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商场的新生:一场跨越十年的商业地产蝶变

李建国站在 “星光里” 商场的玻璃幕墙前,指尖轻轻划过冰凉的金属扶手。十年前,这里还是名为 “红旗商场” 的老旧建筑,斑驳的墙面、吱呀作响的电梯,还有每层楼都挥之不去的潮湿气味,曾是周边居民对它最深的记忆。那时他刚接手父亲留下的建材摊位,每天清晨推着装满瓷砖样品的小推车挤过狭窄的过道,耳边是各家摊主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空气中混杂着盒饭香气与建材粉尘,热闹却也透着几分窘迫。

他还记得 2015 年那个闷热的夏天,商场管理处贴出改造通知时,整个市场像炸开了锅。张大姐的童装店刚装修不到半年,哭着说再折腾就赔光家底;卖五金的老王蹲在墙角抽着烟,反复念叨 “改了之后还能不能留住老顾客”;李建国自己也犯嘀咕,父亲留下的摊位虽小,却是一家人的生计,改造后的租金会不会涨?新的业态规划里,建材这类 “重货” 还能不能有立足之地?那段时间,他每天收摊后都留在商场里,看着工人们测量、画图,夜色中商场的轮廓在灯光下逐渐模糊,就像他心里对未来的迷茫一样。

三个月后,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第一批撤离的摊主中有一半选择转行,李建国却咬牙凑了二十万,在规划图上标注的 “家居体验区” 租下了一个比原来大两倍的摊位。开工那天,他特意在原来摊位的墙角拍了张照片,照片里阳光透过积灰的窗户,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那是他守了五年的地方,也是他商业生涯的起点。

改造过程远比想象中曲折。2016 年春节前夕,施工队突然通知要调整消防通道位置,李建国的摊位得往后缩一米。这意味着他已经定制好的展示柜全要重新做,光损失就有三万多。那天他在工地跟项目经理吵到嗓子沙哑,回到家看着妻子发来的孩子熟睡的视频,突然红了眼眶。但第二天一早,他还是带着早餐去了工地,跟项目经理商量能不能分阶段调整,既不耽误工期,也能让他有时间处理展示柜的问题。项目经理被他的坚持打动,最终同意了他的方案,那段时间,李建国每天在工地和工厂之间来回跑,鞋子磨破了两双,终于在春节前赶好了新的展示柜。

2016 年五一,“星光里” 商场正式开业。开业当天,李建国的 “建国家居” 摊位前挤满了人,他特意在摊位角落放了那个旧摊位的照片,很多老顾客看到照片都跟他聊起以前的日子,聊着聊着就成了新订单。商场的变化不止于此,原来狭窄的过道变成了宽敞的走廊,天花板上装了智能照明系统,根据人流自动调节亮度;原来的仓库区改造成了亲子互动空间,每到周末都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做手工;就连卫生间都装了母婴室和无障碍设施,细节处透着温暖。张大姐后来也回来了,在亲子区旁边开了家儿童绘本馆,每次见到李建国都笑着说:“当初真是瞎担心,现在的生意比以前好十倍。”

商场的成功并非偶然。负责改造项目的王设计师后来在一次分享会上说,他们在规划时特意保留了老商场的一些元素,比如正门上方的 “红旗” 字样被改成了复古风格的霓虹灯牌,每层楼的墙角都保留了原来的砖纹,这些细节既能唤起老顾客的记忆,又能吸引年轻人打卡。同时,他们还引入了 “体验式消费” 的理念,除了传统的零售摊位,还增加了餐饮、娱乐、亲子等业态,让商场从 “买卖商品的地方” 变成 “家庭休闲的空间”。2017 年,商场又开通了线上商城,顾客在摊位看中的商品可以直接线上下单,由商场统一配送,李建国的生意也因此拓展到了周边城市,最远的订单来自三百公里外的小镇,顾客在网上看到他摊位的视频,特意下单定制了整套家居产品。

但商业地产的竞争永远不会停止。2019 年,距离 “星光里” 三公里的地方开了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引进了很多国际品牌,开业第一个月就分流了不少顾客。那段时间,李建国明显感觉到客流量减少,有些摊主开始抱怨,甚至有人提出要降低租金。商场管理处很快召开了商户大会,提出要调整业态,增加 “夜间经济” 板块。李建国第一个响应,把摊位的营业时间延长到晚上十点,还在摊位前摆了张桌子,提供免费的咖啡和家居咨询服务。没想到这个小小的举动效果显著,很多下班后来商场散步的年轻人会顺便进来喝杯咖啡,聊着聊着就成了顾客。有个刚装修完房子的年轻人,因为在他这里喝了三次咖啡,最终定下了全套的软装,订单金额超过十万。

