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科技创新解决经济新常态的动力问题,那么创业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活力问题,创业是将科技与资本、设备、人才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它实质上是对科技创新的综合应用和产业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创业,推动以制造业创新为主走向制造业与服务业齐头并进,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释放巨大发展潜能。全社会的创业活动将聚合新的市场主体,激活新的消费潜力,形成新的商业模式,由此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将逐步成为市场活力的新的重要源泉,带动中国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3.创造是“时代必然”,是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的重大选择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三次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交汇期,这个阶段创新竞争异常激烈,各个国家普遍都将创新作为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他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精辟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解决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问题,关键是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这一切都需要进一步走创新之路。
4.“创新创业创造”重要论述是有机的思想整体
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之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创造”重要论述的时代内涵,以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再到“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创业创造”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对于把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转换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刘志阳、张劲松,分别系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教授,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2.创业是“大势所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在所有的创新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科技创新和人才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作用,强调要充分利用改革和开放这两个利器推进国家自主创新。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加快形成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重点要在吸引、培养、用好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只有全方位的改革才能焕发制度的活力,推进自主创新的自觉深入,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当前世界正进入以创新要素全球流动为特征的开放创新时代,自主创新也不能闭门造车,只有更深层次的开放才能谋划更高起点的自主创新。
在作用领域上,创新主要聚焦科学技术领域,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抓手进而推动制度、文化、观念等领域的创新;创业主要聚焦经济发展领域,强调要适应高质量发展不断培育新的市场主体,从而推动经济切实转型增效;创造不仅是指经济领域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端制造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更是指社会领域新时代所需要的新面貌和新作为,因而适用于绝大多数领域。“创新创业创造”重要论述“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责任编辑:admin)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汇聚“创新创业创造”强大动力推动实现伟大中国梦 https://www.dachanpin.com/a/cyfx/14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