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洒在星辰电子厂的 PCBA 加工车间里。车间内机器运转的细微声响交织成独特的节奏,操作工李师傅穿着蓝色工装,正小心翼翼地推着物料车走向第一站 —— 物料检测区。今天要加工的是一批用于医疗监护仪的控制板,这类产品对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远超普通消费电子,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李师傅停下物料车,打开密封的防静电包装袋,将一张张印有密密麻麻元件标识的 BOM 表铺在检测台上。桌上整齐排列着电阻、电容、芯片等元器件,这些看似小巧的零件,每一个都肩负着关键使命。他拿起一个贴片电容,对着强光仔细观察,电容表面的参数标识清晰可见,边缘没有丝毫破损。接着,他又拿起专用测量工具,对几个关键元器件的参数进行抽样检测,屏幕上跳动的数值都在标准范围内,他紧绷的嘴角微微上扬,在检测记录表上认真写下 “合格” 二字。
![PCBA 加工车间物料检测环节,操作工正在使用专业工具检测元器件参数,桌上整齐摆放着各类电子元件和 BOM 表]
完成物料检测后,李师傅将合格的元器件和 PCB 板一同送往 SMT 贴片车间。车间里,三台大型贴片机整齐排列,机械臂在程序的控制下灵活运转。技术员小张正盯着电脑屏幕,对贴片机的参数进行最后的调试。“这批芯片引脚间距只有 0.3 毫米,贴片精度必须控制在 ±0.05 毫米以内。” 小张一边说着,一边用鼠标调整着机械臂的移动轨迹。他从事 SMT 技术工作已经八年,经手的 PCBA 板不下十万块,却依然保持着最初的严谨。
调试完成后,小张按下启动按钮,贴片机开始有条不紊地工作。送料器将元器件精准送到吸取位置,机械臂上的吸嘴轻轻吸起元器件,在视觉系统的引导下,准确贴装到 PCB 板的指定焊盘上。整个过程如同一场精密的舞蹈,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李师傅在一旁观察着,他知道,贴片环节的精度直接影响后续焊接质量,哪怕一个元器件偏移 0.1 毫米,都可能导致整个控制板失效。
两个小时后,第一批贴好元器件的 PCB 板被送入回流焊炉。炉内的温度按照预设的曲线逐步升高,从预热区的 150℃到焊接区的 250℃,再到冷却区的室温,每一个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都经过反复测算。技术员小王守在炉边,不时查看温度监控屏幕上的数据。“回流焊的温度曲线就像做菜的火候,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小王笑着说。他曾经因为一次温度曲线设置失误,导致一批 PCBA 板出现虚焊,那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细节的重要性,从此再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PCB 板从回流焊炉出来后,表面的焊锡膏已经融化成光滑的焊点,元器件牢牢固定在 PCB 板上。接下来,这些 PCBA 板被送到 AOI 检测区进行外观检测。AOI 检测设备的镜头缓缓扫过 PCBA 板表面,屏幕上实时显示出检测图像,任何虚焊、漏焊、桥连等缺陷都无所遁形。检测员小陈专注地盯着屏幕,她的眼睛因为长时间注视屏幕而有些发红,却依然不敢有丝毫放松。“医疗设备的控制板容不得任何缺陷,哪怕一个微小的虚焊点,都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小陈说,她每天要检测上千块 PCBA 板,每一块都要经过三次仔细检查,确保没有任何遗漏。
经过 AOI 检测合格的 PCBA 板,还要进行手工插件和波峰焊接。对于一些不适合贴片的大型元器件,比如连接器、变压器等,需要人工进行插件。操作工老赵戴着放大镜,将一个个连接器精准插入 PCB 板的插孔中。他的手指因为常年插件而有些变形,却依然灵活自如。“手工插件虽然效率不如机器,但能处理一些特殊规格的元器件,保证每一个插件都牢固可靠。” 老赵一边说着,一边用镊子轻轻调整着连接器的位置,确保引脚完全插入插孔。
插好元器件的 PCBA 板被送入波峰焊炉,炉内的液态焊锡形成一道平滑的锡波,PCBA 板经过锡波时,插孔内的焊锡膏融化,将元器件引脚与 PCB 板焊盘牢牢焊接在一起。波峰焊炉旁的技术员小刘时刻关注着锡波的高度和温度,他每隔半小时就会用专用工具测量一次锡波参数,并记录在表格中。“波峰焊的锡波高度和温度必须保持稳定,否则很容易出现焊接缺陷。” 小刘说,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处理过多少次波峰焊的异常情况,每一次成功解决问题,都让他对这份工作多了一份热爱。
完成波峰焊接的 PCBA 板,还要进行 ICT 测试和功能测试。ICT 测试主要检测 PCBA 板上元器件的焊接质量和电气性能,通过探针接触 PCB 板上的测试点,快速判断是否存在短路、断路、元器件参数异常等问题。测试员小孙将 PCBA 板放在测试夹具上,按下测试按钮,仪器屏幕上很快显示出测试结果。“ICT 测试就像给 PCBA 板做体检,能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 小孙说,他曾经通过 ICT 测试发现一批 PCBA 板上的电阻参数异常,避免了这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后续环节。
ICT 测试合格后,PCBA 板进入功能测试环节。测试工程师小李将 PCBA 板连接到专用的测试工装,模拟医疗监护仪的实际工作环境,对控制板的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检测。他逐一测试控制板的信号采集、数据处理、通讯传输等功能,每一项测试结果都要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功能测试是 PCBA 加工的最后一道关口,只有通过这项测试,控制板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小李说,他曾经为了测试一个控制板的通讯功能,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直到找到问题所在并解决。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加工和检测环节,这批医疗监护仪控制板终于完成了 PCBA 加工。当最后一块合格的控制板被打包好,准备送往医疗设备组装厂时,车间里的工人们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师傅看着这些承载着大家心血的控制板,心中充满了自豪。他知道,这些控制板将被安装在医疗监护仪上,走进医院的各个病房,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在星辰电子厂,这样的 PCBA 加工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从物料检测到最终的功能测试,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工人们的汗水和智慧。他们或许不是什么高科技人才,却用自己的专业和严谨,守护着每一块 PCBA 板的质量。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才让更多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子设备得以诞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着有力的支持。PCBA 加工看似是一个技术性的过程,但背后却充满了人情味,每一块合格的 PCBA 板,都是工人们责任心和工匠精神的见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块医疗设备控制板的 PCBA 加工之旅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