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落处是流年

绣球落处是流年

青砖灰瓦的巷口总飘着淡淡的草木香,阿婆坐在藤椅上择茉莉花时,指尖会沾着细碎的白。那年我刚搬来老巷,书包上还挂着母亲缝的布绣球,青蓝的绸缎面绣着缠枝莲,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声响。

阿婆的院子爬满了藤本月季,粉的像霞,红的像火,每到初夏就把木篱笆染成彩色。她总说花是有灵性的,你对它笑,它开得就更艳。我常常蹲在篱笆边看她浇花,铁皮水壶洒出的水珠落在花瓣上,折射出细碎的光。

阿婆的庭院一角,藤本月季爬满篱笆,木架上晾着刚采的茉莉花,青石板缝隙里钻出几株三叶草

“这是安吉拉,那是粉扇。” 阿婆的手指拂过带刺的花枝,语气温柔得像对老友说话。她的老花镜滑到鼻尖,我伸手帮她推上去,触到镜片上薄薄的灰尘。那天午后,她教我辨认院子里的花,从绣球的蓝紫渐变讲到茉莉的清苦香气,阳光穿过叶隙落在她银白的发间,像撒了把碎金。

我开始帮阿婆打理花圃,清晨采撷带着露水的茉莉,正午给绣球花遮阴,傍晚和她一起坐在藤椅上剥花籽。阿婆的手背上布满老年斑,却能精准地掐掉月季的残花,她说这是年轻时在花厂学的手艺。“那时候厂里种满了绣球,蓝的紫的白的,远远望去像一片云。” 她望着院墙顶端的晚霞,眼神飘向很远的地方。

原来阿婆年轻时在城郊的花厂做工,负责给绣球花调色。她总说最难忘的是 1968 年的夏天,全厂培育出一种罕见的绿绣球,花瓣层层叠叠像翡翠雕成的球。那天厂长给每个人发了一小束,她小心翼翼地插在搪瓷杯里,一路捧着回家,引得街坊邻居都来看新鲜。

“后来花厂改成了纺织厂,那些绣球就没人管了。” 阿婆的声音低了下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藤椅的扶手。我看见她眼角的皱纹里藏着落寞,便把书包上的布绣球解下来递给她。青蓝的绸缎在暮色里泛着柔光,她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缠枝莲,忽然笑了,眼角眉梢都舒展开来。

从那天起,阿婆开始教我做布绣球。她找出压在箱底的绸缎碎片,有嫣红的牡丹纹,有月白的兰草纹,还有宝蓝的缠枝莲纹,都是她年轻时攒下的。“先把绸缎剪成六边形,再一层一层缝起来,要塞得饱满才好看。” 她捏着银针,线脚细密得像蛛丝。我总把针脚缝得歪歪扭扭,她就耐心地拆了重教,指尖的温度透过绸缎传过来,暖融融的。

那年秋天,老巷要进行改造,不少邻居都搬去了新小区。阿婆站在院子里望着满架的月季,久久没有说话。拆迁队的人来丈量房屋时,她特意叮嘱要保留院角的那株老绣球。“这株是当年从花厂移栽来的,都三十年了。” 她抚摸着粗糙的枝干,像在抚摸一位老友。

搬家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我和阿婆一起给绣球花换盆。泥土里还埋着她当年埋下的花籽袋,塑料膜已经老化发黄,上面的字迹却依稀可辨:“1972 年,与君共植。” 阿婆说那是她和过世的老伴一起埋下的,当年他们就是在花厂的绣球花丛中相识的。

新小区的阳台很小,阿婆却执意要带着那株绣球和几盆月季。她在阳台搭了简易的花架,每天清晨依然会坐在小马扎上择茉莉花。我去看她时,总能闻到淡淡的花香,阳台的晾衣绳上还挂着我们一起做的布绣球,红的蓝的紫的,风一吹就轻轻摇晃。

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阿婆的绣球开花了,蓝紫相间的花瓣像极了当年花厂的模样。她给我打电话时,声音里满是欢喜:“快来看看,咱们的绣球开得可艳了!” 我赶到她家时,看见她正坐在花架下缝新的布绣球,阳光透过玻璃落在绸缎上,折射出五彩的光。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从当年的花厂讲到如今的阳台花圃,从布绣球的做法讲到月季的修剪技巧。阿婆忽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旧铁皮盒,里面装着一沓泛黄的照片。有她年轻时在花厂的合影,背景是大片的绣球花丛;有她和老伴在绣球花前的合影,两人脸上都带着青涩的笑容;还有一张是我刚搬来老巷时的照片,我蹲在篱笆边看月季,她站在一旁微笑着。

“这些花啊,陪着我走过了一辈子。” 阿婆摩挲着照片,眼神温柔。我望着阳台盛开的绣球花,忽然明白那些花里藏着的不只是岁月,还有阿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往的怀念。阳光穿过花瓣落在她的发间,银白的发丝泛着柔和的光,像极了老巷里那些温暖的午后。

