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教育圈的新潮流,教育信息化绝对是近几年最热闹的 “显眼包”。它就像给传统课堂装了个超级大脑,以前老师拎着粉笔盒满教室转的场景,现在变成了对着平板电脑划拉几下就能让知识点 “活” 起来。不过这股潮流涌来的时候,可没少让老师们上演各种让人捧腹的 “翻车现场”,也让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多了不少欢乐段子。
李老师是初中数学组的 “老江湖”,教龄比班里大多数同学的年龄还大。自从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要求用智慧教学平台上课,他的 “数字化转型” 之路简直像刚学骑自行车的小朋友,跌跌撞撞笑料百出。第一次用在线答题功能时,他想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结果手忙脚乱点错了按钮,把隔壁班的作业列表投屏到了自己班的大屏幕上,屏幕上满屏 “王小明同学未交作业” 的红色提醒,让底下学生笑得前仰后合,李老师自己也红着脸挠头:“哎呀,这平台还知道帮我‘跨班执法’呢!”
不光是老师,同学们在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也贡献了不少让人笑到拍腿的故事。初三(2)班的张昊同学,平时总爱上课偷偷玩游戏,自从老师用了在线课堂互动系统,他的 “小聪明” 彻底失灵了。有一次老师发起随机点名连麦,张昊正低头刷短视频,没注意到自己被选中,结果镜头里出现的不是他认真听讲的样子,而是手机屏幕上蹦跶的卡通角色,还伴随着 “游戏胜利” 的欢快音效。全班瞬间炸开了锅,连老师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张昊则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从那以后,他上课再也不敢轻易走神了。
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改变,可不止这些让人捧腹的小插曲,它还悄悄改变着课堂的 “打开方式”。以前上实验课,生物老师只能拿着标本在讲台上展示,后排的同学连标本的细节都看不清楚,只能靠想象。现在有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同学们通过电脑就能 “亲手” 操作各种实验,从细胞分裂到光合作用,每一个过程都清晰可见,还不用担心操作失误导致实验失败。有一次做 “模拟人体消化系统” 实验,调皮的王小丫同学故意把食物的消化顺序弄反,结果屏幕上出现了一堆搞笑的动画提示:“同学,你的胃表示抗议啦,食物可不是这么‘旅行’的哦!”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的同时,也牢牢记住了正确的消化流程。
就连批改作业这件事,也因为教育信息化变得有趣起来。以前老师批改作业,除了打勾打叉,最多写几句 “继续努力”“注意格式” 的评语,同学们早就看腻了。现在用了智能作业批改系统,老师不仅能快速找出作业中的错误,还能给同学们发各种有趣的表情包评语。数学老师王老师就特别喜欢用表情包,学生作业全对,他会发一个 “比心” 的表情包;作业有小错误,就发一个 “加油,再细心点就完美啦” 的表情包。有一次班里的 “马虎大王” 刘乐乐,把 “3.14” 写成了 “31.4”,王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同学,π 表示它被你放大了 10 倍,有点‘受宠若惊’哦,下次可别再让它‘膨胀’啦!” 刘乐乐看到评语后,既不好意思又觉得好笑,之后做题再也没犯过这种低级错误。
当然,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 “小麻烦”。有一次学校组织线上家长会,负责主持的赵老师提前半小时就开始调试设备,可到了会议开始的时候,麦克风突然没了声音。赵老师急得满头大汗,对着屏幕比划半天,家长们却只能看到她手忙脚乱的样子,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赵老师,您是在表演哑剧吗?”“我们听不到声音呀!” 后来技术老师赶来帮忙,才发现是赵老师不小心按到了麦克风的静音键。恢复声音后,赵老师红着脸跟家长们道歉,家长们却纷纷表示理解:“没事没事,赵老师,我们都知道您是太紧张了,这信息化的东西,有时候确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 “新玩法” 走进了校园。有的学校开设了 “云端兴趣班”,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绘画、编程、英语口语等各种兴趣课,不用再受班级和场地的限制。有一次 “云端绘画班” 上课,老师让大家画 “未来的学校”,同学们的作品五花八门,有的画了会飞的教学楼,有的画了能自动批改作业的机器人老师,还有的画了可以随时切换场景的虚拟教室。老师把这些作品汇总到线上展厅,让全校同学投票评选 “最佳创意奖”,热闹程度一点不亚于线下活动。
还有的学校利用教育信息化,开展了 “跨校互助学习” 活动。城市里的学校和偏远山区的学校通过在线课堂连接起来,城里的老师给山区的同学们上有趣的英语课,山区的同学们则给城里的小伙伴分享山里的新鲜事。有一次山区的李小花同学,在课堂上给城里的同学们展示自己家种的苹果树,还热情地邀请大家:“等苹果熟了,我请你们吃最甜的苹果!” 城里的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还纷纷在屏幕上留言:“好呀好呀,我们也想看看山里的苹果树!” 这种跨越地域的互动,不仅让知识传递得更远,也让孩子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教育信息化就像一场充满惊喜的探险,一路上有欢笑,有意外,也有满满的收获。它让严肃的课堂变得活泼有趣,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也让教育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或许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教育新场景:可能是戴着 VR 眼镜就能 “走进” 历史现场,可能是人工智能老师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定制学习计划,也可能是同学们通过云端就能和世界各地的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学习项目。
那么,当教育信息化的脚步越走越快,我们的课堂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变化?老师们还会解锁哪些新的 “教学技能”?同学们又能在这个充满科技感的学习世界里收获哪些不一样的快乐?这些答案,还在等着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当黑板遇上云端:教育信息化的那些爆笑日常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