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一条街”变身创新创业聚集区

“电子一条街”变身创新创业聚集区

等国内外优秀创业服务机构。一家众创空间的黑板报上,写着一句话“让所有的梦想都有一个家”。

  初创于英国的“翻易通”,曾参加创业大街举行的一场国际项目路演大赛,获得移动互联网组别的冠军。随后,团队搬入了创业大街附近的写字楼,成立了中国公司。其中国区总裁黄海曾对媒体表示,如果没有和创业大街的这场“缘分”,在中国的落地、发展一定不会这么顺畅。

  3年多来,创业大街已累计孵化团队2459个,融资成功率36.8%,总融资额141.8亿元,融资超过1亿元的有50多家。用创业大街总经理聂丽霞的话说,未来的创业大街将成为一个“集创业、社区、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活社区”。

  除了“创业一条街”,中关村西区的“三条街”还包括科技金融一条街、知识产权一条街。数据显示,目前辖区已经建成楼宇75座,建设有商场、学校、医院等设施,入驻企业1.2万家。

  “只有创新,才有长远的发展”。从“海图”时代一路走来的陈洪渭,眼见高楼大厦、智能交通替代了十多年前的平房小路,感慨万千。

  告别舞台的电子卖场

  13年前,陈洪渭是海淀图书城建设开发管理处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负责图书城第三期的建设,及前两期的物业管理。

  “海图”是条巷子,曾是京城首屈一指的购书场所。在陈洪渭经历过的最辉煌时期,海淀图书城每日人流数曾达数十万。他也亲眼目睹了图书城的没落。中国互联网潮流的兴起带动了网络售书平台,对包括“海图”在内的实体书店造成了巨大冲击。“后来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电子卖场”是昔日中关村西区更广为人知的名片。

  上世纪80年代起,以售卖电子元件和电脑产品为主的批发零售商在中关村大街附近聚集,形成鼎好、海龙、e世界等电子大卖场,中关村西区曾因此被称为“电子一条街”。

  2000年至2006年期间,是中关村西区电子“大卖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陈洪渭记忆中,这些电子卖场曾经热闹非凡。电脑刚刚流行,人们都来买配件“攒机”。“一个摊位一年租金就要几十万”。但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消费者受骗也司空见惯。

  中关村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电子卖场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2009年7月,海淀区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通告》,决定引导科研机构、技术企业、科技金融类企业入驻,不再鼓励电子卖场、商场、购物中心、餐饮等业态在该区域发展。

  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号角自此吹响。同年底,在中关村华清嘉园,王兴开始酝酿着美团网。两年后,29岁的程维从阿里巴巴辞职,在中关村e世界上线了“滴滴出行”;同年,29岁的张一鸣在中关村创办了“今日头条”。

  加速推进的转型

  随中关村西区的转型,“海图”和电子卖场都迎来了新生。

  近日,曾是北京占地面积最大、厂家最多的电子卖场之一,鼎好电子商城正在完成最后的告别仪式。A座已腾退完毕,B座仅剩几十家售卖电脑手机的商家,贾先生是其中一位。“客流量大不如前了,我现在也只做做老顾客生意。”

  据中关村西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国启介绍,近年来,中关村西区先后完成对包括海龙、e世界、鼎好A座等电子大卖场的疏解提升,完成了海淀图书城、中关村地下购物广场的改造,同时引入高科技产业,加快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聚集。中关村西区逐渐由过去的“电子一条街”,转型成为创新创业聚集区。

  “转型”也发生在陈洪渭的工作和生活中。如今,他的职务是中关村创业大街联合党委常务副书记,主要为中关村西区的创新创业者提供党建服务,并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党务政务、创业过程方面遇到的困难。

  优质的营商服务平台

  众多高科技企业入驻的同时,中关村西区对企业的服务也在不断完善。

  “中关村创业会客厅”平台是其中一个例子,它是全国首个一站式全要素“双创”服务平台,可以为创业企业提供工商、财税、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300多项专业咨询服务。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视察中关村创业大街时,就曾高度评价创业会客厅模式。

  截至去年,创业会客厅线上线下已接待1万余次的创业咨询,为超过300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

  在陈国启看来,中关村西区对企业服务的提升,还有改进空间。他说,将继续完善双创生态体系,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吸引更多创新企业入驻。

  同题问答

  ●你眼中的中关村是什么样子?

  陈国启:我眼中的中关村善于创新、不惧失败,能够在一次次试错中不断前进,不断创新,不断成功。

  ●这些年,中关村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陈国启:中关村环境的变化最大。一开始的中关村很拥挤,人车甚至挤到一块,成立西区办之后,加强了对环境的整治,有了改善。后来中关村进行业态转型,环境也有了进一步提升。中关村从一个电子大卖场变成了高端商务办公的地点,整个环境变化确实很大。

  ●对于中关村未来的发展,你有什么寄语?

  陈国启:希望中关村继续引领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黄哲程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电子一条街”变身创新创业聚集区 https://www.dachanpin.com/a/cyfx/17749.html

(0)
上一篇 2023-05-13 10:43:39
下一篇 2023-05-13 10:44:36

相关推荐

  • 东莞大学生创业可申请20万元贷款

      见习人员直接安排到相关技术类、管理类工作岗位上开展训练,训练期一般为2-3个月。在见习训练期内,由单位为见习人员提供相关岗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见习人员完成整个训练期的,见习训练单位可按500元/人的标准获得补贴。而见习人员,可按实际参训天数,每天可获得35元的见习人员生活津贴,训练单位还给予基本生活补贴。   此外,根据东莞的就业创业政策,张…

    创业分享 2023-05-26
    92
  • 河北宁晋:“双创双服”活动大型创业培训开班

    近日,为提升城乡群众自主创业能力,推动“双创双服”活动开展,宁晋县就业服务局大力开展免费创业培训。首期开班120名学员积极参训,刷新该县历史纪录。 参训学员包括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者、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有创业意愿的城乡群众。培训为期10天,采用“SYB”创业培训教材,由该县在省市创业讲师大赛中获奖的专业…

    创业分享 2023-06-16
    115
  • “互联网+”开启创业“她时代”

      本报讯(记者厉晓杭通讯员张敛俞继业)“欢迎尝尝我家的葛根粉,可以扫描二维码加我微信,有礼物赠送哦!”近日,在北仑戚家山街道蔚斗社区文化广场举行的“互联网+她”创业集市上,赵向蕖忙着向客人推广自家生产的葛根粉。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正通过各大电商平台,获得全新的创业发展机会,一步步向自己的创业梦想靠近。   今年以来,戚家山街道在蔚斗社…

    创业分享 2023-05-31
    72
  • 云南省弥勒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拓宽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

      近年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奋斗目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以改善残疾人民生为重点,将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助残脱贫工作的主要抓手,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六月的早晨,天刚刚亮,吴建波就在自己的小店里忙碌起来。吴建波的父亲早年不幸去世,母亲带着他…

    创业分享 2023-05-16
    95
  • 马喜红:一个退役老兵的拥军情怀

      “在网络经济时代,要想投资创业,一定不要盲目跟风,而是要精准定位,找准市场空白点,做好创业发展规划。”   近日,在宁夏军宏教育集团举办的退役军人网络创业培训班上,该集团总裁马喜红给在座的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创业“头脑风暴”。   “马校长将自己20年的创业经验与大家分享,让我找到了创业方向,坚定了我创业的信心。”退役军人刘杰说。   其实,马喜红从退…

    创业分享 2023-05-13
    6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