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VR和AI,未来这些领域将成创业风口

不止VR和AI,未来这些领域将成创业风口

  2016年被称之为“VR元年”,硬件、内容、资本等全面开花,而AlphaGo和李世石的围棋之战,也让AI走出象牙塔行进在商业化的路上。

  在第一台计算机诞生70年后,人类在科技领域正在迎来又一个高潮。很多几经沉浮的技术找到了在商业上落地的可能性,政策、资本、市场等也对这些新技术给予了从未有过的包容性。在风口不断的互联网时代,类如VR、AI这类前沿的科技概念正在制造新的创业风口。

  从AI和VR,看科技领域爆发的时间点

  无论是VR还是AI,似乎在突然之间就成了引爆点,却又非新出炉的概念,至少在此之前就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讨论与探索。凑巧的是,雷·库兹韦尔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机器之心》一书中预测了诸多科技爆发的时间,且基本接近于今天VR和AI的发展状态。

  艾伦·图灵在1950年出版的《计算机与智能》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图灵测试,即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有了这个“灯塔”,人工智能在上世纪50年代便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计算机被用来解决代数应用题、证明几何定理、学习和使用英语,但到了70年代,人工智能却被视为“骗子”,当初设定的很多目标并未如约实现。

  人工智能的第二次大发展出现在80年代,并确定了“知识库+推理机”的方法论,随后又跌入低谷。如今的人工智能风潮起始于1993年左右,机器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AlphaGo 又在与李世石的围棋大战占尽风头。与之同时,各大互联网公司也纷纷探索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创业者也开始延伸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已经在符号计算、模式识别、机器翻译、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等领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

  但人工智能的曲折发展史却是在今天能够初步实现商业化的关键,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每一次高潮都有算法上的迭代和重新思考,就比如说在这次高潮中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当然,云计算的诞生以及大数据的出现,对人工智能的商业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任何科技的爆发都不是单维的。

  不难发现,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不只是计算机,还有人们对诸多前沿科学的认知与思索,而VR和AI也绝非是漫长科技之路的独行者。

  未来还有哪些领域将成为创业的风口?

  这个时代从不缺少先知,除了前文提到的雷·库兹韦尔所提出的奇点理论,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贝尔定律、麦特卡尔夫定律、库伯定律等伟大的思考或猜想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画出了一条科技发展的坐标系,而在VR和AI之后,在不远的未来又有哪些领域将成为新的创业风口?

  1、生物科技。20世纪和计算机技术同样令人兴奋而恐惧的还有生物科技,既有跨世纪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也有遭致非议的克隆技术,同时围绕生物科技的商业行为也在暗流涌动。

  在2003年的时候,个人基因测试盒的成本在30亿美元左右,而到了2009年,基因组测序服务的收费已经不到5000美元,人类在生物科技方面的成就似乎并不亚于计算机科学。目前,硅谷已经出现了23 and Me、Illumina等数千家从事基因或生物医药的公司,国内也出现了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生物科技相关的企业。乐观来看,生物科技或将成为下一个创业风口。

  2、绿色技术。特斯拉成功掀起了汽车领域的电动车之风,尤其是各国政府的明确态度,新能源背后的绿色技术或将迎来真正的爆发点。

  不过,回顾绿色技术的历史来看,和VR、AI的沉浮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2008年前后,围绕太阳能技术、生物燃料的创业蔚然成风,仅美国的风险资本在2008年就有40亿美元流向“绿色科技”的初创公司。但Solynard在2009年获得8.2亿风投后并未能在太阳能领域一路凯歌,反而是在2011年宣告破产,同样命运的还有国内前首富施正荣和他的尚德。

  幸运的是,当全世界都在爆发大规模的污染事件,气候变暖困扰了人类几十年的情况下,绿色技术重新受到商业的青睐还会远吗?

