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里的光

窑洞里的光

陕北的黄土地裂开细缝时,王满囤总爱蹲在自家窑院前的老槐树下抽烟。烟锅子在粗糙的掌心里转得发亮,视线越过层层沟壑,能望见远处煤矿的井架在暮色里戳出灰黑色的剪影。这是他挖了三十年煤的地方,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煤屑,连咳嗽都带着硫磺的味道。

二十岁那年第一次下井,巷道里的风裹着煤尘往鼻子里钻,矿灯在黑暗中划出细碎的光。老班长拍着他的后背说,这黑疙瘩是咱陕北人的命,烧火取暖要它,点灯做饭要它,连县城里的工厂转起来都得靠它。王满囤记得第一个月领工资时,把皱巴巴的纸币抚平了塞进母亲缝的布兜里,当晚家里的煤油灯就亮到了后半夜,母亲借着光给他缝补磨破的工装,针脚里都藏着笑意。

那时村里家家户户都堆着煤山,冬日的清晨,烟囱里冒出的黑烟能把半边天染成灰色。王满囤的儿子小虎总爱蹲在煤堆旁玩,小手抹得乌黑,唯独眼珠亮得像两颗黑琉璃。有次小虎问他,爹,这黑石头为啥能着火?他抓着儿子的手往煤堆上按,说你摸摸,这石头里藏着太阳的热气,是老祖宗留给咱的宝贝。

变故发生在小虎十岁那年。煤矿突遇塌方,王满囤侥幸逃生,却永远失去了左腿。躺在医院的日子里,他望着窗外光秃秃的山梁,第一次对那些黑疙瘩生出怨恨。出院回家那天,小虎怯生生地递来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半瓶黄色的液体,说是在村头钻井队的废料堆里捡的。”爹,他们说这东西能烧,比煤干净。” 小虎的声音带着期待,王满囤却猛地把瓶子挥到地上,煤油溅在青砖上,瞬间晕开一圈深色的印记。

钻井队是开春时来的,轰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起初村民们都带着敌意,直到有人发现那些穿着蓝色工装的人给村里拉了电线,还送来几个铁皮桶,说里面的柴油能发电。王满囤拄着拐杖去看过一次,钻井平台像个钢铁巨人,高高的钻杆直插地下,黄褐色的原油顺着管道流进储油罐,在阳光下泛着油腻的光。有天夜里,村里突然亮起了电灯,白炽灯泡发出的光比煤油灯亮堂百倍,小虎趴在窗台上看了半夜,嘴里不停念叨:”比城里的灯还亮。”

王满囤终究还是接受了柴油发电机。他用攒下的伤残补助金买了台小型发电机,逢年过节时给全村供电。看着孩子们在灯光下追逐打闹,老人们坐在屋檐下唠家常,他心里的怨气渐渐散了。只是每次给发电机添油时,他总会想起当年矿井下的黑暗,想起那些永远留在地下的工友。有次发电机坏了,他拄着拐杖走了二十里山路去镇上请修理工,回来时天已经黑透,小虎举着手电筒在村口等他,光柱在夜色里晃来晃去,像极了当年矿灯的光。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虎考上了外地的大学,学的是能源工程。每次打电话回来,他都要给王满囤讲些新鲜名词,什么 “光伏板”” 清洁能源 “,王满囤听得云里雾里,却总爱追着问:” 那东西比柴油干净不?能让咱村的山再变绿不?” 小虎在电话那头笑,说等他毕业回来,就给村里装满光伏板,让太阳的光变成电,既干净又安全。王满囤把这些话记在心里,每天都要去村口的山梁上看看,想象着那里铺满蓝色板子的样子。

小虎毕业那年夏天,真的带着一支施工队回了村。他们在山梁上搭起脚手架,把一块块深蓝色的光伏板固定在支架上。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一片蓝色的海洋。王满囤每天都拄着拐杖去工地,看着光伏板一块一块铺展开,心里的期待越来越强烈。有天施工队的队长让他按下合闸开关,当电流通过电线传到村里,家家户户的电灯同时亮起时,王满囤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他想起了第一次下井时的矿灯,想起了村里的第一盏煤油灯,想起了柴油发电机嗡嗡的响声,这些光在他眼前交织在一起,最终变成了光伏板反射的阳光。

光伏电站建成后,村里的日子渐渐变了样。山梁上的植被慢慢恢复,曾经被煤尘染黑的土地重新长出绿草,连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王满囤不再需要给发电机添油,每天只需坐在窑院前的老槐树下,看着光伏板在阳光下静静吸收能量。小虎留在了村里,成了光伏电站的管理员,每天背着工具包在山梁上巡查,风吹日晒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像极了年轻时的王满囤。

