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不是找眼镜,而是摸枕头旁边的手机 —— 这大概是当代人最统一的起床仪式。指尖在屏幕上划开解锁界面的瞬间,仿佛给身体按下了启动键,先扫一眼朋友圈有没有新动态,再刷两条短视频醒醒神,最后才慢悠悠坐起来穿衣服。要是哪天醒来没摸到手机,整个人都会陷入一种莫名的恐慌,就像出门忘穿鞋子一样别扭,连走路都觉得不踏实。
手机现在早就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了,它更像个能揣在兜里的 “万能百宝箱”。想吃火锅不用出门找,打开外卖软件手指点点,半小时就能有人敲门送上门;想买件新衣服不用逛商场,对着手机屏幕左滑右滑,看上的款式一键下单,几天后就能收到快递;就连跟朋友约着去看电影,也不用提前去影院排队买票,手机上选好座位付完钱,到点直接扫码进场就行。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手机有电、兜里有钱,一个人能在房间里待上三天三夜不出门,还能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不过手机这东西也挺 “折磨人”,尤其是刷短视频的时候,总觉得 “再看一个就放下”,结果一看就停不下来。有次我本来打算睡前刷十分钟视频放松一下,结果越刷越精神,等反应过来的时候,窗外天都快亮了,第二天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去上班,同事见了都忍不住调侃我是不是昨晚去 “拯救银河系” 了。还有时候明明只是想查个天气预报,结果点开软件后被推送的新闻吸引,等把新闻看完才发现,自己早就忘了一开始要做什么,这种 “手机失忆症” 大概每个经常用手机的人都深有体会。
拍照功能绝对是手机最让人又爱又恨的设计之一。出去玩的时候,看到好看的风景想拍下来留念,看到好吃的美食也想拍下来发朋友圈,就连走在路上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几张。可有时候拍着拍着就变了味,明明是跟朋友一起聚餐,结果大家都拿着手机对着饭菜拍照,等照片修完发完朋友圈,菜都快凉透了。更有意思的是,拍照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拍得不好看,反复调整角度、滤镜,拍了几十张才选出一张满意的,可等过段时间再翻出来看,又觉得当初的审美简直 “一言难尽”,忍不住想把照片删掉重新拍。
手机还经常充当 “背锅侠” 的角色。有时候跟别人聊天,明明是自己打字太快打错了字,却会下意识地说 “都怪手机键盘不好用”;有时候手机没电自动关机,错过了重要的消息,就会抱怨 “手机电池太不耐用了”;甚至有时候自己不小心把手机摔了,还会对着手机 “吐槽” 几句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其实仔细想想,这些事儿跟手机一点关系都没有,全是自己的问题,可每次还是会忍不住把责任推给手机,谁让它是我们每天最亲密的 “小伙伴” 呢,不跟它 “计较” 跟谁 “计较”。
现在很多人都有 “手机依赖症”,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把手机带在身边,就连上厕所都得拿着手机,仿佛离了手机就没法正常生活。有次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妈妈做饭的时候发现盐没了,让朋友去楼下超市买一袋,结果朋友出门的时候忘了带手机,刚走到楼下就又跑了回来,说没有手机心里不踏实,就算买盐这种小事也得带着手机。还有一次我在地铁上看到一个人,因为地铁里信号不好,手机刷不出内容,急得在车厢里来回踱步,那焦急的样子,就像丢了什么贵重物品一样。
不过手机也不是只有让人头疼的地方,它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比如以前交水电费、燃气费,都得专门跑到营业厅去排队,有时候排了半天队还会遇到系统故障,白跑一趟。现在有了手机,不管是交水电费、燃气费,还是交话费、物业费,只需要在手机上点几下,几分钟就能搞定,省时又省力。还有以前跟远方的亲戚朋友联系,只能靠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现在可以通过手机视频聊天,不管相隔多远,都能面对面交流,就像亲人朋友就在身边一样。
手机里存着我们太多的回忆和秘密,相册里有家人朋友的照片,聊天记录里有跟爱人的甜蜜对话,备忘录里写着自己的小目标和小情绪。有时候晚上睡不着觉,会忍不住翻开手机里的旧照片、旧聊天记录,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不知不觉中,心情就会变得平静下来。可有时候也会因为手机里的内容而烦恼,比如不小心把重要的聊天记录删掉了,或者手机里存的照片太多,导致手机卡顿,这时候又会忍不住抱怨手机 “不争气”。
总的来说,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乐,也让我们陷入了依赖和烦恼。但不管怎么说,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的 “电子器官” 一样,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抱怨手机带来的麻烦,不如学会合理使用手机,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而不是被它 “绑架” 了生活。毕竟,手机只是一个工具,真正能决定生活质量的,还是我们自己。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手机:当代人离不开的 “电子器官”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