2020 年,疫情突如其来,商场被迫停业了两个月。那段时间,李建国每天都在微信群里跟其他摊主交流,有人提议做直播卖货,他立刻跟着学。第一次直播时,他紧张得话都说不流利,对着镜头只会说 “这个瓷砖质量很好”,播了两个小时只卖出去一单。但他没有放弃,每天跟着网上的教程学直播技巧,还请儿子帮忙拍产品视频,慢慢的,直播间的人数从几十人涨到了几千人,最多的时候一场直播能卖出去二十多万的货。商场也在疫情期间推出了 “云逛街” 服务,顾客可以通过小程序预约导购直播,在线上逛摊位、选商品,停业期间的线上销售额竟然占到了平时的三成。

疫情过后,商场迎来了新的变化。管理处把顶楼的露台改造成了空中花园,种满了绿植和鲜花,还设置了户外餐桌,每到傍晚,很多年轻人会来这里吃饭、聊天,看着夕阳慢慢落下。李建国也对自己的摊位进行了升级,增加了智能家居体验区,顾客可以亲自操作智能灯光、窗帘和家电,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有一次,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体验完智能马桶后,拉着李建国的手说:“现在的商场真是不一样了,连我们老年人都觉得新鲜。”

如今,十年过去,“星光里” 商场已经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每年接待顾客超过两百万人次,入驻商户从最初的八十多家增加到两百多家,带动了周边近千人就业。李建国的 “建国家居” 也从一个小摊位发展成拥有五家分店的连锁品牌,他还成立了商户联盟,帮助新入驻的商户解决经营问题。每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都会拿出那张旧摊位的照片,笑着说:“商业地产就像一棵大树,只有根系扎得深,枝叶才能长得茂。我们守着的不只是一个摊位,更是顾客对我们的信任。”

未来,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商业地产还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或许会有更先进的技术融入商场的运营,或许会有更新颖的业态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但无论如何,那些藏在商业地产背后的人和故事,那些关于坚持、创新和温暖的记忆,永远都是它最珍贵的财富。毕竟,人们去商场买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一种生活的温度和情感的连接,而这,正是商业地产能够长久发展的核心动力。

常见问答

  1. 老商场改造时,商户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老商场改造时,商户最担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改造期间的经营中断导致客户流失,尤其是刚投入资金装修的商户,担心前期投入打水漂;二是改造后的租金上涨,担心超出自身承受能力;三是业态调整后,自己的经营品类是否还符合商场定位,能否适应新的消费群体。

  1. 商业地产引入 “体验式消费” 有什么具体好处?

“体验式消费” 能为商业地产带来多方面好处:首先,能增加顾客的停留时间,传统零售模式下顾客买完东西就走,而体验式消费如亲子互动、手工制作、家居体验等,能让顾客停留数小时,提升消费概率;其次,能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客群,比如亲子区吸引家庭客群,文创区吸引年轻人,扩大商场的受众范围;最后,能增强顾客的粘性,顾客通过亲身体验建立对品牌和商场的好感,更容易成为回头客,还会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为商场带来免费宣传。

  1. 疫情对商业地产的影响有哪些,商场通常会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疫情对商业地产的直接影响是短期内客流量骤降、商户营收下滑,甚至出现部分商户撤店的情况。为应对这些影响,商场通常会采取多种措施:一是减免或缓收商户租金,减轻商户经营压力,稳定商户队伍;二是加速线上转型,开通线上商城、直播卖货、云逛街等服务,弥补线下客流不足;三是调整业态结构,增加民生类、刚需类商户,同时引入无人零售、智能导购等新模式,提升运营效率;四是加强卫生防疫措施,比如定时消毒、设置一米线、提供健康码查验等,让顾客放心消费。

  1. 商业地产如何平衡老顾客的情感需求和新顾客的新鲜感?

