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生态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办学 > 经验讲坛 > 正文

创业教育生态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 来源: 神州学人(2018年增刊第2期)

分享到:

  在过去的24年里,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上大悉尼工商学院”)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等方面做过很多探索,也因此获得不少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项。近几年,上大悉尼工商学院在创业教育领域的快速成长与迭代,不仅扩大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外部效应,更是进一步激活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生俱来的创业基因。

  在改革开放40年回眸之际,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教育开放的重要践行者——中外合作办学的从业者,为什么能够坚持下去,是因为他们骨子里就有创业基因,拥有一种创业者的精神。中外合作办学经历了很多阶段,每个阶段都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如果没有这种执着、坚持,我们很难走下去。

创业教育生态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未来合伙人俱乐部

合作办学思维模式的转变

要素思维——生态思维——界面思维

  上大悉尼工商学院建院初期,就带有创业者的要素思维,那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活下去。1994年,学院一股脑从国外引进了21门课程,甚至考试的试卷都拿来为我们所用,这完全是照搬引进的移植模式,因为对所有教育资源要素,有非常强的获取愿望。而这些要素的集聚积累能够让学院生存下来,只有生存才能考虑成长。

  2002年,上大悉尼工商学院和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完成了本科教育合作协议的签署,进入了成长期,这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我们引进的海外优质课程要在中国成长,就需要接中国的地气,能够让我们的学生接受。这个阶段属于生态思维,是改造引进的嫁接模式。

  当前,上大悉尼工商学院进入了二次创业阶段,摆在面前的是机会和挑战。站在上海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平台上,站在教育现代化的平台上,可以做更多更大的事情。学院把思维模式定位在界面思维,鼓励更多国内外优质资源站上这个平台,同时输出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是上大悉尼工商学院在二次创业中想做的事情。

  创业教育的思考可以带动本科教育的思考和投入,可以不断地反思我是谁、为了谁,这是探索、回归本科教育的初心之旅。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提供这样的教育服务?当然是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学生,然而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创业教育生态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创业教育进入孵化器运行第三课堂

创业教育的行动实验

从1.0到4.0

  2011年,得益于中外双方合作的课程,上大悉尼工商学院尝试分类培养,鼓励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联动第二课堂培养人才,其中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开启了学院创业教育的1.0版本。这一做法得到了师生的认可,然而,第二课堂大多以老师为主导,由老师带领学生做项目,虽然学生在这一阶段获得了很好的学术培养,但在独立工作、主动探究自我成长方面会有欠缺,无法匹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2014年,上大悉尼工商学院打造了创业教育的2.0版本——深度回归和改变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学生是第一课堂的主人,但他们不熟悉行业的真实情境,于是课程团队很好地利用了充足的校友资源,为学生打开课堂之门,在一系列课程中融入行业、企业、产业、商业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上大悉尼工商学院的很多校友都有丰富的行业积累和从业经验,他们愿意回到校园中,带来企业投资的愿望和学院二次创业的思考。

  尽管课堂已经足够丰富和真实,但课程团队发现由于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很难有意愿继续发展课程项目。对此上大悉尼工商学院又做了一些尝试——设置第三课堂,让学生走出去,走到企业中去。学院还开设了孵化项目,让学生去实习、去体验。同时,学院改变了由老师主导的方式,鼓励学生自己主导,于是诞生了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学生社团,发挥了学生之间相互鼓励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除了专业课程,学院还加强了通识教育课程,并加入了批判性思维、企业家精神、可持续发展、领导能力的培养,让三个课堂联动起来,形成学院创业教育的3.0版本。

  以学生为主导,优势在于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提高了主动性,会自觉参与课堂内外的活动,甚至鼓励或安排他们的小伙伴去各个路演场所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大赛,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院在创业教育中设定的核心能力),提高自己日后的生存能力。这是学院带给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成长,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成功和进步。

  2017年,上大悉尼工商学院开放共享的嵌入模式(4.0版本)已经开启,校园内外形成了稳定的教育环境。不断尝试和创新的驱动力,促使学院开始创业教育核心模块化的设计,以期实现线上和线下课程的建设。

  几乎在所有校园里,资源都是稀缺的,因此要让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更好地在不同的学生群体中得到共享。上大悉尼工商学院不仅为本院学生设置了相应课程,还在校内开设了“未来合伙人”实验班,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开设“未来合伙人”项目,面向校内和校外选拔学生群体,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创业的教育和思考,很多优秀项目在互联网+等大赛中获奖。

创业教育生态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创业教育的学生社团自主运行第三课堂

新时代 新思考

成就创业教育的多元发展界面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创业教育生态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https://www.dachanpin.com/a/cyfx/4286.html

(0)
上一篇 2023-05-10 15:01:31
下一篇 2023-05-10 15:02:38

相关推荐

  • 广东组建2亿元投资基金扶持青年人创业

    “我们的产品是基于蚯蚓蠕动机理而研发生产的仿真机器人。”项目负责人黄宇亮介绍,仿蚯蚓软骨机器人在头尾两端分别安装有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工业上的微信管道检测、特种作业的援救行动以及医疗内窥镜等领域。 可吸收生物活性骨诱导材料、仿蚯蚓软骨机器人、飞猪星球、魔鬼猫、空中咖啡……在交易会现场,琳琅满目的炫酷项目、功能新奇的展示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中青在线讯…

    2023-05-22
    77
  • 青年创业系列——进山采蜜的“95后学生军”

    “必须找到镇店好蜂蜜” 学生创业没有本钱,所有的货品全是向商家借的。15个大学生齐心协力,2017年春节都没回家,轮流值守看店。从2016年7月至今,整个团队的销售额达到50万。但是因为货物全是借贷,还掉货款和各项开支,只剩下1000块钱。 “我们的‘丽江好货’,就是要卖品质最好、最优秀的本地产品。我们15个人来自全国各地,我老家陇南有花椒,福建的柯双可以找…

    创业分享 2023-06-03
    97
  • 从设计师到创业者,中间的差别是什么?

    从设计师到创业者,这中间的差别是什么,我需要做什么准备?

    2017-04-17
    1.9K
  • 嘉善县举办“嘉善杨浦青年创业创新高峰论坛”

    url:,id:0 近日,“创业创新·共享共赢”嘉善·杨浦青年创业创新高峰论坛暨嘉兴市青年创业大赛报名通道开通仪式在嘉善县举行,来自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嘉善县众创空间联盟成员单位、嘉善杨浦两地创业创新代表等100多人参加。 论坛上,嘉善团县委、嘉善县科技局、上海市杨浦区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百汇集团以及嘉兴景焱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创…

    创业分享 2023-05-28
    75
  • 思必驰十年创业,(现在)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思必驰十年创业,(现在)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2018-12-25 13:18 来源:量子位 落户 /公司 /技术 原标题:思必驰十年创业,(现在)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李根 发自 凹非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自AlphaGo以来,AI之风强劲有力,成就不少公司,也让更多技术大牛从幕后被推至台前,甚至还给老城市带来新名片。 今天要讲的思必驰,正是这样一段故…

    2023-05-13
    9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