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心得: 7 条靠谱的意见,写给当初的自己和你

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心得: 7 条靠谱的意见,写给当初的自己和你

2017-11-16 18:00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技术

原标题: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心得: 7 条靠谱的意见,写给当初的自己和你

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创业建议汗牛充栋。但遗憾的是,其中大多数没有什么用。本文作者 Alex Turnbull 深感于此,于是将自己第一次创业的经验整理出 7 条靠谱的意见,希望能帮助到正在创业的你。

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心得: 7 条靠谱的意见,写给当初的自己和你

如果你在谷歌搜索给创业者建议( advice for founders ),会得到约 46400000 条结果,如下图所示:

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心得: 7 条靠谱的意见,写给当初的自己和你

无用的建议占据了搜索结果的绝大部分,它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所言空洞无物:比如“产品就是一切 / 市场就是一切 / 他人扶持就是一切”这种,你看不明白它实际在说什么,或者看完之后应该怎么做; 所言乍听有理,实则错误甚至危险:比如“拥抱失败”。

在过去十年里,我听取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建议,其中的大多数就属于上述两种,没有起到任何帮助。不过大浪淘沙,也有一些“干货”对我的事业产生了极大影响。

这些干货有的是从那些比我更优秀的人身上学到的,有的则是通过自己踩坑而习得。

今天我想分享给你的,都是一些我很希望自己在第一次创业之前就能知道的事情。有些部分你可能现在还用不上,但只要其中一条对你起到颠覆性的影响(正如曾经的我一样),那我也会认为本文是成功的。

创业只要做好两件事

我真的特别厌烦下面这种标题党文章,它们往往出自知名媒体(以下都是真实案例):

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这些浮夸的标题下隐藏着些许有价值的信息 —— 这还需要你去耐心挖掘;最差的情况就是,标题之下废话与谎话连篇。

实际上,对所有希望活下去的公司而言,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

为其他人或组织提供价值; 从中盈利。

如果有人跟你讲创业必做之事,而所说内容却不是上述二者之一,那么不外乎以下情况:

不论哪个原因,你都不应信他的话。你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个:创造价值,并从中获利。除此之外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第一位的,而这些“除此之外”的事情做多了反而会分散精力、导致失败。

有人告诉你某些事情是“必做”的时候,不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坚持你的经营策略,直到明确它是否可行。千万别因为这些“必做”建议掉进了不断追逐风口的陷阱。

与优秀的人保持联系

在创业的旅途中,你会遇到许多令人绝望的低谷。也许那几天、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就是最难过的时候。这时候我会向某些人求助,而他们帮助我的次数之多,我都数不清。

即便是顺风顺水的时候,这些优秀的人脉也会给我带来惊喜:

关系网络很重要,但你可能还不知道应该如何编织它。很多人认为只需要跟不同的人交换一下名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你的名片对于别人来说毫无价值,而关系是建立在能够给彼此带来价值的基础之上的。编织关系网络意味着你要找到对的人,并尽可能地为他们带来价值,而当你某天需要帮助时,会有人乐意帮你解决问题。

这也不是等价交换的交易。

在你向他人寻求帮助之前,你可能需要先给他带来很多很多有价值的东西。Gary Vaynerchuk 称之为:引诱,引诱,出击( Jab , Jab , Jab , Right Hook )。

忘掉各种大会以及名片,想想到底哪些人会给你带来帮助,然后采取下述方法:

结识他们,帮他们做点事情,不求回报; 结识一个他们认识并信任的人,帮他做点事情,不求回报,最后再找机会寻求引荐。引荐是最好的 —— 通常也是唯一的 —— 接近那些最成功同时也最忙碌的人的方法。

认清一个事实:你想结识的那些人对你的产品试用装不感兴趣,也不会愿意花 15分钟听你讲述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因为他们的时间非常宝贵,他们也不爱贪小便宜,所以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

你应该先问问自己:

选择其中一个做法并付诸实践,然后再重复上百次。编织关系网是一件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事情,但这是为你的事业创造绝佳机遇的最好途径。

产品商业化

你并不仅仅要创造一个产品,更需要把它卖出去。可能 10 年前的情况还不是这样,但现在的趋势就是如此。当然也有例外,但这种例子不多,而且很零散。

对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而言,我们的产品要么已然商业化,要么就在商业化的路上。因为,如今创造一个产品是非常容易且成本极低的事情。

所有创业公司都知道云计算服务可以代替昂贵的物理机,但那只是众所周知的例子之一。现实情况是,类似这样的技术演进或者运营方法改良每年都在发生,它们能从不同的方面降低运营成本,尽管它们不具备云计算那样的颠覆性,但成千上万的改良叠加在一起就会产生滚雪球效应,使运营成本每年都能以巨大的幅度下降。

任何创造出成功产品的创业者都会面临两方面的商业挑战:

从下而来的,是其他新晋创业公司对你已通过市场验证的产品的快速复制; 从上而来的,是那些无法(或者无意)收购你的大企业的挑战,他们的现金流充足,可以投入足够的经费来打造类似产品。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通过极为高超的技术或者独特的 IP 形成竞争壁垒,但它们总有一天也会面临市场的挑战,只是可能稍晚一点而已。

不过,打造产品虽然无比简单,但构造健康的商业模式却是困难重重。这正是许多创业公司失败的原因,也是许多大公司的复制产品失败的原因。因此,产品商业化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

