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的明明就是这样一个素人,去年她收入300万,互联网就是她的摇钱树。
宝苞的成功也无法让她停下,她朋友圈开始晒出合作的网红,将手上的上百网红逐个变现。今年得网红者得天下,想借势网红,首先得会炒作。早几年时,明明也不懂热搜也不会创建话题,但广告宣传外包广告费用实在太高,才决定将传播的工作变成自营。现在她会定期从数据分析公司查看微博微信端口的关键数据,包括真假粉丝数、粉丝活跃度、意见领袖周围潜在的传播热点……她养的号越来越多,继续圈养粉丝,每次为炒热门话题只需要砸个红包。她不再单兵作战,而是养起一个90后团队,让整个传播链条为自己服务。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前期这些铺垫,估计业界大咖们不会找上明明合作宝苞农场。2014年,中国有机认证的蔬果比例从2011年的1%增加到4%。但这距离世界市场里有机认证产品10%的占有率还很远,更别提西欧国家大多超过20%。差距,意味着发展空间和机会。一群企业家看中这块即将做大的蛋糕。而明明,是让庞大传统的农业拥抱互联网的合作伙伴。
抛开媒体上吸引眼球的人设,现实中的明明留着一头长发,从外套上衣到裤子大部分时候全都是暗色调的,找不到时下年轻人热衷的斑斓风格。 连常用的双肩背包全都是深灰色系,脚上蹬着一双板鞋,一副随时都能开拔走人的利落样子。 在她身上几乎找不到能叫出名字的奢侈品牌,这幅打扮出现在各大机场的贵宾室时经常被认为是蹭VIP的小孩。 但在搜索栏里,她挂着很多头衔: 宝苞创始人、2016中国农业创新品牌女性、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的90后女性、国际环保品牌PISIDIA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团国际事业部和农村淘宝事业部第一位联合签约的90后导师、国内外数十家企业的投资人……
“我就是想赚钱。”比起创业靠卖情怀,明明坦然承认自己对金钱赤裸裸的欲望。她热衷一切可以快速增加财富的项目,认定自己的疯狂源自危机感。去年她入账300多万,却说自己还处在“生存”状态,钱滚钱的游戏仍在继续。一周内在广州杭州三亚之间来回飞,根本停不下来。
今年,她依旧会疯狂赚钱,因为跟爷爷有着承诺一同旅行一年,她一直强调跟家人的幸福感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从网络中获利,似乎是明明的强项,而有些超出物质的财富她也喜欢下筹码。 “这个社会已经把我商业化了,当我看到很多有才华、并且坚持在自己领域纯粹的能人,我会欣赏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帮助,很开心!”很多资源在她眼中,似乎都是可待变现的商品。这个93年的女孩子,在同辈人为互联网的便利和娱乐属性买单时,已经跟网络建立起纯商业的利益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她尊重这个游戏规则,“我是特立独行的人,很多时候没有人来雪中送炭,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来沾光。我要在不同商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清楚自己的角色才能利益交换。”她很真实也很直率“我不是人民币,做不到每个人都喜欢我,活出自己就很棒了”。“真正的朋友跟金钱无关,我好的时候他们在远处为我开心,不好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对那些帮助过我的人、对我好的人更好,我十分清楚自己内心要过怎样的生活。”明明十分看重无形的幸福感,也存在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那些口口声声说一份能够养活自己就可以的了的人,太自私了!家里不小心有个急事都拿不出固定积蓄,没有能力去帮忙的感觉简直生不如死!”。她并不在乎别人对她逐利的看法,只希望财富能为家人带来安稳和底气。
中国90后约有1.4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1.7%。 他们被认为是跟中国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有人纯粹泡在网上娱乐至死,有人的生活完全依赖网络,也有一小部分人早早开始利用网络完成资本积累。 对于这些勇者,这是最好的时代,即使不拼爹,也有机会从互联网上挣出富一代的身家。
现在,她已经拿下至少一个IP热点:李蒽熙,去年这名15岁河南女孩就因整容和大尺度照片,被网友攻击像“蛇精脸”而走红网络。她已经在为李蒽熙的代言造势,但否认自己在干微商。 “不能让微商乱搞,特别是劣质品牌,像王思聪女朋友就在卖杭州批发,说什么独家定制,其实就是进货。 我喜欢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企业转型需要这样的人。可以让网红来作为对外传播途径为品牌提供流量入口,但前提是这些产品有质量保证。”按照她的设想,网红的优势在于轻易赢回关注度,企业则有实打实的产品需要推广,两者碰撞是在各取所需求得双赢。
在中国,“关系”是财富转换的关键引子,有人脉万事不愁。2012年大二时,明明开始免费帮公益项目做海报设计,“免费午餐”创始人邓飞成为她打入公益圈的引路人之一。 作为普通志愿者,却能被中欧商学院的一帮成功企业家熟识并接纳。 明明自嘲因为自己是个厚脸皮、一根筋的人,每次参加活动总主动去结识企业家们,即使被拒绝也不会放弃。 人脉不是手机里一个简单的联系方式,她会当志愿者为不同企业家的项目转型出谋划策,即使失败了也有经验的沉淀,或者是将人脉资源快速变现。
明明并不是一个富二代 ,买买买是女孩的通病,她记不清自己曾网购了多少无用的商品。 大一时,她从砸钱变成了赚钱。 起初,她在微博上的形象是一个很敢讲的妹子,吐槽和追星都是家常便饭,还曾当过“大尺度搬运工”导致差点被封号。 她在2011年就是互联网的意见领袖,类似现在的“小网红”,这些虚拟人气迅速被圈粉变现,导流为线下销售额。 刚开始是找制造业厂家拿货,“特别没有良心的是卖过山寨”。 一次入手几千张面膜,另外配上漂亮的外包装,甚至加上实体店的机打小票。 靠这些“套路”,明明把进价一张8毛的面膜卖到8块,赚到她人生第一桶金——40多万。就在2011年,互联网购物的兴起,刺激人们购物欲集体爆发,把握时机,加快资本原始积累快速变现的心理变成她发家的资本。
“做宝苞,我可以把我其他的一些东西整合进来,互联网思维、产品设计和商业运营的经验和一些资源,各方面都堆在一起去把农业玩起来。”她深谙互联网的威力,想吸金先得吸睛。先把这个项目打造成一个“网红”,不断搞出意外才能换来关注度,客源自然不愁。现在,地处佛山的8000亩农场已经有日均3000人的客流量。2015年5月,完成6000万人民币的A轮第一轮融资;11月,完成A轮第二轮融资过亿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宝苞明明:创业要趁早 https://www.dachanpin.com/a/cyfx/3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