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93年“创业小子”,如何在经历了九十九次失败后走向成功

这位93年“创业小子”,如何在经历了九十九次失败后走向成功

2017年世界增强现实亚洲博览会上做主题演讲。

  如果不是下课后手机上动辄显示的十几个未接电话,如果不是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电话会议,在别人看来付翰文只是一名普通的硕士研究生。

  创业已有5个年头,从参加比赛到投身创业,从健身单车到VR硬件研发,创业路上起起伏伏,他曾经两次看着团队的小伙伴各奔东西,曾经把10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花得一分不剩。在事业发展风生水起的时候,1993年出生的付翰文选择到江苏大学流体中心攻读硕士研究生。他说,要保持谦卑,不断学习,给自己更多的可能和机会。

  创业路上那些“坑”

  2014年5月,河海大学大二学生付翰文参加了挑战杯国赛选拔赛,落选后参赛团队随之解散。虽然不是主力成员,付翰文对项目却情有独钟,带着这份自信,他和唯一一名没有离去的成员组队,先后参加了“赢在南京”“互联网+”“两岸四地协同创新”等数十次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和现场路演,一次次地听取和接受评委的批评意见,又一次次地完善项目计划书。

  当年底,在获得了第一笔数十万元的风投之后,付翰文找回了曾经的队员,创立了南京空山新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智能健身单车的研发和生产。

  学生主导,经验欠缺,成员结构偏技术型,无市场销售、管理人员,商业模式不成熟……参赛时评委提出的意见,在第一次创业过程中一个个应验。和单车制造商签订的代工协议漏洞百出,原本占据主动权的甲方反而被厂家牵着鼻子走,刚开工就投入了几十万元的生产成本;原计划四成单车销往健身房,谁知产品达不到商用标准变成了此路不通;也想入驻网上商城,成本投入、店铺维持等费用又承受不了……

  运营一年半时间后,公司面临资金没了的尴尬境地,团队成员再次纷纷出走,付翰文面临创业的黑暗时期。第一次创业的滋味更多是酸是苦是辣,作为项目负责人付翰文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却感觉自己成长得特别快,“付出了一些成本,也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这些都是以前不了解不知道的。”

  所以当公司彻底结束的时候,付翰文来不及悲伤,而是愈发坚定地想再搏一搏,这种理性的冲动化身成继续创业的动力。

  戴上VR骑单车

这位93年“创业小子”,如何在经历了九十九次失败后走向成功

2016年阿里云栖大会受邀代表江苏省优秀企业参展。

  2016年上半年正值付翰文的本科毕业季,毕业意味着没有借口再伸手问家里要生活费了。

  生活过得很是窘迫,好胜心强的付翰文对创业这件事并不死心,他总觉得自己还是能做点事的。刚毕业的两个多月里,他一个人拖着几十公斤重的产品辗转全国各地,见了数十位投资人,一遍遍介绍产品和商业模式。

  仔细研究市场,结合和投资人的谈话,付翰文冷静地思考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决心产品全面转型。在不抛弃原有产品硬件技术优势的前提下,这一次他将健身单车和VR结合了起来,并得到了风投的支持。

  在当时,这一想法在国内是十分前卫的。那时,国外已经将VR引入平民化商业应用,国内还没有太多企业涉足这一领域。面对国内虚拟现实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付翰文吸取教训,没有贸然前进,他知道这一领域的技术需要更优秀的人才来协助攻克。他联系到了此前创业过程中认识的两位软件技术经理,并说服他们加入了公司。

  接下来的4个月里,付翰文自学VR技术,他带着两个比他大十几岁、已经成家的男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吃住在公司,攻克了VR与健身单车结合的技术难题,也有了被命名为“Elvluo Go”的初代产品。

  凭借这一具有突破性的高新科技产品,付翰文重新回到了创业舞台的聚光灯下。产品先后在世界物联网大会、阿里云栖大会、南京软博会等各大展会中亮相,在美国硅谷举办的2016世界增强现实博览会上,产品与世界各地的VR设备同台竞技,以最高得分一举斩获大会“最佳VR设备奖”。

  不放缓前进脚步

  2016年11月,付翰文和合伙人共同创立了南京绿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从事VR单车项目之外,还主要从事VR/AR整体解决方案、VR/AR内容制作、游戏开发等业务。

  有过失败的经验教训,这一次付翰文在公司运营方面更为成熟稳健,在较短的时间内,公司得到了快速的成长,逐步成为了行业领域内的标杆型企业。企业先后成为了中国增强现实产业联盟会员单位、国际增强现实协会理事单位、中国虚拟现实协会会员单位。

