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概是地球上最矛盾的生物 —— 明明前一秒还在朋友圈吐槽 “当代社交全靠演技”,下一秒收到好友聚会邀请,手指却很诚实地敲出 “马上到!”。这种心口不一的操作,像极了减肥时嘴上说 “不吃碳水”,却偷偷把面包藏进衣柜的自己。毕竟社交这东西,就像夏天的蚊子,你明明烦它烦得要死,可真要是一整天没听到它嗡嗡声,又会忍不住怀疑 “是不是我家空气不新鲜了?”
就拿线上社交来说,堪称当代人的 “演技试炼场”。有人对着手机屏幕能妙语连珠,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表情包用得比说话还溜,可一旦转到线下见面,立马从 “社交达人” 变身 “沉默的兵马俑”。上次朋友组局,我认识了一位网友,线上聊的时候她自称 “社牛本牛”,说见面要给大家表演即兴脱口秀。结果到了餐厅,她全程盯着自己的奶茶杯,连抬头跟服务员说话都要攥着衣角,最后还是我借 “帮她拿纸巾” 才缓解了她攥杯子攥得发白的手指。后来她偷偷跟我说,线上聊天能随时撤回消息,线下说错话可没机会 “一键删除”,万一哪句话没说好,尴尬能在脑子里循环播放三天三夜。
除了线上线下的反差,社交中那些 “猝不及防的尴尬” 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你精心打扮去参加聚会,结果刚进门就被门槛绊了一下,手里的饮料还洒了前面人一身;再比如你跟人聊天,聊得正起劲,突然发现自己把对方的名字叫错了,而且已经叫错了好几天;还有最经典的 “打招呼认错人”,你热情地冲过去拍人家肩膀,说 “好久不见啊老伙计”,结果人家转过头,一脸疑惑地看着你,你这才发现认错了,只能硬着头皮说 “不好意思啊,你跟我一个朋友长得太像了”,然后在心里祈祷地上能裂开一条缝让自己钻进去。
不过话说回来,社交虽然总伴随着各种尴尬,但也正是这些小插曲,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更有趣。就像上次我去参加公司团建,玩 “你画我猜” 的时候,我画了一只兔子,结果同事们有的猜 “老鼠”,有的猜 “松鼠”,最离谱的是有个同事居然猜 “外星人”,最后公布答案的时候,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原本有些陌生的同事,瞬间就熟络起来。还有一次,我在咖啡店排队买咖啡,前面的人点单时说 “要一杯美式,多冰,少糖,再加一份奶盖”,结果店员重复的时候说成了 “一杯美式,多冰,少糖,再加一份香菜”,前面的人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 “店员小哥,我这是喝咖啡,不是吃麻辣烫啊”,周围的人都笑了,原本沉闷的排队时间也变得轻松起来。
现在很多人总说 “社恐”,觉得社交是件麻烦事,可仔细想想,我们害怕的其实不是社交本身,而是社交中可能出现的尴尬和不自在。但尴尬这东西,就像感冒一样,每个人都会遇到,而且越在意越难受,反而坦然接受了,就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想想,谁没在社交中出过糗呢?可能你今天在聚会上摔了一跤,明天大家就忘了,反而会记得你当时笑着爬起来说 “这地太滑了,跟我过不去呢” 的可爱样子。
而且社交带来的快乐,也是独处时很难感受到的。比如你遇到开心的事,跟朋友分享,快乐就会变成双倍;你遇到难过的事,跟朋友倾诉,难过就会变成一半。就像我上次考试考砸了,心情特别差,跟闺蜜打电话吐槽,她一边安慰我,一边给我讲她小时候考试作弊被抓的糗事,听得我忍不住笑了出来,原本糟糕的心情也慢慢变好了。还有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饭,看看春晚,那种热热闹闹的氛围,能让人从心里感到温暖。
当然,社交也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有的人喜欢热闹,每天都要跟朋友聚一聚;有的人喜欢安静,偶尔跟三五好友小聚一下就很满足。就像有的人喜欢吃火锅,觉得越热闹越好吃;有的人喜欢吃西餐,觉得安安静静的更有氛围。没有哪种社交方式是绝对好的,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是最好的。
你看,社交就是这么一件让人又爱又恨的事。它会让你遇到尴尬,让你手足无措,但也会给你带来快乐,给你温暖。或许下次再遇到社交场合,我们可以试着放轻松,不用刻意追求完美,也不用害怕出糗,就像对待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一样,坦然面对,说不定会发现,原来社交也可以这么有趣。毕竟,谁知道下一次社交中,又会发生什么让人捧腹大笑的趣事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交这回事儿,总有一款尴尬适合你 https://www.dachanpin.com/a/tg/39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