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业,可能有人会觉得离自己挺远,无非就是电视里看到的大片农田,或者菜市场里摆着的新鲜蔬菜。但其实啊,农业早就悄悄融入了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每天吃的第一口早餐,到阳台角落里种的几盆小青菜,都藏着农业的小秘密。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这些接地气的农业事儿,让咱们一起发现原来农业这么有意思,一点都不枯燥。
先说说家里餐桌上的食材吧,咱们每天吃的大米、面粉、蔬菜、水果,每一样都离不开农民伯伯的辛苦付出。就拿咱们常吃的大米来说,可不是从超市货架上拿下来就能直接煮的,它得经过好几个重要步骤。首先得在合适的季节把稻种播撒到育苗田里,等小秧苗长到一定程度,再一棵一棵移栽到水田里。之后还得按时浇水、施肥、除虫,看着稻子从绿油油的秧苗慢慢长成金黄的稻穗,这个过程少则几个月,多则大半年。等稻穗成熟了,还得收割、脱粒、晾晒,最后才变成咱们熟悉的白花花的大米。每次想到这些,再端起饭碗的时候,就会觉得每一粒米都特别珍贵,可不能随便浪费。
除了这些咱们每天都要吃的主食,家里阳台或者小院里的种植也算是农业的 “迷你版” 了。现在很多人喜欢在阳台种点小番茄、小辣椒,还有各种绿叶蔬菜,比如生菜、油麦菜。我邻居王阿姨就特别喜欢在阳台种菜,她家阳台不算大,但被她收拾得满满当当,几个泡沫箱子装满了土,里面种着小番茄和黄瓜,还有几盆香菜和香葱。每次做饭缺个调味菜,她就到阳台摘一把,新鲜又方便。有一次我去她家串门,她还热情地给我摘了几个刚熟的小番茄,咬一口,酸甜多汁,比超市买的好吃多了。王阿姨说,种菜不仅能吃到新鲜蔬菜,还能打发时间,看着种子发芽、长大、结果,特别有成就感。
其实不光是城市里的阳台,农村的小院更是农业的 “小天地”。很多农村家庭的院子里,都会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春天的时候,院子里的桃树、李树开花了,粉的、白的花朵挂满枝头,特别好看;夏天的时候,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青绿色的葡萄,等到成熟的时候,紫莹莹的,让人垂涎欲滴;秋天就更热闹了,玉米棒子挂在屋檐下,金黄的南瓜躺在院子角落,还有红彤彤的辣椒串成串,整个院子都充满了丰收的气息。我小时候在农村外婆家待过一段时间,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夏天的傍晚,搬个小板凳坐在葡萄架下,听外婆讲故事,偶尔摘一颗成熟的葡萄放进嘴里,那种甜蜜的味道,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说到农业,就不得不提那些帮助农民干活的 “好帮手”。以前农民种地全靠人力,耕地用牛拉犁,收割靠镰刀,不仅辛苦,效率还低。现在不一样了,各种农业工具越来越先进,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比如耕地的时候,有专门的拖拉机,后面带着犁耙,一会儿就能把一大片地耕好;播种的时候,有播种机,能精准地把种子播撒到土里,还能控制好行距和株距;收割的时候就更方便了,联合收割机在田里一走,稻子、小麦就能直接变成颗粒,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人工收割、脱粒了。我去年秋天去农村亲戚家,正好赶上他们收玉米,看到一台玉米收割机在田里工作,机器开过的地方,玉米棒子就被摘下来,秸秆还能被粉碎还田,特别高效。亲戚说,以前收一亩玉米,几个人得忙活好几天,现在有了收割机,半天就能收完,省了不少力气。
不过,农业也不是光靠工具就行,还得讲究方法和技巧。就拿种菜来说,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施什么肥,都有讲究。比如种生菜,适合在春秋季节播种,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容易发芽;浇水也不能太勤,不然根部容易烂掉;施肥的话,用腐熟的有机肥比化肥更好,种出来的生菜更鲜嫩。还有种番茄,等番茄苗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得给它搭架子,让它顺着架子往上长,不然果实长多了会把枝条压断。这些小技巧都是农民们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特别实用。我之前跟着王阿姨学种小番茄,一开始没搭架子,结果番茄苗长得乱七八糟,结的果子也少,后来按照她教的方法搭了架子,番茄苗长得又直又壮,结的果子也多了不少。