平衡老顾客情感需求和新顾客新鲜感,关键在于 “保留记忆点,注入新活力”。具体做法包括:一是保留老商场的标志性元素,比如老招牌、特色建筑结构、经典商户等,唤起老顾客的回忆;二是在硬件和软件上进行升级,比如引入智能设备、优化动线设计、增加新颖业态,满足新顾客对便捷性和新鲜感的需求;三是定期举办主题活动,比如老顾客怀旧日、新品牌体验周等,既让老顾客感受到被重视,也让新顾客有参与感;四是收集顾客反馈,根据老顾客的习惯调整服务细节,同时根据新顾客的喜好更新产品和活动,实现双向适配。

  1. 小型商户在商业地产中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

小型商户在商业地产中提升竞争力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打造差异化特色,避免与大型连锁品牌同质化,比如突出小众设计、个性化服务、本地特色等,形成独特优势;二是借助商场资源,积极参与商场组织的促销活动、直播推广、会员体系等,扩大曝光度;三是提升服务质量,比如提供一对一咨询、免费售后、定制化方案等,通过优质服务建立客户口碑;四是拥抱数字化工具,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宣传自己的产品,建立客户社群,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增加客户粘性;五是与周边商户合作,比如餐饮商户和亲子商户联合推出套餐,家居商户和装修公司互相推荐,形成共赢局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旧商场的新生:一场跨越十年的商业地产蝶变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4102.html

(1)
上一篇 2025-09-11 14:12:01
下一篇 2025-09-11 14:19:28

相关推荐

  • 自动化:悄然改变生活与生产的隐形力量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房间,智能闹钟已根据前一晚设定的作息轻柔响起,与此同时,厨房里的智能电饭煲正按照预设程序熬煮着米粥,咖啡机也自动研磨好咖啡豆,准备好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片段,背后都离不开自动化技术的支撑。自动化并非遥不可及的高科技概念,它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家居场景到工业生产,从医疗服务到交通出行,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投稿 2025-08-28
    12
  • 垃圾分类:当代人必备的「扔垃圾玄学」,你 get 了吗?

    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手里攥着一袋刚吃完的外卖,站在小区楼下四个颜色各异的垃圾桶前,像个哲学家一样陷入深深的沉思。左边绿色的写着 “厨余垃圾”,右边蓝色的标着 “可回收物”,中间红色的是 “有害垃圾”,最旁边灰色的则是 “其他垃圾”—— 明明只是想扔掉一袋垃圾,却感觉像是在参加一场没有复习资料的期末考试,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未知的风险。更尴尬的是,身后…

    2025-09-05
    13
  • 一杯奶茶的私域逆袭:从门可罗雀到顾客盈门的秘密

    林晓至今记得去年春天那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她站在自己开的 “晓茶时光” 奶茶店柜台后,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丝,手里攥着刚打印出来的月度营收报表,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报表上的数字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她当初辞职创业时的满腔热情 —— 开业三个月,客流量始终上不去,每月除去房租、原料和人工成本,几乎没有盈利,有时候甚至要靠之前的积蓄贴补。 这家奶茶店位于市中心一个…

    投稿 2025-09-06
    14
  • 掌中方寸里的万象世界:一部手机的多维解读

    掌心托起的轻薄机身,藏着跨越昼夜的创作可能与连接万物的智能密码。现代手机早已跳出通讯工具的单一框架,演化成融合设计美学、尖端科技与生活需求的移动终端,每一处细节都折射着技术迭代的轨迹,每一项功能都呼应着用户对便捷与品质的追求。从晨光里的自拍定格到深夜中的灵感记录,从通勤时的影音娱乐到旅途中的风光捕捉,它以 6.82 英寸的屏幕为窗口,铺展开远比尺寸更辽阔的体…

    4天前
    10
  • 辅助驾驶:老司机的得力助手,还是 “猪队友”?

    在汽车科技的赛道上,辅助驾驶功能就像是一位突然蹿红的明星,吸引着无数车迷的目光。它号称能让驾驶变得更轻松、更安全,可这到底是老司机的得力助手,还是关键时刻掉链子的 “猪队友” 呢?今天,咱就来唠唠这神奇又有点让人捉摸不透的辅助驾驶。 想象一下,你开着车在高速公路上长途跋涉,太阳明晃晃地照着,路面热气腾腾,你的眼皮开始打架。这时候,辅助驾驶功能就像一位贴心的副…

    2025-09-09
    11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