  2017年9月,跟随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活动,付翰文带着他的VR单车来到了美国纽约,让外国友人骑着单车了解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看似短短几分钟的体验,凝聚了付翰文团队长达4个月的心血。“不管是不是盈利,每一个案例都要做成精品。”付翰文称自己苛求完美,容忍不了一点点瑕疵,曾经有个方案就前前后后修改了27个版本。

  独生子女出生,家庭优渥,从未吃过苦的付翰文却显得非常自律和朴素:为了节省住宿费,出差尽量一天来回,晚上11点了也会选最晚的火车赶回来;技术人员不够用时,自己前往项目现场解决技术问题;最忙的时候,一天仅睡两三个小时。“能扛能吃苦是每个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付翰文看来,所有吃过的苦都不是白费的。公司已与多家政府机关、上市公司及国内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7年销售额达到了700多万元。

  在公司技术攻关的最关键时刻,付翰文同时还在准备考研。创业从没有见过利润,他想,考研是自己的一条后路。考上了研究生正是公司盈利正丰的时候,付翰文也在犹豫,要不要读这个研究生。

  他发现,不管是公司和自身提升的速度都在逐步放慢,“我们的发展不仅要从实践中验证,也需要理论的支撑。”付翰文选择了正常入学,在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里继续提升自我。

  “读书了就得有个读书的样子,我不能保证自己最优秀,但是基本的学习任务还是要完成的,这是一名学生的基本要求。”来到江苏大学大半年时间,付翰文一刻也没有闲着,他周一到周五白天学习,晚上处理公司业务,周末再赶回南京上班。

  在学习之外,付翰文还依托所学专业筹划创立了江苏晟荣泵业有限公司,他说,有好的机会就会去尝试,创业路上要给自己更多的可能和机会。

  交汇点记者 王拓 通讯员 吴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这位93年“创业小子”,如何在经历了九十九次失败后走向成功 https://www.dachanpin.com/a/cyfx/21656.html

(0)
上一篇 2023-05-18 17:53:17
下一篇 2023-05-18 18:03:54

相关推荐

  • 因为环保与污染树敌 徐辉的创业经历

      徐辉毕业于安徽科技学院主修生态农业和化工科学等专业,从小家境贫困,大学四年都处于勤工俭学度日,不过大学期间徐辉勤奋好学,一心精修于生态和化学等学科,那时的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污染会越来越严重,我们人类将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环境污染。   所以他努力钻研各种环保化工和生态农业方面的知识,想通过自己的知识为社会做自己的一份贡献,怀着这样的梦想毕…

    创业分享 2023-05-13
    66
  • 回家工程:打响返乡创业内江品牌

    返乡创业青年刘秀梅(左)与邻居交流养兔心得 2月24日,看着新进的一排排崭新的兔栏,东兴区高梁镇新牌坊村养殖户刘秀梅憧憬道:“期待搬进新兔场,加油!”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青年,这已是刘秀梅养兔的第十一个年头。自返乡创业以来,刘秀梅和丈夫代远虎克服重重困难,把一个最初不足200平方米的小兔场,扩大成了如今1000平方米的大兔场,并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涵盖种兔、…

    2023-05-13
    74
  • 在线炒股配资平台领航配资:怎么才能掌握股票创业板股票操作技巧

      怎么才能掌握股票创业板股票操作技巧?只要是进入了股市、进行了股票配资的人,都需要对创业板股票有很好的了解,在配资的时候亏损超过了保证金70%的时候就要停止操作。领航配资只向配资者收取一定的交易手续费,不会出现其他任何的费用,包括管理费、利息、会员费等等。炒股配资虽然具有很高的利润但是风险也大,下面领航配资专业人员就为大家介绍下创业板股票进行配资的一些技巧…

    2023-05-12
    68
  • 许维鸿:创业板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3日电(张芷菡) 自创业板启动首批企业挂牌上市至今已有八年时间,至10月30日创业板“八周岁”时,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由首批28家增至690家,总市值达5.41万亿元,主要覆盖新兴产业企业、高技术企业等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八年来,创业板成绩如何?中航证券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孟维肖表示,创业板已成为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部分,在创业板上市的主…

    创业分享 2023-05-21
    51
  • 施甸放宽“贷免扶补”担保制度帮助农村妇女创业

    张海彪是大中村的第一个大学本科生,2015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的张海彪用自己学到的专业回乡发展林下养殖,他同母亲商议后,以母亲为创业法人进行“贷免扶补”创业贷款,一年后,他的养殖场就养出了23671只飞鸡,实现收入22万元。“贷免扶补”扶持的不仅仅只有大学生,有很多农村妇女就是借助这笔资金从传统的家庭主妇转变为家庭农场主。由旺镇中村的农村妇女王…

    创业分享 2023-05-31
    6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