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领域那些事儿:创新、传承与日常

医疗领域那些事儿:创新、传承与日常

医疗,这个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领域,总是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它既关乎着生命的延续与健康的守护,又充满了各种挑战与机遇。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奇妙的世界,看看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医疗领域,创新始终是推动其进步的关键力量。就拿麻醉药来说,你能想到吗?看似只用于手术麻醉的药物,如今竟在抑郁症治疗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氯胺酮,这个名字或许有些人并不陌生,它最初以麻醉药的身份诞生,可后来却因为致幻性和成瘾性强被滥用成了毒品。然而,近年来,医学界发现它竟然具有快速抗抑郁的效果。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你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王刚院长就提到,目前抑郁症治疗存在诸多难题,比如口服抗抑郁药物起效慢,通常得 2 – 4 周,而且约 50% 的患者还会面临药物快速耐受,导致疾病易复发。而氯胺酮起效迅速、疗效持久,一下子就获得了医学界的关注。2019 年,它被 FDA 批准用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2020 年,又获批用于治疗伴有急性自杀意念或行为的抑郁症;到了 2024 年,艾司氯胺酮鼻喷剂在我国也上市了。不过,氯胺酮的机制探索可不容易,它的抗抑郁机制至今仍不明确,潜在作用靶点多而复杂,现有机制还存在争议,再加上抑郁症病因不明,更是难上加难。但王刚团队没有退缩,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假设,并且通过试验验证了氯胺酮可以加快口服抑郁药的起效时间,还能使耐受的口服抗抑郁药物重新起效。这不仅为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让我们看到了医疗创新的无限可能。

[此处插入一张关于医疗创新相关的图片,比如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研究药物的场景图]

再来说说骨科领域,那也是创新不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吴新宝主任医师就遇到过一个棘手的问题。骨盆损伤,这可是创伤领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像一个盆掉到地上摔碎了,治疗难度极高,致残率也高。陈旧骨盆骨折治疗更是被视为 “珠穆朗玛峰”。吴新宝还记得 2002 年接诊的一名年轻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婚礼上展现正常的步态。可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有限,即便吴新宝竭尽全力,也只能将患者双腿长度差距从 4 厘米缩减到 2 厘米。这个遗憾一直刻在他心里。后来,机缘巧合下他接触到了 3D 打印技术,一下子就有了新的思路。他想,如果能把这项技术运用到术前规划和精准设计,说不定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带领团队开始了创新性探索,结合 3D 打印技术,自主研发专用打印设备和生物相容性材料,还建立了以畸形愈合和不愈合为核心的陈旧骨盆骨折分型诊疗体系。这一方案让手术精准度大大提升,让众多疑难患者重获行走能力。可吴新宝并没有满足于此,在新鲜骨盆骨折手术中,创伤大、复位成功率低以及医护人员长时间暴露在射线环境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为攻克这些难关,吴新宝团队历时 10 余年,与机器人设计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骨盆骨折智能复位手术机器人。这个机器人采用创新的主动式策略,和传统被动式手术机器人完全不同。它能在节省人力、减少医护人员射线暴露的同时,在 2 分 30 秒内完成骨盆骨折全流程复位,而且复位精度从最初的 1 厘米提升到现在的 2 毫米,简直太厉害了!这不仅让手术变得更高效、精准,还大大缩短了年轻医生的学习曲线。过去一名医生要经历至少 50 台骨盆骨折修复手术才能独当一面,现在有了机器人辅助,仅需几台手术就能熟练掌握核心技术。

