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想跟隔壁村表哥借游戏机,得先爬上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扯着嗓子喊上三分钟,运气好能听见一声模糊的 “知道了”,运气不好只能收获满村狗叫。那时候总觉得,要是能把声音装在罐子里扔过去就好了 —— 现在想想,当年的 “罐子” 居然进化成了能揣在兜里的方块,不仅能传声音,还能发会动的表情包,甚至能对着屏幕跟千里之外的人一起吃火锅,通信这东西的发展,简直比外婆腌咸菜的秘方还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说十年前吧,大家还在为 “抢火车票” 彻夜守在电脑前,屏幕上的 “正在连接” 转得比村口磨盘还慢,好不容易进去了,票早就没了,气得想把键盘砸成饺子馅。那时候手机流量贵得像黄金,100MB 能当宝贝似的用,刷个网页都得先把图片关掉,生怕一不小心就 “超额扣费”,月底账单下来比吃了苍蝇还难受。现在倒好,5G 网络快得能跟闪电赛跑,刷 4K 视频跟翻书似的流畅,流量套餐多到用不完,甚至能嚣张地开着热点给朋友分享,搁以前这操作,能被当成 “败家子” 追着打三条街。
说到老式通信,不得不提 BP 机和大哥大。我爸当年有个黑色 BP 机,别在腰带上跟别了块金砖似的,走哪儿都得时不时摸一下,生怕被人偷了。有次邻居家孩子好奇,按了几下,BP 机 “嘀嘀” 响个不停,我爸还以为有急事,骑着自行车狂奔去小卖部回电话,结果是孩子瞎按的,回来气得差点把 BP 机扔灶里烧了。后来出了大哥大,砖头似的机身,拿在手里能当武器用,打电话的时候得扯着嗓子喊,生怕信号跑了,现在看当年的照片,我爸举着大哥大的样子,活像个刚从片场跑出来的黑帮老大。
现在的通信可就方便多了,视频通话能看见对方的脸,连对方吃的啥都能瞅得一清二楚。有次我妈跟小姨视频,小姨在屏幕那头啃排骨,我妈看得直咽口水,当场就让小姨把排骨做法发过来,俩人边视频边学做菜,折腾了一下午,最后做出的排骨咸得能当咸菜,俩人还在屏幕前笑得前仰后合。还有一次,我在外地出差,我家猫生病了,我妈就拿着手机给我直播宠物医院的情况,看着猫在屏幕里蔫蔫的样子,我差点在会议室哭出来,还好医生说问题不大,不然我可能当场就买机票飞回去了 —— 这要是在以前,只能靠书信报平安,等信寄到,猫可能都好利索了。
不过通信方便归方便,也闹过不少笑话。我同事小王,有次跟女朋友视频,没注意背景里自己刚换的睡衣,上面印着卡通小猪,结果被女朋友嘲笑了半个月,说他 “一把年纪还装可爱”。还有我邻居张大爷,第一次用微信发语音,不知道要按着说话,对着手机喊了半天 “喂喂喂”,手机没反应,以为坏了,差点把手机扔水里 “洗一洗”,还好被路过的年轻人拦住了,不然一部新手机就这么 “牺牲” 了。最离谱的是我表哥,去年过年跟家人视频,酒喝多了,对着屏幕里的我外婆磕头,结果没注意手机放在茶几边缘,一磕头把手机磕地上摔碎了,最后只能抱着碎手机跟外婆道歉,场面又好笑又心酸。
通信技术还在不停往前跑,听说以后还要搞 6G,到时候可能连 hologram(全息投影)都能用上,跟人视频的时候,对方跟站在你面前一样,连表情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到那时候,可能就不用再羡慕 “千里眼”“顺风耳” 了,因为咱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本事。说不定以后过年,就算不能回家,也能通过全息投影 “坐” 在年夜饭的桌子旁,跟家人一起吃饺子、看春晚,甚至能 “抢” 到爸妈递过来的红包 —— 不过要是真那样,会不会有人故意躲在外地,就为了用全息投影 “偷懒” 不洗碗呢?
现在想想,从当年扯着嗓子喊话,到现在对着屏幕 “见面”,通信这玩意儿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总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惊喜和笑话。它让距离不再是问题,让思念能立刻传递,虽然偶尔会出点小岔子,但谁又能不爱这个能把 “远方” 变成 “身边” 的神奇发明呢?下次再跟朋友视频的时候,你不妨看看手里的手机,想想它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关于通信的离谱又可爱的事儿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从 “喊破喉咙” 到 “秒连全球”:通信这玩意儿到底有多离谱? https://www.dachanpin.com/a/tg/36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