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黄土坡上,老周的胶鞋踩过三十年晨霜。作为延长油矿的老采油工,他闭着眼都能摸到井口的每颗螺丝,指腹的老茧是与抽油机磨合出的印记。那些年井场的灯光总比星光亮,轰鸣声里藏着十里八乡的生计,他常对着转动的驴头念叨:“这铁疙瘩,养活了咱三代人。”
2018 年的伏天格外漫长,抽油机的 “喘息” 越来越频繁。技术员小杨蹲在井边调仪表,额角的汗滴在检测仪上,屏幕里的数字跳得人心慌。“周师傅,这口井的采收率只剩 12% 了,再采下去成本都收不回。” 老周摸了摸发烫的油管,金属的温度烫得掌心发麻,远处山坡上的老井架歪歪斜斜,像群垂暮的老人。
小杨带来的图纸在井场的石板桌上摊开时,老周以为是新的抽油机设计图。直到看见密密麻麻的蓝色方块围着油井排列,他才皱起眉头:“这是啥?太阳能板?咱这是油矿,不是发电站。” 小杨没急着解释,掏出手机点开视频 —— 戈壁滩上的光伏板连成海洋,阳光流过电池板,变成电缆里跳动的电流。
改造工程启动那天,老周特意穿了洗得发白的工装。吊车将光伏板吊上山坡时,他站在老井架下仰头看,金属支架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与抽油机的铁锈色形成鲜明对比。“这东西能顶用?” 他踢了踢脚边的碎石,小杨递来一个便携式检测仪:“您看,咱这地方年日照 3000 小时以上,比抽油机靠谱多了。”
第一个月的电费单送来时,老周反复看了三遍。原本每月近万元的柴油发电机开销,如今只剩几百块的并网服务费。更让他意外的是,光伏板下的杂草长得格外旺盛,小杨说这是 “板下植被恢复技术”,既能保水又能养羊。年底核算时,井场不仅实现了能源自给,多余的电还卖了两万多块。
变故发生在第二年春天。一场沙尘暴席卷黄土坡,老周一大早往井场跑,远远看见光伏板被沙尘覆盖,心里咯噔一下。可走近了才发现,自动清洗装置正顺着轨道来回滑动,清水流过光伏板,蓝色的面板渐渐露出本来面目。“这玩意儿比咱能扛。” 他摸了摸冰凉的面板,想起当年沙尘暴把抽油机皮带刮断的场景,突然觉得这新伙计确实可靠。
村里的老王头是最先找上门的。他家的养羊场总因为电压不稳烧电机,听说老周的井场装了光伏,特意来请教。小杨帮着设计了小型光伏系统,三个月后老王头拉着老周看电表:“以前每月电费千把块,现在基本不花钱,还能给小羊羔烘暖棚。” 消息传开,周边的果园、大棚都陆续装上了光伏板,黄土坡上渐渐铺开一片蓝色的 “庄稼”。
2021 年的冬至,老周收到了一张特殊的证书 —— 井场被评为 “零碳示范采油点”。那天他请大伙吃羊肉面,酒过三巡,有人提起当年的柴油味,老周咂咂嘴:“现在闻着光伏板的塑料味,倒觉得舒坦。” 小杨笑着补充:“咱们这是‘油气 + 光伏’的综合开发模式,全国都在推广呢。”
去年秋天,老周的儿子周磊从能源学院毕业,主动回了井场。小伙子带来了更先进的智能监控系统,手机上就能查看光伏板的发电数据。“爸,咱们还能搞储能电站,晚上也能卖电。” 周磊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图,老周凑过去看,红色的发电曲线与黑色的用电曲线在屏幕上交织,像两条缠绕生长的藤蔓。
如今站在山坡上远眺,老周总能想起三十年前第一次上井的场景。抽油机还在缓慢转动,但不再靠柴油驱动,光伏板反射着阳光,把影子投在抽油机的铁锈上。山脚下的村里,新能源路灯亮到深夜,电动车的充电桩前排起了长队。他掏出烟盒,又想起小杨说的 “绿色发展”,索性把烟塞回口袋 —— 毕竟,清新的空气比烟味更值得珍惜。
能源的故事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当抽油机的轰鸣声与光伏板的电流声在黄土坡上共鸣,当老手艺与新技术在井场相遇,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正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与能源相处的新篇章。那些蓝色的光伏板下,不仅生长着电流,更生长着对未来的希望。
常见问答
- 陕北地区发展光伏能源有哪些天然优势?
陕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数可达 2800-3200 小时,光照资源丰富且强度大;同时地势开阔平坦,多闲置荒地、坡地,适合大规模光伏阵列铺设,土地成本相对较低。
- 老旧油井改造成 “油气 + 光伏” 模式难度大吗?
难度相对可控。改造多采用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模式,无需对原有采油设备进行大规模改动,只需配套建设光伏支架、逆变器及储能装置;且现有油井场地周边通常有闲置空间,可直接利用原有电网设施并网。
- 光伏板在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容易损坏吗?
工业级光伏板具备较强的抗风、防尘性能,常规产品可抵御 12 级大风,表面采用防反射涂层能减少沙尘附着;配合自动清洗系统和定期维护,沙尘暴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可控制在 10% 以内,且极少出现物理损坏。
- 小型光伏系统适合农村哪些生产场景?
非常适合养殖大棚的恒温控制、果园的灌溉抽水设备、农产品加工的小型机械供电等场景;其分散式布局灵活,可根据用电需求定制装机容量,还能通过并网实现多余电量出售增收。
- “零碳示范采油点” 需要满足哪些核心条件?
核心是实现能源消耗的碳中和,需满足采油过程中所用能源 100% 来自可再生能源(如光伏、风电),同时配套碳捕捉或植被恢复等固碳措施,最终实现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油井旁的光伏海:老周的能源新生 https://www.dachanpin.com/a/tg/5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