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创业者对政策“有感”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官方网站上没有相关公示信息。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则是一个通过搜索引擎也找不到官网的协会。上海市发改委官网曾发布过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收费公示表,该协会向会员单位收取每年5000元的会费,理事单位每年1.5万元,副会长单位每年4万元。网上无法搜到经该协会认定的投资机构的名录。

    根据上海此前出台的《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更加开放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到2022年10月31日以前,创业人才在企业持股不低于10%,在企业连续工作满两年,且企业获首轮创业投资额1000万元或累计2000万元及以上,可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记者查询相关政策后发现,创业人才落户新政中,明确要求创业企业所获投资须来自经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备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或经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备案的创业投资机构,且须资金到位并持续投资满一年。

    另一家拿到过上海大学生科创基金会投资的科技型企业负责人罗阳(化名)也遇到了类似的难题。他本人是博士毕业,顺利拿到了上海户口,但他的合伙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如何让创业者对政策“有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但在查询究竟是哪些孵化器或投资机构获得上述两个协会备案时,记者却遇到了困难。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

    他还建议政府深化协同支持,构建青年人才“微观成长生态”。比如,设立“中小企业青年人才专项计划”和“培养基金”,积极吸纳中小企业家、青年科创骨干加入知联会、青联等组织,面向中小企业青年人才分层分类提供培训机会和交流平台,营造青年人才成长发展的健康生态;配足配强园区青年工作力量,发挥党团组织优势,结合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为青年人才租房、婚恋等生活需求提供更有安全感、更有公信力的服务,增强青年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上海市杨浦区的创业者王兰(化名)最近正在为自己在沪落户、孩子上学的问题忧心忡忡。他创办了沪上一家知名的互联网企业,经历数轮融资,到今年,这家“中小企业”已有员工400多名,拿到了数亿元的融资。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性强,发展速度快,可以也应当成为社会发展的一支极富潜力的有生力量。希望政府部门加强有力引导,加强‘有感服务’,珍惜青年人才。”孙吉说。

    孙吉在他的发言中建议,一是从需求导向出发,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型政策,二是加强政策的汇集和宣讲,探索建立区级中小企业政策信息数据库、技术服务平台、人才发展中心,面向中小企业开展财税、法律、人才及相关政策的专项辅导,实现既有政策的充分有效传导。

    “与政府沟通渠道少、信息不对称,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找谁,第一反应往往是求助网络。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太了解浦东现有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和人才政策,对政策的公平性、透明性、稳定性存有较大疑虑,认为中小企业享受政策的机会太少。部分受访企业提出,浦东现有政策更多从供给面、经济面出发,缺乏适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青年人才的精准政策。”孙吉说。

    “有个合伙人从2011年至今8年,就因为试用期断交了一阵子社保,拿不到上海户口。”这名合伙人现在是企业的首席运营官,“办手续,总是办着办着,感觉快办成了,突然告诉你这事儿办不了了。”

2019年01月11日 08 版

    他的发言背后,是浦东共青团、青联对千余名创业青年和创业企业从业青年的问卷访谈调研。

2019年01月11日 星期五

    “小企业对浦东未来发展很有信心,但对营商政策和人才政策感受度不高。”1月9日,上海吉祥足球运动俱乐部总顾问、上海市浦东新区青联副主席、原知名足球运动员孙吉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协大会上代表共青团界别、青联界别发言时说。

    罗阳说,像自己这样的科技创业型民营企业,主要招揽硕士学位以上的科技人才,比起外企研发团队,开不了很高的薪水;比起体制内的高校,又给不了教授、高级工程师这样的职称帮助落户,“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不平等环境,发展艰难。”

    王兰告诉记者,人社部门给他的建议是“让你的投资人去认定一下”。他说:“我哪有权力使唤投资人?都是公认的大牌投资机构,人家根本不在意这种认定。”

如何让创业者对政策“有感”

    王兰自己掰着手指头一项一项盘算了一番,决定申办上海户口。但在申办过程中,他却因“投资无法认定”栽了跟头。他向市、区的人社部门都反映过相关问题。他的企业获得了多家业内知名投资公司的投资,但这些投资公司均不在“上海认定的”之列。

 新闻列表 返回目录     

中青报系

如何让创业者对政策“有感”

    本报上海1月10日电

    浦东,是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过去数年来,这里相继出台过人才20条、人才35条、海外人才新9条等在全国都颇有名气的人才新政,但在一些中小企业心目中,这些还不够。