农业还跟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民们常说 “看天吃饭”,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如果当年风调雨顺,雨水充足,阳光正好,庄稼就长得好,收成也会不错;可要是遇到旱灾、水灾或者冰雹,庄稼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可能颗粒无收。我记得有一年夏天,外婆家那边遇到了旱灾,连续一个多月没下雨,田里的玉米叶子都干得卷了起来,玉米棒子也长得又小又瘦。外婆每天都去田里浇水,可家里的水井水量有限,根本浇不过来,看着辛苦种的玉米变成这样,外婆特别心疼。后来幸好下了一场大雨,才缓解了旱情,不然那一年的收成肯定特别差。所以说,农民种地真的不容易,不仅要付出辛苦劳动,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除了种植庄稼和蔬菜,养殖也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农村家庭会养一些鸡、鸭、鹅,还有猪、牛、羊。养这些家禽家畜,不仅能给自己家提供肉、蛋,多余的还能拿到市场上去卖,增加一些收入。我外婆家以前就养了十几只鸡,每天早上都能捡到几个鸡蛋,外婆会把新鲜的鸡蛋留给我吃,说小孩子吃鸡蛋有营养。那些鸡都是散养在院子里的,平时会自己找虫子吃,偶尔外婆也会给它们喂点玉米、麦麸。这样养出来的鸡肉特别香,鸡蛋的蛋黄也特别黄,比超市里卖的饲料鸡和鸡蛋好吃多了。不过养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得按时给它们喂食、清理粪便,还得注意预防疾病,要是家禽家畜生病了,不仅会影响生长,严重的还会死亡,给家里带来损失。
现在很多地方还发展起了特色农业,就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种植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比如有的地方适合种茶叶,就大规模种植茶树,发展茶叶产业;有的地方适合种水果,就种各种各样的水果,还搞起了采摘园,让游客自己去采摘,既增加了农产品的销量,又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我去过一个以种草莓闻名的小镇,那里有很多草莓大棚,每到草莓成熟的季节,就会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走进草莓大棚,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挂在藤蔓上,特别诱人,游客们可以一边采摘一边品尝,还能拍照打卡,玩得不亦乐乎。当地的农民说,搞采摘园比单纯卖草莓收入高多了,而且还能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草莓种植,打响当地的草莓品牌。
农业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小知识,比如咱们吃的土豆,其实是它的块茎;红薯是块根;而洋葱和大蒜则是鳞茎。还有咱们常吃的香蕉,其实是草本植物结的果实,并不是树结的,因为香蕉的茎没有木质化,属于草本植物。这些小知识可能平时大家都没注意到,但了解之后会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像我之前一直以为香蕉是长在树上的,后来才知道原来香蕉树其实是草本植物,当时还觉得特别惊讶,原来农业里还有这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儿。
说了这么多关于农业的事儿,相信大家对农业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其实农业离我们一点都不远,它就在我们每天的饮食里,在我们身边的花草果蔬里,甚至在我们闲暇时的兴趣爱好里。农业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生活必需的物资,还承载着很多人的回忆和情感,比如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家乡田野的记忆,城市里人们在阳台种菜的乐趣。希望大家以后在吃到新鲜的农产品时,能多想想背后农民们的辛苦付出,珍惜每一份粮食和蔬菜,也能多关注身边的农业,发现更多农业带来的美好和乐趣。毕竟,农业是咱们生活的基础,也是咱们身边最接地气、最有烟火气的存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咱们身边那些有意思的农业事儿 https://www.dachanpin.com/a/tg/38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