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记者”项目被叫停,新闻报道不是创业服务

6 月 15 日下午,一则这样的通知流传于许多媒体群里:

“找记者”项目被叫停,新闻报道不是创业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致力于连接创业者与媒体记者的项目“找记者”被叫停,已参与过的媒体记者要立刻停止加入并向单位说明情况。

搜索公开报道得知,这个“找记者”项目的基本信息如下:

1、隶属于北京众志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 伍王应,于 2014 年 12 月上线,是一款记者帮创业者写发稿的智慧共享平台,意在帮助众多初创型企业通过一键呼叫记者来帮助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2015 年底,“找记者”获得西山天使会数百万元天使投资。

2、一端连接记者,一端连接创业者,通过微信服务号连接两端,创业者录入创业项目资料之后,通过找记者的微信平台一键呼叫记者。下订单后,平台云端通过撮合机制将订单推荐给合适的记者,记者们抢单,创业者选择确认抢单记者并支付到平台、稿件的交付和修改,最终平台根据创业者发稿需求推荐给各大媒体发稿。

3、找记者平台会对记者的报价和质量进行综合人工审核,对于不合适的价格进行调整。

4、而更远的未来,伍王应希望找记者能够成为聚合创业者的流量入口,发展出更多的增值服务。甚至可以让创业公司享受到免费的媒体曝光服务。

现在搜索“找记者”的微信公众号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认证资料与历史信息,介绍中是“中小企业 PR 服务众包平台”:

“找记者”项目被叫停,新闻报道不是创业服务

伍王应曾非常直接地说起自己做“找记者”项目的原因来自于滴滴打车等 O2O 模式,想做一个“滴滴写稿”。他对媒体说:“每一个创业者都有创业的权利,每一个创业者都有被报道的权利。”

然而,一纸通知,大概已经断了伍王应这条财路。据知情人士称,这个通知已经发到了几大国家级媒体的相关业务部门,并要求记者们如果有注册过这个平台还拿过钱的,必须向部门说明情况,否则要处理。

该通知所呈现的理由是“该平台严重破坏了新闻宣传的正常秩序,有的甚至进行有偿新闻交易”。凡是接受过系统新闻训练的媒体记者和新闻学子都知道,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反对有偿新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伍王应所说的“每一个创业者都有创业的权利,每一个创业者都有被报道的权利”,前半句是废话,后半句是错话。虽然创业者有权利被报道,但媒体并没有义务去报道每一个创业者。新闻媒体对创业者报道与否,取决于其是否有新闻价值,是否有真正创新的商业或科技模式,是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并不是每个创业者一创业就可以享受珍贵的公众注意力资源,而媒体报道正是这种稀缺资源的载体。

15 日上午,一篇来自界面新闻记者方圆婧澄清明星衣橱报道事件背后事实的帖子在创业和科技媒体圈流传,其根本矛盾在于,创业公司对媒体的认识仅限于“媒体应该是个服务者”,一旦媒体开始监督创业公司,那一定是在收竞争对手的钱黑我,否则它平白无故为什么跟我过不去。在这样的认识下,许多创业者觉得,媒体的价值就在于能 PR 能服务。

我的同事骆轶航曾说:2011年以来,随着“tech media as a service”模式的兴起,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被惯坏了,觉得媒体的存在就是为他们服务和鼓与呼的,夸赞是正常,质疑和批评是有幕后指使。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媒体(更多是非创投类媒体)开始质疑一些夸张的创业公司和投资机构个案,一方面是媒体自身功能回归和调整的结果,也实在是因为泡沫破的时候总要留下些什么东西被人们关注到。

尤其是从 2014 年到 2015 年上半年,大量创业公司沉醉于火热的舆论环境,无从得知创业的泡沫在哪里。“找记者”这种在传统媒体眼里荒诞、奇葩的项目正是畸形舆论环境发展到极致的产物,伍王应们把公关与新闻混为一谈,把软文与报道混为一谈,把创业服务与媒体曝光混为一谈。当然,他也扯下了许多所谓的媒体记者的遮羞布,让拿钱写稿从业内灰色地带摆上了台面。这种影响是双向的,媒体惯坏了创业公司,创业公司也惯坏了媒体记者。