有天傍晚,王满囤和小虎坐在老槐树下抽烟。烟锅子还是当年的烟锅子,只是里面的烟丝换成了小虎买的好烟。远处的光伏板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山梁上的绿草随风摇曳,几只麻雀落在光伏板上,叽叽喳喳地叫着。”爹,你看,这太阳的光,比煤和柴油都好。” 小虎指着光伏板说。王满囤点点头,眯起眼睛望着夕阳,阳光洒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暖洋洋的。他想起了母亲当年在煤油灯下缝补的工装,想起了小虎小时候玩过的煤堆,想起了钻井队轰鸣的机器声,这些记忆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最终都化作了窑洞里明亮的灯光。

秋收时节,村里举办了丰收节。光伏电站给舞台供着电,彩色的灯光在夜空中闪烁,村民们围着篝火跳舞,笑声传遍了整个村庄。王满囤坐在轮椅上,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突然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像是见证了一场能源的轮回。从黑黑的煤炭,到黄黄的柴油,再到亮亮的光伏电,每一种能源都带着时代的印记,照亮了人们前行的路。

夜深了,丰收节的喧闹渐渐散去。王满囤躺在窑洞里的土炕上,看着屋顶的电灯发愣。灯光柔和而明亮,照得窑洞里的一切都清清楚楚。他想起了小时候听老人们讲的故事,说天上的太阳是神,能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那时他以为这只是传说,现在才明白,原来人类真的能把太阳的光留住,变成照亮黑夜的力量。

窗外的月光洒在光伏板上,泛起淡淡的银光。王满囤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这些蓝色的板子又会开始工作,把阳光变成电能,送到村里的每一户人家。而他的儿子小虎,会像当年的他守护煤矿一样,守护着这些光伏板,守护着窑洞里的光,守护着这片重新变绿的黄土地。

烟锅子在炕沿上磕了磕,王满囤闭上眼睛,嘴角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他仿佛看到,在不远的将来,这片黄土地上会竖起更多的光伏板,阳光透过板缝洒下来,照得地上的花草生机勃勃。而那些曾经的煤窑和油井,会变成历史的印记,告诉后人,人类是如何一步步寻找更清洁、更美好的能源,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让光明永远延续下去。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窑洞里的光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9483.html

(0)
上一篇 2025-09-16 11:08:30
下一篇 2025-09-16 11:12:40

相关推荐

  • 解码日常网络安全的隐形战场

    打开手机接收验证码、在电脑上登录办公系统、用智能设备操控家居环境,这些习以为常的操作背后,都藏着网络安全的隐形较量。多数人对网络安全的认知停留在 “不随便点陌生链接” 的浅层阶段,却忽略了生活场景中无处不在的安全漏洞。从支付软件的账户余额到云端存储的私密照片,从企业的核心数据到智能电表的运行数据,数字时代的每一项信息资产都可能成为攻击目标。网络安全早已不是专…

    投稿 6天前
    11
  • 家居:藏在时光里的温柔絮语

    阳光穿过窗棂,在木质地板上织就斑驳的光影,风携着窗外的花香轻轻拂过纱帘,带动悬挂在窗台的风铃发出细碎的叮当声。这便是家居空间最动人的模样,没有刻意的雕琢,却处处流露着生活的诗意与温度。每一件摆放在家中的物品,都像是时光的容器,收纳着主人的心事与记忆,在日复一日的相伴中,渐渐与生活融为一体,成为生命里不可分割的部分。 客厅的老沙发是祖父留下的物件,墨绿色的绒布…

    2025-09-12
    5
  • O2O 模式:连接线上线下的商业生态重构

    O2O 模式作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典型形态,已深度渗透至日常生活的诸多场景。这种以线上平台为枢纽、线下实体为支撑的商业架构,打破了传统消费场景的时空限制,构建起 “需求精准匹配 — 服务高效交付 — 体验即时反馈” 的闭环体系。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字化工具激活线下资源活力,同时为线上流量提供具象化的消费出口,形成双向赋能的商业生态。零售、餐饮、家政、医…

    2025-09-17
    12
  • 氢能:能源转型的希望之光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大背景下,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氢能,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清洁能源,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能源领域研究与发展的焦点。它不仅被视为解决当前能源困境的关键路径,更承载着人类对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的美好憧憬。 氢,作为宇宙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元素,构成了宇宙质量的 75%。在地球上,氢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025-09-12
    6
  • 探秘 PCBa 加工厂:方寸电路板上的精密制造艺术

    走进 PCBa 加工厂,最先感受到的是空气中弥漫的淡淡松香气息与机器运转的低鸣交织而成的独特氛围。这里没有传统工厂的嘈杂与混乱,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生产布局和无处不在的精密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像钟表齿轮般精准咬合,共同完成从零散电子元件到功能完备电路板的蜕变。从门口的静电防护区开始,工作人员身着防静电服、脚踩导电鞋,经过风淋室除尘后才能进入核心生产区域,这些…

    投稿 2025-09-10
    1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