石板村,那座矗立在山顶的信号塔,早已成了村民们心中的 “希望塔”;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人们拿着手机穿梭忙碌,用通信连接着工作与生活;在偏远的牧区,牧民们通过卫星电话,随时能和家人报平安、和客户谈生意。
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地出差,因为突发情况耽误了回程的火车,只能临时改签。我立刻用手机给家里打了电话,告诉父母情况,让他们不用担心。父母在电话里叮嘱我注意安全,还帮我查好了改签后的车次信息。如果没有通信,我真不敢想象,父母会有多着急,我自己又会有多慌乱。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或许我们每天都在使用通信工具,早已习以为常,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那些看似简单的通话、视频、信息,背后藏着太多的温暖与感动。它让远隔千里的亲人能随时相见,让遇到困难的人能及时获得帮助,让平凡的日子多了许多便捷与惊喜。
通信不是冰冷的技术,而是有温度的桥梁。它连接着你我,连接着思念,连接着每一个平凡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像石板村的村民们说的那样:“有了通信,再远的路也不觉得远了,再久的等待也不觉得漫长了。” 这大概就是通信最动人的地方,它用无形的信号,织就了一张充满温暖的网,把世界变得更小,把人心拉得更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通信织就的温暖网:那些藏在信号里的故事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