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在旧货市场的角落发现那台老式台式机时,它正被一堆生锈的暖气片压得变了形。机身侧面的 “奔 4” 标志已经褪色,塑料外壳布满划痕,像极了他爷爷当年骑过的二八自行车车把。老板说这是网吧淘汰的旧货,放这儿三个月没人问津,二十块钱随便搬。
他费力地把主机扛回家,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颠簸忽明忽暗。妻子看到这台 “古董” 忍不住皱眉,说占地方还费电,不如直接扔楼下废品站。李明没反驳,只是蹲在客厅地板上仔细擦拭外壳,指尖触到接口处凝固的灰尘时,突然想起十七岁那年的夏天。
那年他刚考上重点高中,父亲把攒了半年的工资换成一台同型号的电脑。机箱是银灰色的,摆在卧室靠窗的书桌一角,阳光斜照时会在键盘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每天晚自习回家,他总偷偷开机玩半小时《传奇》,耳机里传来 “叮” 的金币掉落声,心脏就跟着怦怦跳。有次玩到忘神,没听见父亲开门的声音,显示器被突然关掉的瞬间,他看见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
后来电脑成了学习工具。高三模拟考失利的夜晚,他对着满屏的错题本发呆,鼠标指针在 “放弃” 和 “重来” 的对话框间徘徊。母亲端来温牛奶,没说责备的话,只是帮他把松动的键盘键帽按紧。那台电脑陪着他刷完了五本数学题库,打印过八份志愿填报指南,直到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机箱突然发出 “滋啦” 的电流声,再也没能启动。
大学宿舍里的电脑换成了轻薄本,但李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室友们用笔记本开黑打游戏时,他会想起家里那台台式机厚重的主机箱,想起风扇转动时独特的嗡嗡声。有次假期回家,发现父亲把坏电脑修好了,说是找电脑城的老伙计换了电源,虽然慢得像蜗牛,却能正常开机。那天父子俩坐在电脑前,看了半天存着的老照片,父亲突然说:“其实当年我早知道你偷偷玩游戏,就是没舍得说。”
工作后李明换过三台电脑,从台式到笔记本再到平板电脑,存储容量越来越大,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却再也没有哪台能让他生出小心翼翼的珍视。直到今天在旧货市场看到这台同款机型,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细节突然清晰起来:键盘上被磨亮的 “W”“A”“S”“D” 键,主机箱侧面贴过的游戏海报残胶,还有父亲修电脑时沾在外壳上的机油印。
他找出工具箱,拆开主机箱的侧板。灰尘扑面而来,里面的零件锈迹斑斑,内存条的金手指氧化得发黑。妻子端来一杯水,语气软了些:“要不找师傅看看能不能修好?” 李明笑着摇头,指尖轻轻碰了碰 CPU 风扇,突然想起父亲当年也是这样,蹲在地板上修电脑,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背上,像撒了层碎金。
周末女儿吵着要听故事,李明把这台旧电脑搬到阳台。他指着 “奔 4” 标志说:“这是爸爸年轻时的宝贝,当年用它学习、玩游戏,还存着爷爷奶奶的照片。” 女儿好奇地摸了摸冰冷的外壳,问:“它现在还能讲故事吗?” 李明没有回答,只是看着机箱上的划痕,想起那个被突然关掉的显示器,想起母亲按紧的键盘键帽,想起父亲鬓角的白发。
夕阳穿过阳台的玻璃,在旧电脑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李明突然明白,他珍视的从来不是这台机器本身,而是那些藏在机箱缝隙里的时光 —— 是少年时的忐忑与憧憬,是父母沉默的关爱,是岁月里那些被忽略的温暖瞬间。他拿出手机,对着旧电脑拍了张照片,发给远方的父亲,配文只有两个字:“找到了。”
屏幕那头很快传来回复,附带一张老照片。照片里的少年正趴在电脑前,背后是父亲含笑的脸庞,阳光正好落在银灰色的机箱上,泛着温柔的光。李明摩挲着手机屏幕,突然想去电脑城买些零件,试着把这台旧电脑修好。或许它再也跑不动大型游戏,也存不下太多文件,但只要能开机,那些沉睡的时光碎片,说不定就能重新苏醒。
女儿拉着他的衣角,问能不能给旧电脑贴张新贴纸。李明点点头,看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突然期待起明天 —— 或许修好这台电脑后,他可以给女儿讲更多过去的故事,讲那些藏在键盘敲击声里的青春,讲那些被主机风扇声掩盖的父爱。而这台承载着三代人记忆的旧电脑,或许会在某个清晨,再次发出熟悉的启动声,像一声久违的问候。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旧机箱里的时光碎片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