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如何避免“坑”和“雷”

原标题:创业如何避免“坑”和“雷”

距离罗永浩上一次出书已有8年时间。那时的他,更像是一个生猛的段子手,用独有的表达方式吸引了无数关注。但罗永浩显然志不在此。他潜心研究了多年的技能当然也不是为了说段子,而是高科技的工业设计和人机交互。2012年,他创办锤子科技,立志要做出东半球最好的智能手机。这么多年来,当然,他的做法以及他的手机,也一直饱受争议。

产能、资金、人才……创业者遭遇的一切问题,罗永浩都完完整整地遭遇了好几遍,且每一次遇险都暴露在聚光灯下,有时候,看上去他比普通的创业者更加狼狈。但这个人称“老罗”的人,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总是在关键时刻能够融资成功。这一切的酸甜苦辣,都被他完整地记录在新书《创业在路上》中。

首次总结了创业以来的经验教训

6年前,罗永浩在一片反对的声音中开始创业。“但凡关心我,或者跟我有点儿交情,或者拿我当朋友的人,都劝我不要做。”罗永浩说,但他最终还是决定去做了。6年来,罗永浩的锤子科技经历过数次销量低迷,经历过资金链危机,在外界盛传即将被收购之际又峰回路转,2017年8月锤子科技获得了约1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这是锤子科技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融资金额。

2018年5月15日,重整旗鼓的罗永浩在鸟巢发布了旗舰手机以及一款在智能交互上具有重大革新意义的产品,关于他,依旧充满争议。

一直在争议里创业,创业一直在路上。作为过来人,罗永浩这几年似乎已经积累了颇多可供创业者借鉴的感悟:在新书《创业在路上》中,罗永浩首次总结了创业以来在融资上的经验教训:“我们是创业的人,他们是做投资的人,他们为什么要给我们钱?他们是基于什么样的判断给我们钱?要想清楚这个问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位思考,想象你是一个投资者,做风险投资的人,你在给一个年轻的团队做投资的时候会去看哪些东西?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知己知彼才能实现沟通的有效性。”

“对一个投资者来讲,他看一个团队基本上就是关注两点:第一是看这个人和这个团队是否靠谱,第二是看这个创业项目是否足够好。”

准备创业的人,你们听到老罗的肺腑之言了吗?

戳心告诫:你真的适合创业吗?

在本书中,罗永浩从创业、产品、用户、投资人、高管、员工、自己等7个维度,讲述创业心得和成长之路。作为一个创业样本,他们经历过哪些“坑”,踩过什么样的“雷”。而你真的适合创业吗?罗永浩给出10个建议,有些建议挺戳心的,但是值得大家看一看。

1. 不要试图去补短板

罗永浩直言不讳:“我的短板,从来都是找人补的,我认为一定不要自己去补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如果过去40年的人生都证明了自己不擅长做某些事,结果现在为了做企业,刻意要把那些短板补足,这一定是死路一条。”

2. 品牌营销和“病毒性”传播

企业的负责人永远不能放弃品牌营销,因为品牌跟企业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这点还要企业负责人自己掌控,或至少是不能完全放手的。罗永浩认为“病毒性”传播是很成功的。

3. 企业领头人不可以表现出过多的迟疑

作为企业领头人,你如果表现出过多的迟疑,会让企业丢分。

4. 老板如果觉得舒服,企业就危险了

“我有时候在跟将企业做得成功的朋友们聊天时说,估计等到我们明年盈利后,自己会相对舒服点儿。但做了很多年企业的人都会跟我说,如果老板觉得舒服,那就是企业危险的开始,所以你要全程不舒服,你觉得舒服就是要出事了。”所以,罗永浩在创业过程中曾经连续3天躺在行军床上开会,而合伙人生怕老罗就此“翘辫子”。

5. 好企业要建立在金钱之上

如果企业只是单纯追求利润,那争来争去,经受起起落落,对这个世界来说只是零和游戏,没有价值。罗永浩理解的“好企业”是要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在金钱之上要有更高的追求。

6. 管控公司最重要的3 件事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大同小异,最重要的永远是这三件事:找钱、找人和定战略方向。