融资数亿却卡在“投资无法认定” 如何让创业者对政策“有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01月11日   08 版)

    记者查询相关政策后发现,创业人才落户新政中,明确要求创业企业所获投资须来自经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备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或经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备案的创业投资机构,且须资金到位并持续投资满一年。

    “与政府沟通渠道少、信息不对称,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找谁,第一反应往往是求助网络。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太了解浦东现有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和人才政策,对政策的公平性、透明性、稳定性存有较大疑虑,认为中小企业享受政策的机会太少。部分受访企业提出,浦东现有政策更多从供给面、经济面出发,缺乏适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青年人才的精准政策。”孙吉说。

    本报上海1月10日电

    登录上海浦东人才服务网站,可以清楚地找到居住证积分、海外人才、居转户、国内专家、人才引进、博士后、分居调沪、人事档案、人才公寓等各种门类的办事项目,但几乎找不到与创业企业相关的政策。

    王兰告诉记者,人社部门给他的建议是“让你的投资人去认定一下”。他说:“我哪有权力使唤投资人?都是公认的大牌投资机构,人家根本不在意这种认定。”

    他的发言背后,是浦东共青团、青联对千余名创业青年和创业企业从业青年的问卷访谈调研。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性强,发展速度快,可以也应当成为社会发展的一支极富潜力的有生力量。希望政府部门加强有力引导,加强‘有感服务’,珍惜青年人才。”孙吉说。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官方网站上没有相关公示信息。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则是一个通过搜索引擎也找不到官网的协会。上海市发改委官网曾发布过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收费公示表,该协会向会员单位收取每年5000元的会费,理事单位每年1.5万元,副会长单位每年4万元。网上无法搜到经该协会认定的投资机构的名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何让创业者对政策“有感” https://www.dachanpin.com/a/cyfx/16393.html

(0)
上一篇 2023-05-13 05:29:00
下一篇 2023-05-13 05:29:46

相关推荐

  • 中国机器人创业项目在沪举行 400家企业同场竞技

      “有个”提供智能引导   落户松江的上海图灵智造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发的工业机器人,也引起许多投资人的兴趣。这家企业由三名上海交大毕业生创办,他们在读研时从事机器人研发,毕业后走上了创业道路。   副总经理韩帅告诉记者,从2007年创办至今,他们长期处于技术积累阶段,自主研发出了机器人控制器、运动控制卡、机器人本体等三大核心部件。“我们不想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

    创业分享 2023-05-30
    92
  • Bee+创始人贾凡入

      正如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所说:这些年轻企业家是全中国最优秀的年轻创业者,他们是一群敏锐、睿智、充满激情的人,在各自的领域快速成长,成为行业颠覆者。在贾凡的带领下,Bee+先后完成在珠海、广州、深圳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布局,已成为全国联合办公领导品牌。基于联合办公空间产品线市场表现优越,2019年Bee+又开拓出2条新产品线,分别是面向为大中企业提…

    创业分享 2023-05-12
    74
  • 建设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江门渐成“梦工

    为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方位宣传报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港澳人才在江门创业创新的现状、事迹和成就,营造港澳人才在江门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侨乡“梦工场”——港澳人才在江门创业创新》栏目,敬请垂注。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后,令江门这座大湾区城市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创业分享 2023-05-13
    99
  • 这个创业园如何重塑现代农业

      2016年入园的王秀从事创意礼品、家居的设计和定制,似乎与农业联系不大,但她设计的家居、礼品都以多肉等花卉图案为题材,并面向儿童开展现场认识花卉、做手工抱枕的体验活动。目前,由王秀亲自设计的多肉造型抱枕正在定样中,还计划聘用农村闲置女劳力进行手工制作。 本文相关新闻   今年22岁的张扬是“屁孩多肉”团队的负责人,带领6名90后伙伴种植经营两个大棚的多肉…

    创业分享 2023-05-18
    82
  • 港科技创新创业白皮书发布 建议打造国际创科中心

    (原标题:各方建言香港创科发展 业界冀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香港X科技创新创业平台11日在港发布“跑赢智能时代”白皮书,并同场举行青年科技创新创业论坛,邀请学术界、商界、投资界专家及青年创业者就如何将香港打造成智能时代下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展开讨论。 红衫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香港X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主席沈南鹏表示,香港务实,科技创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年轻人是极…

    创业分享 2023-05-21
    8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