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香港科技园公司CEO黄克强:如何找到科技创业大潮的洋流方向

  【天极网IT新闻频道】对于科技领域的创业者来说,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洋流的方向,是事关商业生命生死的头等大事,如何厘清自身优缺点,找到“走出去”的方法,或许是当下环境的答案。

  黄金时代开始了。至少对科技创业尤其是硬科技领域而言,中国资本市场终于对其敞开了怀抱。

  科技企业的创业抉择,开始向“硬”处打,向“深”处探。以“十四五”规划为例,政策利好与市场需求的硬科技,集中在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

  此前,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香港科学园考察,他强调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已将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纳入“十四五”规划,对香港有很高的期望。希望香港发挥自身优势,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珠联璧合,强化产学研创新协同,着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作为香港最大的科技研发及企业孵化基地,全国科技创业者们的视野都聚焦於香港科技园。其背后的实际运营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设立的法定机构香港科技园公司,已经听到了时代的风声。

专访香港科技园公司CEO黄克强:如何找到科技创业大潮的洋流方向

  (香港科技园)

  目前,香港科技园园区内有超过 1100间初创及科技企业,来自超过22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数目增长超过40%。

  香港科技园公司成立20年,建立了全香港最大科研社群,超过17000人在园区工作,其中研发人员超过11000人。香港科技园公司也培育出多間香港本地独角兽企业,如已经上市的商汤科技和独角兽企业货拉拉、思谋科技。此外,还有Geek+ 和 Nium 等国外独角兽也在2021年加入,来自国内的独角兽企业云豹智能,也在今年八月正式进驻科学园发展蓬勃的创科生态圈。

  “内地科创企业和香港科创企业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这是可以预料到一定会发生交集的事,如何在互补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未来?”香港科技园公司CEO黄克强认为,过去香港太着重「吃老本」,现在香港正在努力找回科技失落的20年,并已看到初步成效, 有信心在不久将来, 香港能成为中国的国际创科中心,不辜负国家对香港创科的期望。

专访香港科技园公司CEO黄克强:如何找到科技创业大潮的洋流方向

  (香港科技园公司CEO黄克强)

  “无创科无未来”,这是香港特首李家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度成为香港对科研、商业、创投多个领域喊出的口号。 过去多年香港特区政府的年度施政报告, 都视科创发展为重中之重,前后在研发资源、新基建、科技集群,企业补助方面投入超过1500亿港元的背景,一波关于科技创业的潮汐开始涌起。

  除此以外,香港科技园公司与深港科创公司于去年签署框架协议,将在下半年在深圳福田区,启动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深圳分园整体规模,包含众创空间、办公室、干/湿实验室、会议及活动场地等在内占地达31,000平方米。旨在通过深港两地优势互补,强化深港在人才培养及配套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以此吸引国内外的各类创新资源,完善创科生态圈。

专访香港科技园公司CEO黄克强:如何找到科技创业大潮的洋流方向

  (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位于深圳福田区,临近福田口岸及福保地铁站,交通便捷)

  香港科技园走进大湾区战略能为创业者带来的,不只是一个科技创业园区,更是全方面的资源生态配套。而对于科技领域的创业者来说,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洋流的方向,是事关商业生命生死的头等大事,如何厘清自身优缺点,找到“走出去”的方法,或许是当下环境的答案。

  以下是采访实录:

  36kr:从您个人角度看,具有成长潜力的科创企业,一般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可以用科学园孵化的企业举例说明吗?

  黄克强:我只能从香港的角度回答。香港科创企业一般都具备很好的深科技(DeepTech)背景,可是很缺乏如何商业化的思考,无论是模式的厘清还是战略的制定。科学园中成长起来的大疆、商汤科技、货拉拉等科技企业,他们都是在技术足够的前提下,有了对自己商业模式的思考。

  香港的优势在于有足够深厚的基础研究底蕴,可以在大湾区建设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创新创业来说,只有基础研究显然是不够的。科技创新创业不只是技术创新或是突破就足够了,而是要转化成实际可以为大众生活带来改变的具体产品。

  比如前面提到的,内地市场较为熟悉、主打人工智能的商汤科技,就是由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的一众核心成员共同创立,本身具有很好的技术底蕴,在香港科学园中孵化成长,在香港走进大湾区的过程中在明确自己的商业化道路,进而从迈向国际。

专访香港科技园公司CEO黄克强:如何找到科技创业大潮的洋流方向

  (商汤科技港交所上市)

  所以我认为,一个有潜力成长的科技企业,一定是有足够硬的科技实力,和足够清晰的商业化道路,这是最基本的两个特质。

  36kr:想要走向国际化的国内科创企业,总体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竞争力?

