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拎着鼓鼓囊囊的垃圾袋站在楼下,眉头拧成了疙瘩。小区里原本随意摆放的垃圾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四个颜色鲜明的新桶,桶身贴着 “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的标识,旁边还站着位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因为分不清垃圾种类被 “拦下”,手里的袋子仿佛有千斤重,连带着邻里投来的目光都让她觉得不自在。
年轻时在工厂宿舍住惯了,王阿姨早已养成随手扔垃圾的习惯。那会儿楼道拐角放着个铁皮桶,不管是剩菜剩饭还是废旧电池,一股脑塞进去就行,从来没人计较这些。搬到这个新建小区后,物业突然推行垃圾分类,不仅重新规划了投放点,还要求居民在固定时间段投放,这让她觉得生活节奏全被打乱了。前两次被志愿者提醒时,她嘴上应着 “下次注意”,心里却犯嘀咕:“不过是扔个垃圾,哪来这么多讲究?”
这天傍晚,王阿姨特意等到投放时间快结束时才下楼,想着能避开志愿者。可刚走到投放点,就看到志愿者小林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居民误投的塑料瓶从厨余垃圾桶里捡出来。小林戴着橡胶手套,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垃圾桶散发的异味让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加快脚步,她却依旧耐心地分拣着。
“阿姨,您又来了。” 小林抬头看到王阿姨,笑着站起身,“今天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呀?我帮您看看怎么分。” 王阿姨本想转身离开,可看到小林满是汗水的脸,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她把垃圾袋递过去,小声说:“就是些剩菜和几个废盒子,我不知道该往哪放。”
小林接过袋子,先把里面的剩菜倒进厨余垃圾桶,又将废盒子展开,仔细检查了一遍:“阿姨,这些废盒子是纸质的,属于可回收物,不过您下次记得把里面的残留物清理干净,这样回收起来更方便。” 说着,她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垃圾分类指南,递给王阿姨:“这上面有常见垃圾的分类方法,您拿回家看看,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来问我。”
王阿姨接过指南,指尖碰到小林的手套,冰凉的触感让她心里一动。她看着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每天天不亮就来整理垃圾桶,傍晚还要守在这里指导居民,风雨无阻,自己却因为一点不便就抱怨,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从那以后,王阿姨每天都会提前把垃圾分好类,再按时送到投放点。遇到邻居不明白怎么分类,她还会主动拿出小林给的指南,帮忙讲解。
小区里的垃圾分类工作渐渐有了起色,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居民反映,投放点的垃圾桶经常满溢,尤其是早上上班高峰期,很多人只能把垃圾堆在旁边。物业得知后,决定增加垃圾桶的清理次数,可负责清理的张师傅却犯了难。张师傅今年五十多岁,负责整个小区的垃圾清运工作,每天要往返垃圾处理站好几趟,要是再增加清理次数,他根本忙不过来。
小林得知情况后,召集了小区里的志愿者,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有人提议增加志愿者的值班次数,及时提醒物业清理垃圾桶;还有人建议在小区微信群里发布垃圾桶的实时情况,方便居民错峰投放。王阿姨也主动加入进来,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去投放点查看垃圾桶的情况,然后在群里告知大家。
有一天早上,王阿姨发现可回收物垃圾桶已经满了,她立刻在群里通知大家,还主动留在投放点,引导居民把可回收物暂时存放在旁边的临时回收箱里。等到物业派人来清理时,清理人员看着整齐堆放的可回收物,忍不住赞叹:“还是你们小区的居民自觉,不像别的小区,垃圾到处乱堆。”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曾经散发着异味的垃圾桶旁,如今种上了鲜花,地面也总是干干净净的。孩子们放学回家时,会主动把手里的废纸巾扔进其他垃圾桶;老人们买菜回来,会把菜叶子单独装袋,投进厨余垃圾桶。垃圾分类渐渐成了小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大家不仅收获了整洁的环境,还多了很多交流的机会。
有一次,王阿姨在投放点遇到了住在隔壁单元的李大爷。李大爷手里拿着几个废旧灯泡,正犹豫着该往哪放。王阿姨看到后,连忙走过去:“老李,这些废旧灯泡属于有害垃圾,要放进那个红色的垃圾桶里。” 李大爷笑着说:“多亏了你提醒,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分呢。” 两人站在投放点聊了起来,从垃圾分类聊到家常,原本不怎么熟悉的邻居,渐渐成了朋友。
现在的小区,不仅环境变美了,邻里关系也变得更加和睦。垃圾桶旁再也看不到随意堆放的垃圾,取而代之的是居民们有序投放的身影和志愿者们忙碌的脚步。王阿姨偶尔还会想起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时的抵触,再看看如今的景象,心里满是感慨。她不知道,在这个小区之外,还有多少个像小林这样的志愿者,正在为垃圾分类默默付出;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像自己这样的居民,正在慢慢改变生活习惯,为保护环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她相信,只要大家都能多一份耐心和理解,垃圾分类一定会成为更多人的生活常态,我们的家园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居民们依旧每天按时分类投放垃圾,志愿者们也依旧坚守在投放点。或许未来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或许还有人会对垃圾分类存在疑问,但这份在垃圾桶旁慢慢积累起来的温暖和默契,会一直指引着大家,在保护环境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而那些因为垃圾分类而产生的故事,也会像小区里的鲜花一样,在时光的滋养下,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垃圾桶旁的温暖变迁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2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