  3、冷聚变。顾名思义,冷聚变是指在常温环境下发生核聚变。

  早在1989年,犹他大学的化学家斯坦利·庞斯和英国化学家马丁·弗莱施曼就声称“在试管中”观察到了冷核聚变。然而在此之后的20余年,冷聚变被主流科学压制的鸦雀无声,但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科学家在2009年美国化学学会年度会议上宣布,他们已经在实验室证实了冷聚变。

  事实上,不管是《钢铁侠》中的方舟式反应堆,还是直接命名为《冷聚变》的电影,人类对这一技术的期待从未停止。原因很简单,一旦冷聚变技术能够走出实验室,便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全球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或许和AI的发展过程一样,五六十年后我们将真正看到冷聚变在商业领域的火爆。

  4、神经科技。对于神经科技的认识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称之为与人工智能并行的科学,也有人视之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

  前者给出的理由是,人类的大脑是上亿年进化的结果,而神经科技其实脑科学的重要一部分;后者则认为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是模拟人的大脑并超越人类,神经科技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桥梁。

  不管怎样,创业者在神经科学领域可谓硕果累累,既有低成本的可编程机器人Baxter、被苹果收购的siri,也有来自以色列并最终被扎克伯格收购的Face.com。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神经科学或许是当下颠覆性创新最多的领域之一。

  总的来说,国内的很多创业者仍处于偏模式轻技术的状态,大量廉价的VR眼镜涌入市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此劝告创业者切莫一味的为了顺从风口而创业,商业模式的创新难以构建起不可逾越的门槛。当我们惊叹于硅谷的一场场神话时,更应该看到那里的创业者对技术的痴迷,这值得国内的投资者和创业扶持机构深思。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作为分享,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不止VR和AI,未来这些领域将成创业风口 https://www.dachanpin.com/a/cyfx/29773.html

(0)
上一篇 2023-05-28 11:59:18
下一篇 2023-05-28 12:10:10

相关推荐

  • 127家企业角逐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据悉,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网信办、全国工商联共同指导举办的一项全国性创新创业比赛。本次行业复赛为期2天,共16场次,根据成立时间划分为初创组及成长组进行比拼,采用8+7的路演模式,参赛企业进行8分钟自我陈述和7分钟现场答辩,比赛评分内容包含技术和产品、商业模式及实施方案、行业及市场、团队、财务分析5大模块。 大洋网讯 7月19日至…

    创业分享 2023-05-16
    74
  • 互联网创业,什么最重要!

    互联网发达的今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给想赚钱的人,带来了无限可能!互联网的诞生,让想兼职赚钱的人,不在局限于线下!现在这个社会,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就可以增加收入。想通过互联网创业或者仅仅为了挣点小钱的生意小白,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初次互联网创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做生意以前,想好为什么做,这个原因就是你的初心。比如:想增加经验、想学习某…

    创业分享 2023-05-13
    44
  • 创业没有一帆风顺 但参加创业邦100未来领袖峰会 可以让坚持更有价值!

      创业项目频道上线 你有项目来A5招商吧   每当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都会期待着明年会更好:“拿到下一轮融资,不再为钱而低头,再减少一点加班,亏了钱,不能再失去了健康,减少一些应酬,减少一些陪笑,减少一些赔本,或许真的危机熬过去了就是转机”。   创业艰苦,坚持很酷   2017年创业依旧艰难,资本仍在组局,当心存幻想的创业者,还在期待千万融资唾手可得…

    创业分享 2023-05-21
    60
  • 从场景角度再谈数字货币,以及ICO会以怎样的方式冷却?

      创业项目 2018优选   百合网CEO慕言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马化腾曾带着腾讯区块链研究小组搞了几个月,得出结论是未来没有一个商业系统的数字货币具备生存基础,通通会死掉。”   而前一段时间比特币又开启过新一轮的暴跌,从最高点的2万美元跌落到最低的6000美元,暴跌幅度搞到70%,不过随后又立即回归1.1万美元档口,暴涨也在一瞬间。   借着这个…

    创业分享 2023-05-19
    52
  • 共青团宜良县委2019年“共青团与你同行”创业经验交流会

    为鼓励宜良县广大青年积极投入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带动脱贫的热潮中,借“荷兰你好 中国教育文化机构”的旅归华裔志愿者到宜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契机,2019年7月17日下午,由共青团宜良县委主办的2019年宜良县“共青团与你同行”创业经验交流会在宜良互联网+创业园微巢学院开展。宜良县历届乡村创业发展好青年、宜良县互联网+创业园入驻创业青年、宜良县大学生创业园…

    2023-05-13
    6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