  黄克强:国内市场本身规模就很大,发展也很快,在其中如何存活下来已经是一个挑战。但需要提醒的是,在国际市场会遭受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国内市场,文化与习惯上的差异可能截然相反,财务、政策方面的监管是全新要求。

  以香港企业举例,即使香港与东北地区文化和习惯差异再大,我们终归都是中国人,都能回到同一个思路中进行同频,但在国际市场来说,找到和当地人同一个思路,是很困难的事。

  我个人的建议是,先做好国内市场,再去不同国家、地区的市场进行渗透。最核心的动作在于进行本土化,无论是雇员、业务还是产品。像雇佣当地员工是融入当地的最好方式,但不要多线作战,到处开火。每个国家的情况都有差异。

  但本土化不是核心竞争力。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你的技术,你的科技。在确保自己的核心技术有足够差异性和壁垒的基础上,再去调整自身的灵活性,实现对非核心维度增减的本土化策略。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专访香港科技园公司CEO黄克强:如何找到科技创业大潮的洋流方向 https://www.dachanpin.com/a/cyfx/4442.html

(0)
上一篇 2023-05-10 15:30:30
下一篇 2023-05-10 15:31:25

相关推荐

  • 校企协作,共筑青春创业梦

    除此之外,王伟校长也为高校在“双创”领域遇到的瓶颈感到忧虑,他表示校企合作是切实解决难题的方向之一。 2018年,海尔创客实验室累计培训学生超过3万人次。 王伟校长肯定了海尔作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成果,直言希望发挥海尔双创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青岛理工大学青年学子的国际视野,以共享平台为基石,发挥海尔双创导师团队的精准化指导,提升高校的创新创业孵化模式…

    创业分享 2023-05-13
    57
  • 掌门1对1张翼上榜“2019中国青年科技创业者TOP30”,创新理念获

    掌门1对1创始人兼CEO张翼在领航掌门的时候展现出的对个性化教学的精准洞察力,以及启用科技力量不断打磨产品的创新精神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基于“AI in ALL”的理念,掌门1对1将智能化技术与在线教育模式进行深度融合,将“ABC概念”贯穿在线教育“诊、学、教”的整个学习链中。目前,掌门1对1已经建立起了多元智能动态测评系统、智能教学系统、智能作业系统、…

    2023-05-12
    93
  • 福建出台意见提升高校科创能力 允许休学创业

      在改进省级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方面,简化预算编制科目,下放调剂权限;提高科研项目间接费用比重,加大绩效奖励力度;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   在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促进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方面,探索建立高校首席研究员制度和专职科研队伍,省人才专项经费每年给予30万~50万元科研津贴。高校科研人员在本省内转化自…

    创业分享 2023-05-28
    137
  • 卖芦荟的九台网红大爷直播卖货日入万元

      5月12日,吉林省就业服务局、长春市人社局,长春市就业局和九台区委政府等相关部门联合,在长春市九台区举办了2019年就业岗位对接创业项目推介扶贫攻坚服务活动现场会。本次利用5月份大批季节性务工农民返乡春播春耕后的有利时机,针对前期没有充分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的群体,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春风行动”的 “二次行动”,将“送岗春风”不落一人的吹到千家万户,吹遍田…

    创业分享 2023-05-13
    88
  • 皖港青年“创客”分享创新创业心得

      “现在内地的创业氛围非常好,很多香港青年创业者或在香港毕业的内地青年创业者会选择回内地创新创业,内地市场大,机会也多。”香港优秀青年代表团团长、香港中评时代媒体科技公司CEO许哲宇16日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日,由香港安徽联谊总会组派、安徽省港澳办接待安排的香港优秀青年代表团一行20人,与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及青年企业家交流创新创业经验与心得。   …

    创业分享 2023-05-21
    12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