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蓄势待发2016年武汉创业投资峰会在武汉光谷资本大厦举行。本次活动由猎云网和桔子空间主办,邀请了众多创业、投资明星共同探讨武汉创投圈的变局与未来,从媒体、数据、资本等角度全面解读武汉创业。
继大观资本创始人韦海军为现场观众作了《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出海创业正当时》 的报告、东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朱自芳与我们分享了“让投资人眼前一亮的项目”后,DEMO投资创始人詹凯与我们分享了他投资早期创业团队的心得。
自2008年以来,詹凯在互联网领域做了一系列创业项目,其中创办“DEMO咖啡”开创了武汉交流的新模式,极大推动了本土互联网及信息产业的聚合和发展。与此同时,其个人投资了十多个初创项目,如武汉独角兽企业车来了,3年投资周期150倍静态收益。2015年,詹凯带领团队投资初创企业近20家,如大学助手、小嘿科技、广场舞、联众医药网、铃空网络等TMT领域成长型创企,使东湖天使基金成为本土股权投资机构的一匹黑马,获得武汉市科技局主办的青桐年度大会授予的“武汉最活跃投资机构”。2016年,詹凯创办DEMO投资,专注互联网创业投资。
一些数据我怕两个事情,一个是怕演讲,第二是怕和别人做导师讲道理,我今天来了,我毕业有20多年了,20年前开始创业,在投资和创业圈里面,有5、6年的时间,前前后后参与投资包括个人和管理基金,做了一些项目,有一些心得,做这个投资的事情,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创业者,很多时候不了解投资机构我听了朱总的分享,有很多观点说过,有相同的地方我不讲了。
我想让在座的创业者去了解一下,理解一下投资人,理解一下这个群体,看看他们到底怎么想问题的。第一个我想讲一些数据,这是我简单查过的,目前来说,从天使到A轮的项目能成功的,我估摸着网上是10%左右,我自己的数据比这个好不了多少,有一些项目时间比较长。
第二是从A轮到B轮的项目大概的概率是40%,从B轮到C轮的项目是30%,整个算下来差不多1%的水平,这是从项目成功率来说。
总体我个人觉得这个数据应该是符合我所观察到的,最近的五年来,武汉所谓的能拿到B轮的公司是屈指可数的,我估摸着是10来个。
整个我们看过的创业企业,我所经历过的是1千个以上。投资核心是门生意原来我们个人投资有很多做情怀的事情,这两年总结得比较多,其实我们的创业者,绝大多数接触的投资人,都是机构投资人,包括在天使阶段。原来也有一些个人做投资的,包括我个人也做了一些投资,朱总也是的。偶尔做天使投资的人是极少的,我们能碰到比较优秀的偶尔投天使投资人也是可能性非常小的。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很多人都说你们不就是来冒风险的吗?你就应该冒风险吗?反正我创业冒风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所有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要做这件事情,实际上是具有一定的风险判断和风险控制能力,或者他会把这两件事情看得极为重要,这样才会去做这个风险投资。
“好人和坏人”现在做投资比较难,很难把真正我们想要的人挑出来,实际上我在回顾五年前,相对来说还是努力一点,那个时候的创业群体,不是政府鼓励来的,那个时候本来就在苦哈哈的创业。现在这个时代残杂了很多的创业爱好者。
创业者和创业爱好者混杂在了一起,创业爱好者和一些苟且创业者,没有别的事情做就干脆创业,这些人混在一起,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难以区分的。我们按前面的指标作为投资,只会挑选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的人,有时候我自己也想,我不认为我很牛,我相信有很多投资圈朋友也这么认为,自己没有那么牛。一般来说,一个投资机构会有自己的投资策略,如果他的投资成功率在20%,既然是风险投资,少数股权的股东一定是追求高额回报的,它的评判项目标准应该要在至少2-3年,20倍的水平,什么意思?如果你要报的是5千万的估值,你要想想能不能讲清楚,两年以后您凭什么值10亿,如果值10亿很好计算,如果是三板公司就计算你的动态和静态,所有的数据指标要做清楚,这是最基本的。
我后来回顾了一下,我们在2012年的时候,武汉的创业圈里,还是有很多优秀的创业团队,今天已经走过来了,这些团队今天价值非常不错,当年这些人都是300到400万的估值,没有过几年为什么房价涨了这么多,房价在光谷涨了一倍,创业项目的价格涨了10倍,从逻辑上我认为有问题。
另一个方法又行得通,如果后面买股票的人多了,当然也可以,所以很简单我们要做测算,未来两年各个公司有没有可能市值增长20倍,我猜测应该是其他的机构也有大致的测算标准。
自我认知所有的投资机构都不愿意当先烈们,这种感受非常差,比如我们投了一个项目,投完了以后花钱去培养了它,第二次第三次创业成功了,就回到了朱总说的,我们希望创业者和我们有契约,投资机构希望有契约,怎么去做这个契约,有时候我们甚至希望看一看对方的态度是什么,我提出契约,至少我个人主观觉得这个没劲。创业者说我至少认你5年,我觉得我就有可能不是先烈,我可以跟着第二次第三次创业都有我的存在,投资机构不希望当先烈,当先驱大家都喜欢。
现在的创业氛围这么好,这么多人在指点,很多团队包装是过度的,对我来说是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我们去看BP路演也好,看不到太多真实的东西。简单来说叫包装过度,我希望我们看到的人,还是要真实。
关于自我认知问题,如果对自己没有客观认识,很多创业者比较纣,水平也不高,对自我的评价不对头,永远都是高估自己,他有进步但是高估自己的速度超出自己进步速度,这对创业公司来说危险都是迟早的,哪怕今天不危险以后也危险。
最后一点这是我自己的感受,做投资也很苦,时间也很宝贵,每年看一堆项目,一堆的项目投了还要做投后,所以时间非常宝贵,同时我们认为创业者的时间也很宝贵,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你跟多个投资人,人家对你的评价都不高,你肯定要想想自己是否应该决定时间,比如是否应该把这个创业这副牌弃掉,既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也希望对方不浪费时间。
《创业维艰》,建议大家看一下,总结来说很多人说创业是旅行是诗和远方,我认为是苦旅,很多人也许不应该上路。
(责任编辑:admin)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武汉峰会】DEMO投资詹凯:换个角度谈创业,投资早期创业团队的心得 https://www.dachanpin.com/a/cyfx/3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