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码头曾碧波创业心得:行业趋势不等于“资本趋势”

  怎么实现“目标”

  但资本我认为,确实不是创业者需要去敬畏的,资本要的也不是你所谓的“敬畏”。资本更多是创业者需要去感激的,和资本之间的信约是需要创业者去遵守的。创业者最需要敬畏的,是他自己所在市场,是自己客户,以及世间的天理与道德底线。所以我认为马云那句话特别对: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资本第三。

  很多创业者,他如果说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就是要开宝马,要住小洋房,出差要做头等舱,除非他是一个富二代自己钱包丰厚无比,那他很可能,就没法在资本寒冬里坚持;但如果你是个典型的“光脚不怕穿鞋”的人,你其实没什么可以失去。所以我这里讲的“个人承载能力”,是指你需要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说你这个生意的 Model,对现金流要求是高还是低。

  第二个衡量因素是“微观”,也就是指:你个人的承载能力,你自己是否能承载那么久。个人承载能力包括自己的心力、家庭、身体,以及对成就对金钱对享受的价值观。也举个最简单例子,我回国创业四年多,一个高大上的硅谷海归 MBA,所谓“电商精英”却一直保持非常屌丝的创业状态,一家四口,每月拿一万人民币在上海过着日子。如果说,我很清楚我的家庭是不支持的,我很清楚我是无法忍受这种巨大落差的,我也会放弃。那我没放弃,为什么?因为我和我的家庭很清楚我们很享受这种状态,很满足当时那种充满希望的状态,也很清楚我们可以随时赚钱,很清晰感受到我们做的事正在改变很多人的生活,那为什么要放弃?

  和投资者关系

  我相信真正有格局的投资人,在看到我那封邮件时,不会觉得是被“冒犯”,他看到的,应该是一个创业者的契约精神,坚持和前行的勇气。但是,当少数投资人胸怀比较小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可能会是:这个创业者怎么能这么不敬畏资本。

  当然,创业者面临的一个巨大障碍和挑战就是融资。这个问题,我觉得创业者最需要具备的一个素质和品质是:你要比你的投资人,更懂自己所在行业,更了解你的客户,更清楚你面临的风险和竞争。在融资和创业过程中,创业者要时刻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你是不是最懂这个行业?第二,你是不是足够敬畏你客户?创业者需要在这两个问题上非常自信和聚焦,而不需考虑其它太多因素,事实上我觉得,如果有投资人,仅仅是因为觉得自己被创业者“冒犯”了而没有做出投资,那对创业者来说,你应该巴不得他不投资你。

  因为生意模式这种东西,它其实是可以自我优化的,创业者对资金的需求,大部分时候可以调整,生意模式在不同阶段,需要适用不同现实条件和外部环境,比如我们 2013 年底拿到 A 轮投资前,洋码头整个就是一“水下三千米”状态,我用了很轻很轻的模式去做,当时在美国,我们只有 4 个小的仓库,因为要存活下去,当时我们很清楚移动互联网布局是关键,没有足够资金情况下,我们照样审慎小心推进移动端扫货神器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作为创业者,永远记得生意模式,战略布局和业务推进本身,它其实是创业者自身对环境的适应和生存能力以及在推进业务发展节奏的把握能力,这是创业者核心能力之一,它和你是否选择坚持无关。

  使命感和驱动力

  但这种“使命感”,我还是要强调一下:它一定不是来自资本对你的认可;也一定不是来自短期内,媒体对你的报道和镁光灯;一定不是你的人前人后屌丝逆袭的快意江湖和人前显贵。这种使命感和驱动力,它往往是来自:你所处行业和客户,是否因为你发生了变化,哪怕是那么一丝丝一点点和微不足道。说句老实话,真的这么多年,每次我遇到的最大感动,都是来自客户,来自刚才我说的你的产品是否真给你客户生活带来改变。所以作为创业者,如果你在成就你客户上,一直找不到“High”点的话,那确实就得早点关门,因为你迟早是会迷失你自我的。

  第一,记得作为创业者,你的所有变化都是被困难逼出来的,因为你要创业,创业追求的是结果,而这个结果,就会不断反过来逼迫你,你会被逼到必须做到以前你做不到的那些事;

  再说个我自己的例子。前几个月,我参加了一个人力资源行业的大型聚会,此前,我从没参加过一个 900 多人以上规模论坛,然后那次,我要在那做个演讲,目的就是要吸引更多行业人才加入洋码头。当时那个场合灯光还特别闪,各种铺设,搞得我压力巨大也非常紧张,我要在上台前 5 分钟内做决定,我以什么风格去做这个演讲,我很清楚,我完全可以言之无物混混也就混过去,然后开始前,我就在那不停上厕所,因为我内心很紧张。但非常真实的是:我当时想的,压根就不是自己,我满脑子想的场景,是我们 HR 部门的人,为完成招聘目标,他们电话机上数字键盘都打模糊掉,想的是我们所有业务线都在抱怨研发资源不够的那种绝望眼神,我这个时候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豁出去,登台亮相搞定下面 900 多个听众,让他们知道洋码头值得他们考虑加入,因为我很清楚:现在互联网牛逼人才选择去哪家公司,很多时候,看的就是创始人的精神气质。

