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晨光透过教学楼的玻璃窗,落在三年级(2)班的课桌上。不同于传统课堂里整齐摆放的课本与练习册,此刻孩子们的桌面上摊开着彩色卡纸、剪刀和画笔,讲台上的老师没有拿着教案念知识点,而是蹲在地上和几个孩子一起摆弄着手工模型。这是市实验小学推行素质教育三年来,校园里最常见的景象 —— 不再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让每个孩子的兴趣与潜能都能在课堂上得到生长。
李老师是这所学校的老教师,教了二十多年语文。从前她的课堂上,黑板总是被密密麻麻的板书占满,生字词、课文段落分析、考试考点梳理,一堂课四十五分钟,孩子们要不停地记笔记、划重点。那时班里有个叫小宇的男孩,每次考试成绩都排在中下游,上课总是低着头,很少主动发言。李老师一开始以为他不爱学习,直到一次课后,她看到小宇在美术教室的角落里,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那些线条生动灵活,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纸上跳出来。这件事让李老师开始反思,或许不是孩子不愿意学习,而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找到适合他的成长路径。
素质教育的推进,让学校的课程表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每周还增设了两节 “兴趣探索课”,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陶艺、编程、戏剧、足球等不同课程。小宇毫不犹豫地选了陶艺课,第一次接触陶土时,他的手还有些笨拙,捏出来的杯子歪歪扭扭,但陶艺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耐心地教他如何控制力度、调整形状。慢慢地,小宇的作品越来越精致,他还会在陶胚上刻上自己画的小动物图案。有一次学校举办艺术节,小宇的陶艺作品《森林之家》获得了一等奖,站在领奖台上时,这个曾经沉默寡言的男孩,眼睛里闪烁着从未有过的自信光芒。
不仅是兴趣课程,基础学科的教学方式也在悄然改变。数学老师王老师不再局限于让学生做习题,而是带他们走出教室,去校园里测量操场的面积、计算教学楼的高度;语文老师则会组织 “课本剧表演”,让孩子们把课文里的故事改编成剧本,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五年级(1)班的学生曾经为了表演《草船借箭》,提前两周就开始准备道具 —— 用硬纸板做小船,用羽毛做箭,还特意查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表演那天,班里的 “诸葛亮” 镇定自若地指挥 “士兵”,“周瑜” 则把嫉妒的神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的同学看得津津有味,连平时上课爱走神的孩子,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剧情中。
素质教育并非不重视知识学习,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六年级的张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考试成绩不错,但遇到问题时总是习惯依赖老师和家长。自从学校开展 “项目式学习” 后,她的变化很大。去年,她和另外三个同学组成小组,负责完成 “校园垃圾分类” 的项目。为了弄清楚校园里每天产生多少垃圾、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她们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垃圾桶旁分类统计,还制作了调查问卷,向全校师生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有些同学不配合调查,统计数据时出现误差,但她们没有放弃,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最终不仅完成了项目报告,还推动学校增设了分类垃圾桶。张萌说:“通过这个项目,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还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现在遇到问题,我会先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等着别人帮忙。”
家长们对素质教育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怀疑逐渐转变为支持。一开始,很多家长担心素质教育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纷纷找老师反映,希望能多布置些作业、多进行些考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变化。小宇的妈妈说:“以前小宇回家就躲在房间里,不愿意和我们交流,现在他会主动跟我们讲陶艺课上的趣事,还会把自己做的小摆件送给我们,整个人变得开朗多了。” 张萌的爸爸也表示,虽然孩子做项目会占用一些学习时间,但他明显感觉到孩子的思维更活跃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孩子,而是有想法、有能力的人,素质教育其实是在为孩子的未来铺路。”
如今,走进市实验小学,随处都能感受到素质教育带来的活力。操场上,孩子们在足球场上奔跑追逐;陶艺教室里,陶轮转动的声音伴随着欢声笑语;图书馆里,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刚读完的课外书;科技社团的成员们,正在调试自己组装的机器人。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无论是擅长绘画还是喜欢编程,无论是热爱运动还是乐于表达,都能在素质教育的土壤中,自由地生长、绽放。
或许,素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它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每个孩子独特的成长之路。它不急于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孩子,而是尊重差异、包容不同,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中感受到快乐与成就感。当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践行素质教育,当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兴趣与探索中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拥有创造力、想象力和责任感的年轻人,带着在素质教育中培养的能力与品格,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那么,在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中,还会有哪些新的探索与实践,又会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怎样更多元的可能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室里的阳光:素质教育如何点亮成长之路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3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