7. 不要过分高估自身优点所起的作用

注意,罗永浩说的不是过分高估自身的优点,而是不要过分高估自身优点所起的作用。

8.认清自身短板

人们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总会有意无意地使自己忙于那些擅长的事情,而回避自身短板可能带来的这种缺陷。往往是直到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之后,才尝试去调整。但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9. 跨界者一定要规避盲区

有很多离开大企业去创业的人,选择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这些跨界者的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可怕的盲区。不懂得规避盲区,结果也是灾难性的。

10.创业讲究“聚焦”

想做的事情太多,就是所谓的“产品经理的贪婪”。创业的过程,讲究的是一个“聚焦”的概念。“创业公司的人手有限,不能什么都做,所以一定要克制。”

书摘·罗永浩金句

1.直到今天我也认为,任何优秀的群体里,真正优秀的只有20%,带着那80%往前走。

2.我发现,那些死掉的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试图去补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我认为这比最糟糕的事情还糟糕一万倍。

3.我认为企业来到世间是创造价值的,创造价值的方式是真金白银的利润,但不能局限于利润,它要创造其他价值。

4.核心团队或创始人,兼具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智慧,才使得他和别的科技公司完全不一样。

5.创业就是一次脱敏的过程。

6.人不管在职场上,还是在社会上,别人对你的信任都是你赚来的、你赢得的,而不是别人给你的。

(责编:邓楠、雷浩)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创业如何避免“坑”和“雷” https://www.dachanpin.com/a/cyfx/16794.html

(0)
上一篇 2023-05-13 06:30:08
下一篇 2023-05-13 06:30:53

相关推荐

  • 第九届海峡论坛将办“青创先锋汇”

    央广网厦门6月13日消息(记者 陈庚)记者今天从厦门市海沧区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第九届海峡论坛“创享未来 乐业两岸”青创先锋汇活动将于本月16日至18日在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海沧园区举行,1000多名来自大陆和台湾的青年创业者将共聚一堂,共谈创业理想。 主办方还将邀请顶尖投融资机构负责人、成功“草根”创业者参与到活动中,把脉创业项目、分享创业经验。期间,还…

    创业分享 2023-05-22
    78
  • 不怕艰难险阻 勇于创业拼搏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不怕艰难险阻 勇于创业拼搏 ——返乡农民工刘复兰的创业故事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作者:内江人社 日期:2016-12-08 [导读]刘复兰是隆昌县金鹅街道光荣村六组的一名普通农家妇女,十五年来一直坚守着创业致富的梦想,虽历经坎坷,但从未停过创业的步伐。她从一个仅有60平米的小店做起,到今天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8个连锁店,300余名员工,年纳税60多万元…

    创业分享 2023-05-27
    101
  • 互联网人再创业:看今日商讯CEO童华兵如何成为商业媒体革新者?

    世界经济发展整体放缓,其实也是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对各国而言,均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不断崛起,国产品牌纷纷涌现,以期迈入世界市场成为“国货之光”。在这样浪潮下,有这样一个立志让他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的人隐藏在光华之下,默默地为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而努力,为释放中国品牌魅力而奋斗,他就是今日商讯CEO童华兵。 今日商讯CEO童华兵 …

    创业分享 2023-05-12
    62
  • 从《新闻联播》出走创业 郎永淳“找钢”之后

      为什么选择一个并不很吸引大众眼球的领域?郎永淳有着自己的思考与观察,他觉得自己在一个并不年轻的年纪选择创业,经不起过大的风险。“做什么事情不会犯太大的错误呢?我想应该是在市场化程度足够高、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要足够低的领域,钢铁是符合这两个标准的。”郎永淳的判断是,钢铁行业目前处于政府力主推动的“去库存,去产能”周期中,找钢网通过互联网来为国家相关政策做一…

    创业分享 2023-05-27
    92
  • 老骥伏枥,74岁二次创业

        陈泽民三全食品董事长     □李保平     一个功成名就的70多岁的老企业家,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     有的人游山玩水,游历全球各个国家;有的人儿孙绕膝,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而三全食品的…

    2023-05-16
    9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