  一方面是“宏观”。所谓宏观,是指你对你身处行业的一个判断。就是这个行业,它宏观趋势是什么?注意:这个趋势一定不是指“资本趋势”,包括我对“风口”的理解,也不是指资本风口,而是指行业宏观趋势的风口。换句话说,我认为创业者坚持与否,是件和资本无关的事,它绝不是说,噢现在资本好,我要再坚持一下,也绝对不是说呀现在资本很冷,那我要早点放弃。

  伟大投资人的价值点,是在怎么通过成就一个合适的创业者来成就伟大的事业;而创业者的价值点,是怎么看自己所服务的客户和行业,来成就一个产业或事业。换句话说,得不得罪投资人,不是创业者看问题最重要角度,相反创业者最需考虑也最不能得罪的,是他的客户,是他身处行业要求的规律,及跟着他打拼江山的团队兄弟。

  我和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相识于 6 年前的硅谷。其中,一个细节他给我留下印象深刻,有次他约了几个朋友,我们说好在某地见,But that day is not Lynn’s Day,暴雨加上各种车的原因,我竟然迟到 45 分钟还在路上。结果,曾同学给我打了个电话:“这边已经结束,你可以回去了。”真有劲哈哈,我其实特别 Respect 有自己 Rules 的人。但人有主见,也易遭遇舆论风波,今年初,曾碧波“邮件门”惊动整个中国创投圈,我当时想:真的是我认识中的那个@曾碧波。这两天,恰逢曾碧波身处洛杉矶,我特别想请他谈一谈创业这 6 年,最想送给我们后台创业者朋友的话。以下是曾碧波主要谈到的四点,Enjoy。

  这话听上去好像很虚,但确实是这样,比如今晚和你在通电话的这个“我”,和一年前那个和你说话的“我”,可能就不太一样。我每年,都在发生很显著改变,可以说每个创业者,他每年都肯定在发生剧烈变化,因为每月每天甚至每时每刻,他其实都是在对“自我”进行非常大胆、勇敢和需要魄力地反思,创业者需要有这个魄力,经常去反思自己之前的预判和经验,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调整,甚至是是否需要完全颠覆。

  第二,你一定要完全忘掉你自己,因为你从创业第一天,你就已经不是你自己,你已经是,也必须是在代表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一个公司。这非常现实,因为所有人看到创始人,这个创始人,他一定就是某个公司的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洋码头曾碧波创业心得:行业趋势不等于“资本趋势” https://www.dachanpin.com/a/cyfx/26352.html

(0)
上一篇 2023-05-23 07:42:09
下一篇 2023-05-23 07:49:25

相关推荐

  • “创青春·创富中国行”活动走进湖南宁乡

    创业青年王建益讲述创业心得 视频新闻 叶锋, 2006年毕业于英国密德塞克斯大学,获货币银行金融学硕士学位。现任长沙江城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搏浪沙水工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辗转商海多年后,叶锋发现,要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必须投身于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发展,长沙市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于是,叶锋又…

    创业分享 2023-06-06
    78
  • 王思聪说共享充电宝能成就吃翔!这个创业公司却1月融资4亿,陈欧“代言”…

      聚美优品入局共享充电行业,更像是财务投资,只要行业爆发,先入局的优势就体现出来。陈欧素以营销见长,这不迅速就弄出个大新闻。    凭什么是现在   可借走式移动电源中又区分为大机柜(代表“来电”)和小机柜(代表“街电”),这就造成了应用场景的根本性区别。来电科技是大机柜、街电科技是小机柜。   凭什么是街电?   共享充电行业有什么优势,为什么现在会火?…

    创业分享 2023-05-24
    75
  • 创业明星重返母校分享就业与创业经验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

    创业分享 2023-05-23
    53
  • 话题:精准抢点央行定向降准利好 北上资金大幅增配创业板

    话题:精准抢点央行定向降准利好 北上资金大幅增配创业板   精准抢点央行定向降准利好,北上资金本周罕见大幅增配创业板,还迅速抢筹这些超跌股!(附名单)  来源:e公司官微  端午节收假后,受到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等影响,A股出现下挫,创业板周内收跌5.6%,互联互通市场再度降温,成交金额连续第四周下 点击查看原文 更多投资参考 回复 0 条,有 0 人参与 禁止…

    创业分享 2023-05-17
    171
  • 中国创业者品牌导师孙晓岐:“没有能力”的人创业更容易成功

    往往有能力的人创业很难成功,而恰恰是没有能力的人创业很容易成功。相信这个观点一弹出来,就一定会有很多的争议,但没有关系。你可以看一下创业教练孙晓岐的分享,再谈谈感受。 二十多年来,孙晓岐老师的团队服务过成千上万个创业者和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商道,他们看过无数个成功失败的案例,才找到一些规律来这里跟大家分享。为什么说能力强的人创业很难成功? 首先,不管是创业的老板…

    创业分享 2023-05-12
    5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