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窗台的薄荷草又抽出了新芽,叶片上滚动的露珠折射着晨光,落在瓷砖上碎成星星点点。我盯着那抹鲜绿忽然想起母亲的话:“草木最知时节,天暖天寒都写在叶子上。” 这话放在如今竟有了新的意味 —— 那些悄然变化的气候,那些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不也像植物的叶片一样,悄悄记录着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去年盛夏的某个午后,小区突然停电。空调停止运转的瞬间,闷热便像潮水般涌进房间,三岁的侄女哭闹着要吃冰糕,老人坐在沙发上不停扇着蒲扇。物业群里满是询问来电时间的消息,直到傍晚才传来答复:变压器因负荷过高烧毁,需要连夜抢修。黑暗中,我点起一支蜡烛,看着火苗在微风中摇晃,忽然意识到那些习以为常的光亮与清凉,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
烛光里,母亲翻出了老相册。一张泛黄的照片里,年轻时的她正用煤球炉做饭,烟囱里飘出淡淡的青烟;另一张照片里,父亲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车把上挂着菜篮子。“那时候哪有这么多电器啊,” 母亲的手指拂过照片,“夏天摇蒲扇,冬天围炉烤火,衣服都是手洗了晾在院子里,倒也没觉得不方便。”
这话让我想起楼下的张阿姨。每天清晨,她都会提着两个大水桶下楼,在绿化带旁的雨水收集箱前接水。起初邻居们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她用这些水浇花、拖地,已经坚持了五年。“一桶雨水能省不少自来水呢,” 张阿姨总笑着说,“你看这花浇雨水长得多精神,不比自来水差。” 她家的阳台上,太阳能小灯在傍晚自动亮起,照亮了攀爬的绿萝,也温暖了晚归人的脚步。
生活里的这些细碎改变,藏着最动人的力量。公司茶水间的打印机旁,不知是谁贴了张便签:“非必要不打印,双面用纸更环保”,后来大家真的养成了无纸化办公的习惯;小区的垃圾分类站旁,退休的王大爷主动当起志愿者,耐心教年轻人分辨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如今垃圾桶旁再也没有散落的杂物;就连五岁的小侄女,也学会了离开房间就关灯,还会奶声奶气地提醒:“节约用电,保护小树苗。”
上个月去乡下外婆家,发现村口多了几排深蓝色的太阳能板。舅舅说,现在村里的路灯全靠太阳能供电,晚上走夜路亮堂堂的,再也不用怕黑了。“以前用普通路灯,一个月电费就得好几百,现在一分钱不用花,还干净。” 外婆的院子里,沼气池产出的沼气供全家做饭,厨余垃圾和秸秆变成了 “宝贝”,既环保又省钱。田埂上,农民伯伯们改用了节水灌溉设备,清澈的水流顺着管道缓缓渗入土壤,滋润着每一株禾苗。
这些场景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纪录片。北极的冰川在镜头下不断消融,北极熊站在浮冰上无助徘徊;非洲的草原因为干旱变得枯黄,长颈鹿在干裂的土地上寻找水源;城市的天空被雾霾笼罩,孩子们只能在室内活动,看不到蓝天白云。那些遥远的画面,其实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一次随手关灯,每一次循环用水,每一次选择公共交通,都是在为这些生命送去希望。
朋友小李是个 “环保达人”,她的背包里永远装着折叠水杯和布袋子,从不用一次性用品。“刚开始觉得麻烦,” 她说,“后来发现习惯了也没什么,还能减少好多垃圾。” 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她主动要求店家不要用一次性餐具,服务员笑着说:“现在像您这样的客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店里已经准备了可重复使用的餐具。” 看着桌上光洁的瓷碗瓷勺,忽然觉得环保不是负担,而是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冬天供暖期来临时,小区物业建议大家将室内温度调至 18℃。起初有人抱怨太冷,后来发现穿件毛衣正好,不仅节省了燃气,身体也更舒服。“以前总把暖气开得足足的,在家穿短袖,出门一冷一热容易感冒,” 邻居李姐说,“现在这样正好,既省钱又健康。” 楼道里的公示栏上,每月的燃气消耗量逐渐下降,旁边贴着的 “节能减排小妙招”,被大家翻看得卷了边。
自然界的反馈,从来不会迟到。今年春天,小区里的樱花比往年开得更盛,粉白色的花瓣随风飘落,铺成浪漫的花径;河边的芦苇丛里,又传来了水鸟的叫声,它们在清澈的水面上嬉戏,划出层层涟漪;就连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深呼吸时能闻到青草和泥土的气息。这些美好的变化,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也是节能减排最生动的证明。
或许有人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做这些事没什么用。可就像涓涓细流能汇成江海,点点星光能照亮夜空,每个人的微小行动,聚集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你节约的一滴水,可能滋润了一株濒死的小草;你节省的一度电,可能点亮了一个偏远山区的教室;你减少的一次排放,可能让天空多一片蔚蓝。
记得小时候,夏夜的天空缀满繁星,银河清晰可见,大人们坐在院子里摇着蒲扇讲故事,孩子们追逐着萤火虫。后来,城市的灯光越来越亮,星星却越来越少,直到近几年环境慢慢改善,那些闪亮的星星才又重新回到夜空。上周的一个夜晚,我带着侄女在小区散步,她指着天上的星星大喊:“姑姑,你看好多星星啊,像钻石一样!”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节能减排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为了让孩子们能看到更美的星空,能呼吸更清新的空气,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厨房的薄荷草又长高了些,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我起身关掉了不必要的台灯,阳光透过窗户洒满房间,温暖而明亮。窗外,几只麻雀落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原来,节能减排就藏在这些平凡的瞬间里,藏在每一次举手投足间,藏在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责任中。只要我们心怀敬畏,用心呵护,就能让每一盏灯都散发温暖的光芒,让每一片天都保持纯净的颜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盏灯的温度,一片天的颜色 https://www.dachanpin.com/a/tg/5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