即便是这样的环境中,还是存在一些值得敬佩的异类。以国际知名的时尚杂志《GQ》中文版为例,去年来曾陆续报道过一批中国年轻创业者,这种站得更远的视角显得更为客观中立。但习惯了赞美的创业者们非常不接受这种媒体监督,他们认为媒体报道了一些真实但不为人知的情况就是在有意抹黑。

然而,这些闯入商业和创业舆论环境的破坏者式报道才恰恰是回归了新闻本质的。一位媒体前辈曾对此评论说,长期以来众多科技类媒体对互联网行业的报道,早已不单纯有关新闻业务,而是由大小公司、投资机构的无数职业的公关人员与不那么职业的新闻界共生的结果。这种结果导致的是矫饰遍地,真相阙如,调查和监督就更难找了。偶有一两篇不按套路出牌的报道,回归新闻本质的报道,那就像喊出皇帝没穿衣服一样。

这种新闻报道的核心在于“祛魅”。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社会学领域,是理性发展的现代化过程对历史中神秘和神圣部分的变革,在当下互联网领域,它则是对创业神圣性和政治正确的变革。互联网是一种工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并非任何领域都能用滴滴打车的 O2O 模式来改造的。“找记者”这种项目如果成功了,那“找警察”、“找官员”等更具寻租空间的项目也完全有可能出现,因为其本质逻辑一模一样。事关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器自有一套不同于市场野蛮生长的行为模式,创业也应当回归商业本质,新闻报道更不等同于创业服务。创业者需要加强对新闻报道的认识理解,媒体记者更须反思自己真正的社会角色。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找记者”项目被叫停,新闻报道不是创业服务 https://www.dachanpin.com/a/cyfx/31419.html

(0)
上一篇 2023-05-31 05:03:06
下一篇 2023-05-31 05:13:41

相关推荐

  • 袁州:完善孵化平台,助力创业创新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袁州:完善孵化平台,助力创业创新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作者:刘梦薇 日期:2020-01-1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宜春市袁州区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在袁州区政府的支持下稳步运营,该基地总面积7000平方米,现有入驻企业36家,带动就业162人,目前该基地已申请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创业园区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不断激发全区更多劳…

    创业分享 2023-05-12
    54
  • 21岁创业者刘世豪做客《创业八点党》分享创业经历

       中国首档创业观点分享节目——《创业八点党》,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分享自己在创业路上的独到见解和心路历程。本期我们邀请到原忠托科技&雅世爱心网创始人刘世豪。他用谦逊的语言讲述了他曾经艰苦的创业过程,还有那催人奋进的心路历程。     不忘初心——创业旨在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   和其他创业者不同,刘世豪在大学生创业圈是一个特别的存…

    创业分享 2023-05-19
    200
  • 杰出企业家与大学生分享创业经验

      怎样科学选择创业项目?怎样提炼企业文化?怎样保持源源不竭的创新动力?5月3日,重庆市杰出企业家与高校学生面对面分享会在重庆工商大学举行,200多位大学生上了一堂受益良多的“选修课”。   “作为一个43岁的‘老牌创业者’,虽然年龄比各位同学长了不少,但在创业路上我和大家一样,也是新人。今天我会尽可能把自己的创业经验告诉小伙伴们……”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

    2023-05-20
    122
  • 有过创业经历 找工作更务实

      一家公司正在招聘创业合伙人,要在北京发展区域总代理,招聘代表拉住小田不厌其烦地介绍着公司的产品多么优质,代理的回报多么丰厚。但小田只是微笑着摇摇头,礼貌地放下宣传册,转身离开。记者追上他,他很平静地说:“创业哪有那么容易,还是踏踏实实找一份工作,先学点东西,有了积淀再考虑自己干吧!”小田来到一家著名的家居用品公司的展台前,当招聘代表问他的期望月薪时,他的…

    创业分享 2023-05-17
    56
  • 临淄区稷下街道: 畅通创业就业服务“最后一百米”

      淄博新闻网讯(□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记者 陈道峰 通讯员 金煜)“一直想创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美甲店,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一直没能实现。这次多亏了从社区宣传栏里看到了创业贷款的信息,我又详细地问了一下我们的社区工作人员,我的情况正合适。我赶紧来到咱们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工作人员态度很好,办理速度也快,可解决了我的大困难啦!”日前,刚刚办理完…

    创业分享 2023-05-13
    8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