后来我去外地读书,每年夏天都会收到阿婆寄来的茉莉花干和新做的布绣球。绸缎的颜色越来越丰富,有浅粉的桃花纹,有翠绿的竹叶纹,还有明黄的菊花纹,都是她在菜市场的布料摊淘来的。每次拆开包裹,都能闻到淡淡的花香,仿佛又回到了老巷的那个庭院,阿婆正坐在藤椅上择茉莉花,阳光落在她银白的发间。

去年暑假回家,我特意去看阿婆。她的腿脚不如从前灵便了,却依然坚持打理阳台的花圃。绣球花又开了,蓝得像深邃的夜空,紫得像瑰丽的晚霞。她拉着我的手坐在花架下,给我讲新学的插花技巧,手指虽然有些颤抖,却依然灵活地摆弄着花枝。

临走时,阿婆塞给我一个新做的布绣球,宝蓝色的绸缎上绣着最新的缠枝莲纹,比我当年书包上的那个精致多了。“明年夏天,咱们一起给绣球换盆。” 她站在阳台上挥手,阳光落在她的笑脸上,像一朵盛开的茉莉花。

如今我把那个布绣球挂在书桌前,风一吹就轻轻摇晃,仿佛能闻到老巷的草木香,看到阿婆坐在藤椅上择茉莉花的模样。窗外的玉兰花又开了,洁白的花瓣落在窗台上,我忽然想起阿婆说过的话:花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就会用最美的姿态陪着你。那么那些藏在花里的岁月,是不是也会随着花开,一次次回到我们身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绣球落处是流年 https://www.dachanpin.com/a/tg/52373.html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 老周的智能生活:藏在社区里的物联网魔法

    老周搬进阳光社区的那天,手里攥着厚厚一叠说明书,眉头皱得能夹碎核桃。儿子给他买的智能门锁、智能电表还有那个会说话的扫地机器人,在他眼里全是 “麻烦玩意儿”。“当年住筒子楼,钥匙插锁孔一转就进门,现在还得对着锁喊名字,这不是折腾人嘛!” 他对着上门调试设备的技术员抱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裤兜里的老式铜钥匙。 技术员小吴没急着反驳,只是笑着递过一个巴掌大的显示屏…

    2025-09-11
    6
  • 水果店老板娘的私域 “生意经”:从冷清铺面到订单爆棚

    林姐对着收银台的计算器叹了口气,指尖划过屏幕上惨淡的营业额数字。她的 “鲜果园” 开在老小区门口第三间铺面,左右两边分别是开了十年的粮油店和连锁便利店,三个月来,除了熟客偶尔光顾,新面孔寥寥无几。 那天傍晚下着小雨,隔壁便利店的年轻店员抱着两盒草莓进来避雨,随口提了句 “姐,你家水果这么新鲜,怎么不在业主群里说说?我们店都靠群里发优惠券拉生意呢”。林姐愣了愣…

    2025-09-16
    11
  • 辅助驾驶:新手司机的「隐形副驾」有多香?

    刚拿到驾照那半年,每次开车上高速都像闯闯关游戏。握着方向盘的手能攥出冷汗,变道时反复扭头看后视镜,生怕漏了旁边车道的车,遇到大货车从旁边经过,整个人都下意识往远离的方向偏。直到朋友借我开了趟带辅助驾驶的车,才发现原来开车能这么 “省心”—— 这东西根本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噱头,而是实实在在能帮普通人化解驾驶焦虑的帮手。 很多人对辅助驾驶有误解,觉得它就是 “自动…

    2025-09-16
    6
  • 深度剖析 O2O 商业模式:机遇、挑战与未来趋势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商业模式不断迭代创新,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异军突起,成为连接线上虚拟世界与线下实体领域的关键桥梁。这一模式自诞生以来,迅速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传统商业格局与消费者行为习惯。无论是街角的咖啡店,还是大型连锁商超,O2O 模式的身影无处不在,为商业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开辟出一片广阔的蓝海市场。 O…

    2025-09-11
    23
  • 方向盘旁的 “隐形帮手”:聊聊辅助驾驶那些事儿

    开车这件事,有人觉得是享受,有人却总被路上的各种状况搞得心烦。尤其是长途跑高速,眼睛得一直盯着前方,脚在油门和刹车之间反复切换,几个小时下来脖子酸、腰也疼;就算是市区通勤,遇到堵车时走走停停,光是频繁换挡、跟车就足够让人闹心。不过现在不少新车上都带了辅助驾驶功能,这个藏在方向盘旁的 “隐形帮手”,正悄悄改变着大家的开车体验。 可能有人会好奇,辅助驾驶到底是个…

    2025-09-11
    8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