你只是要注意打造那些无法被商业化的东西:品牌与文化。

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心得: 7 条靠谱的意见,写给当初的自己和你

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心得: 7 条靠谱的意见,写给当初的自己和你

经常与顾客交谈

我知道对某些人来说很难办到,但我可以断言:不这么做对你一定没有好处。

与顾客的交谈过程中你能得到的最重要的收获是,对顾客如何使用、如何看待、如何感知你的产品的深入理解。

这种理解对任何企业的发展来说毫无疑问都是重要的,因此你必须要这么做。

除此之外,这种交流还能带来一些其他好处:

我每个月都会花好几个小时与顾客交谈。而这做起来并不困难,你只需设定一个简单的目标:每周进行 5 场、持续时间为 15 分钟的对话。

如果你以前没有和顾客好好谈过,那么去做一次吧,个中的收获会比你想象中要多。

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心得: 7 条靠谱的意见,写给当初的自己和你

为节省时间而投资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比时间更宝贵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总有看似无限多的任务等着你去完成。

优秀的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太多的创业者每天花费太多的时间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你应该把钱花在那些让你更高效的事物上,尤其是在它们还不是很贵的时候。

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似乎并没有外包出去的必要,如果你这么想,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些琐事会蚕食你的、你团队的、以及你的顾客的时间,而这些时间本可以用来改善你的业务。

想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希望下班就回家?

这肯定是可以做到的,但前提是你必须坚决地捍卫自己的时间。

定义你想要的成功

那些“拼命三郎”们很喜欢谈“成功”。

你渴望成功吗?想成功就必须拼命。

听起来满是鸡血,我相信也有不少人吃这一套。但仔细想想,到底什么才是“成功”?我认为,成功的定义取决于你的个人愿景,即你想要做成什么样的事业或者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而这些真的需要每天超负荷地辛苦工作才能达成吗?

如果你是 Gary Vaynerchuk ,那是要的。建立一个能购买值好几十亿美金的足球队的大品牌,这个目标确实需要像他那样的投入。

但他的“成功”并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成功”,也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真正想要的成功。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意识到我所追求的成功并不如我所仰望的成功人士的那样。

我的“成功”简单得多,它意味着:

你不必让其他人来定义你的成功,这应该由你自己来决定。

想象一下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然后算算这需要积累多少财富才能达到。然后再反过来打造你的事业,你可能会发现这并不需要想象中的那么“拼命”。

推销愿景

如果你还不擅长推销,请一定学会。不管你要寻找什么样的人 —— 联合创始人、投资人、团队成员、内测用户、技术合伙人 —— 你都必须具备向他们推销愿景的能力。

因为在创业早期,他们愿意跟你一起合作,并不是看中了你的现在,而是你的未来。我最喜欢的故事来自 David Hauser 。他在采访中讲述了 Grasshopper 创业早期的故事。

当 David 和他的联合创始人 Siamak 刚起步时,他们需要很多的服务器。事实上,就他们当时的计划和早期发展情况来说,他们需要建立一个价值约一百万美元的数据中心。

然而他们成功地用愿景打动了早期的合作伙伴,成功以大概 15 万美元的价格拿到了想要的东西,足足节省了 85% 的钱。

David Hauser 如此表示:

我们学会了如何推销我们的故事,因此我们得以从供应商那里签下难以置信的合同,他们这种做法相当于以机器设备或者其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的形式向我们提供了借贷。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心得: 7 条靠谱的意见,写给当初的自己和你 https://www.dachanpin.com/a/cyfx/22534.html

(0)
上一篇 2023-05-19 19:12:00
下一篇 2023-05-19 19:18:41

相关推荐

  • 北京跻身全球创业生态报告四强

    北京跻身全球创业生态报告四强 2017-09-09 09:21 文章来源: 北京晨报网 核心提示: 截至6月底,北京通过新政为528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绿卡”,实现突破性增长。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政务开放日 市民走进软件园   …

    创业分享 2023-05-21
    67
  • 摇米啦,为什么深受创业者的喜爱

        目前“微信发红包”已成功占据移动用户心智,摇米啦的应运而生,见证了一个全新的新媒体移动广告分发时代。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当创业大军不断增加的时候,创业项目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摇米啦”这一低投入、零风…

    创业分享 2023-05-27
    67
  • 小镇青年的创业逆袭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今,何涛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公益事业和辅导大学生创业方面。为此,他担任了团省委及南昌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青年创业导师,开展创业宣讲40多次,帮助指导50多个青年大学生创业团队近300多人走上创业道路。     梦想属于有准备的人。何涛从小就有一个“创业梦”…

    创业分享 2023-05-12
    80
  • 马上45岁了,依然在撸代码,是什么体验?

    35岁该不该焦虑?从现状来看,答案是很明显的,尤其这几年,互联网上对于程序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年龄危机也越来越多的被人讨论…… 前几天,网上刷到一个帖子,一位网友说:40岁以上,还在一线写代码,还能写代码的同仁,来说两句。原本以为评论里会是“怨声载道”,实则反之。 40岁以上还在写代码的程序员 他们有哪些故事? 帖子的评论数很快超过了…

    2023-05-12
    73
  • [新民网]“双创”智库:如何创造创业幸福感

    [新民网]“双创”智库:如何创造创业幸福感      2017年6月25日 13:52 来源:新民网  作者:陆梓华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京沪深三地创业人才政策有和不同?创业资金扶持政策对创业有何影响?当前,上海市正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

    创业分享 2023-05-20
    5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