医疗领域除了创新,传承也同样重要。中西医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知道吗?自西汉以来的 2000 多年里,我国先后发生过 300 多次瘟疫流行,可多亏了中医药的预防、治疗作用,在有限的地域和一定的时间内,瘟疫的蔓延才得以控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刘清泉院长就说,中医药对疫病有着一套自己的认识体系,在急性传染性疾病研究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防治疫病的经验十分丰富。从叶天士的《温热论》、张仲景的《伤寒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中就能看出来。而且,在呼吸道传染疾病病毒的不同传播阶段,中医药会针对性地调整处方。从近年来国内外的一系列中医证候学和中医临床评价来看,中药的参与对延缓病情恶化、降低致死率有着明显的作用,还能降低接触病毒后的感染概率,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刘清泉院长还打了个有趣的比方,他说西医就好比关羽和张飞,发挥的是猛将作用;而中医则更像诸葛亮,发挥的是排兵布阵的作用。西药主要利用现代技术救治生命,而中药发挥 “围魏救赵” 的作用,为救治患者赢得了时间。如今,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验证了中医药抗疫经验,现代科技也助力阐释中医药治疗疫病的科学内涵,像中药的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等都被科学验证。中西医优势互补,共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未来二者融合,构建中国特色的疫病学科,值得我们期待。

在医疗的日常中,还有许多温暖人心的故事。肥城市中医医院外一科的冯诚主任就遇到过这样一位患者。李阿姨因反复发作尿频尿急尿痛伴尿道烧灼感 5 年来诊,这 5 年里,她口服或静滴过各种抗生素不下几十种,可收效甚微。常年的病痛折磨得她苦不堪言,夜间排尿 10 – 20 余次,根本无法休息,血压血糖也逐渐升高,症状还反复发作并加重,甚至到了寻思觅活的窘境。她找到冯诚主任时,满脸疲惫和痛苦,哭诉着让主任救救她。冯诚主任一边安慰她,一边为她体格检查,诊断她患的是复杂性尿路感染,由于用抗生素太滥,已经耐药了,且副作用很多。于是,冯诚主任决定用中药治疗试试,根据李阿姨的症状,证属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通淋,开了清热通淋汤加减的药方。李阿姨将信将疑地带着 7 付中药走了。7 日后,李阿姨再来时,步伐轻松,说感觉挺好的。冯诚主任把脉、舌诊后,微调了药方。经过几个周期的中药治疗,李阿姨的症状完全消失,复查结果也显示一切正常。看着李阿姨满意的笑容,冯诚主任也深感欣慰。这就是医疗日常中的点滴温暖,医生用自己的医术和耐心,为患者解除病痛,收获患者的信任与感激。

肥城市新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声科的孔令彬医师也有着自己的故事。他在超声诊室的屏幕前已经坐了整整十年。刚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他发现不少居民为了做肌骨超声、新生儿髋关节筛查等,得专门请假往三级医院跑,来回折腾大半天。于是,他牵头推进技术落地,搭建流程、培训团队,把这些项目开展起来,还引进了胃肠充盈超声造影技术,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完成曾经 “难约” 的检查。在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 “多看一眼” 的习惯。查泌尿系统时,他会下意识多扫一眼肝胆区域,曾因此及时发现过隐匿的后腹膜转移病灶;给患者做肩关节检查时,他从不会忽略腋窝这个容易被忽视的部位,也正是这份细致,揪出过早期乳腺癌。有一次,一位青年女子捂着肚子来诊,腹痛得厉害。孔令彬医师立刻给她做超声检查,发现腹腔内有明显积血,附件区还有异常团块,结合症状,他当即判断是异位妊娠破裂,这可是危及生命的急症!他一边大声让同事通知急救团队,一边快速指挥护士开通静脉通道,争分夺秒地做着转运前的准备。直到看着患者被稳稳抬上急救车,顺利转运到上级医院,他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后来听说患者经过救治转危为安,他心里的石头才算彻底落了地。在诊室里,他也十分注重细节,遇到听障老人来做检查,他会提前把注意事项写在纸上,用手势比划交流;碰到行动不便的患者,他会上前扶一把、帮忙调整检查姿势;检查前会把耦合剂捂热一点,避免患者受凉;检查后解读报告时,他从不用专业术语 “绕圈”,而是用大白话把情况讲清楚。他的这些举动,让患者感受到了温暖,也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医疗领域就是这样,既有充满挑战的创新探索,又有源远流长的传承,还有无数温暖人心的日常故事。它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关乎着我们每个人的健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医疗领域又会有怎样的惊喜呢?是会有更多神奇的药物被研发出来,还是医疗设备会变得更加智能、精准?又或者中西医结合会取得更大的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以下是一些关于医疗的常见问答:

  1. 问:感冒了不吃药能自己好吗?答:普通感冒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如果症状较轻,通过多休息、多喝水,身体的免疫系统有可能自行恢复。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还是建议及时就医。
  2. 问:中药和西药能一起吃吗?答:一般不建议自行将中药和西药一起吃,因为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如果需要同时服用,最好在两者之间留出一定的时间间隔,并咨询医生或药师。
  3. 问:体检有必要每年都做吗?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早期发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以便及时干预和治疗。但具体的体检频率和项目可以根据个人年龄、性别、家族病史等因素进行调整。
  4. 问:运动对健康有哪些好处?答: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控制体重、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压力等,对身体健康有多方面的益处。但要注意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5. 问: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心理平衡等,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还应定期体检,遵医嘱进行预防和治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医疗领域那些事儿:创新、传承与日常 https://www.dachanpin.com/a/tg/45687.html

(0)
上一篇 2025-09-12 09:57:00
下一篇 2025-09-12 10:01:21

相关推荐

  • 微光成炬:那些藏在日常里的公益温度

    公益从来不是遥远的口号,也不是少数人才能参与的宏大事业。它藏在街头巷尾的善意里,藏在陌生人递来的帮助中,藏在普通人愿意为他人多走一步的行动里。或许是社区里为独居老人买菜的志愿者,或许是为山区孩子捐赠书籍的上班族,又或许是在动物救助站里清理笼舍的学生,这些细碎的举动,如同点点微光,慢慢汇聚成照亮他人生活的火炬。 在城市边缘的一间旧仓库里,三十多个蓝色的铁皮柜整…

    2025-09-11
    5
  • 仓储自动化:重塑现代物流体系的核心引擎

    仓储作为物流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其运营效率直接影响商品流通速度与企业成本控制。近年来,消费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与供应链复杂度的提升,推动传统仓储模式加速变革。自动化技术的深度渗透,不仅改变了仓库内部的作业流程,更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从早期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到如今的智能分拣系统、AGV 机器人协同作业,仓储自动化已从单一设备应用迈向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展现…

    2025-09-08
    7
  • 私域里的微光:藏在朋友圈与社群里的温暖生意

    去年冬天,我在小区楼下的面包店办了张会员卡。店主是对年轻夫妻,每次去买面包,老板娘总会记得我不吃坚果,老板则会悄悄多放一枚刚出炉的小饼干在袋子里。后来他们建了个顾客群,每天早上会发新鲜面包的出炉照片,下雨天还会提醒大家路滑,逢年过节更是会在群里发手工点心的福利。慢慢地,我不再对比其他面包店的价格,甚至会主动帮他们推荐给邻居 —— 这大概就是私域最动人的样子,…

    2025-08-28
    15
  • 慈善之光:穿越时空的文明暖流

    慈善并非现代社会的专属命题,它根植于人类文明的基因深处,是个体对群体的关怀,是社会对弱者的托举。从古籍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道德倡导,到当代公益事业的体系化发展,慈善始终以不同形态维系着社会的温度与平衡。这种跨越千年的价值追求,既彰显着人性的光辉,更构建起文明存续的精神纽带,在岁月流转中沉淀为不可替代的社会财富。 慈善的本质是对生命尊…

    4天前
    4
  • 小众旅游:在喧嚣之外寻找旅行的本真意义

    当各大热门景区常年被拥挤的人潮占据,当网红打卡点的照片在社交平台上反复出现,一种截然不同的旅行选择正逐渐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 小众旅游。这种避开主流旅游线路、聚焦于鲜为人知目的地的旅行方式,不仅改变着人们对旅行的认知,更在重塑当代旅游市场的格局。它并非简单的 “避峰出行”,而是对旅行本质的回归,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深度体验、文化共鸣与精神休憩的主…

    2025-09-05
    1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